|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刘刚正文
刘刚:连锁经营的效应分析:一个综合的视角
来源:《商贸经济》2003年02期 发布时间:2010-1-17 点击数: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的经营方式与组织形式,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所普遍采用。在我国,连锁经营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悄然起步,90年代初逐渐兴起,并在近年得到了蓬勃发展。1986年,天津立达集团公司创办了天津利达国际商场,并在国内率先组建连锁店,拉开了我国连锁经营的序幕。到1995年末,连锁经营公司超过300家,门店超过6000个,年销售额在80亿元以上。截至2001年上半年,我国实行连锁经营的企业已有1138家,门店达25119个。同时,连锁店的业态也日趋多样化,目前主要有超市、便利店、精品专卖店、类型专卖店、超级购物中心等。

    可以说,连锁经营已经成为我国流通领域主要的经营形式,连锁经营所掀起的这场流通革命也正向纵深发展。尽管连锁经营在迅速地发展,但我国连锁企业规模小,规范化水平低的现实却不容回避。据调查,在现有连锁经营企业中,一半以上的店铺数量在10个以下。另外,大多数连锁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连锁企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还很低。2000年我国全部连锁经营企业的销售额不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而沃尔玛公司一家的销售额就占美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实际上,许多连锁企业只具备了连锁经营之“形”,而无连锁经营之“神”。因此,在我国连锁经营向纵深发展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对连锁经营本身所特有的效应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连锁经营实践者能更好地抓住连锁经营的本质,在实践中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实力。

    连锁经营将现代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到了商品流通领域,采用先进的集团化管理方法,实现了流通行为的标准化、专业化、集中化和单纯化,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经营的目的,从而具有其他经营方式所没有的连锁效益。下面我们将从一个综合的视角,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对连锁经营所产生的各种效应进行分析:

    1、规模经济效应。

    在这里,从交易费用角度来分析连锁经营的规模效应。在分析之前,先对交易费用的涵义进行界定,交易费用不同于流通费用。交易费用是指在市场条件下,为完成一笔交易,在谈判、签约前后,以及监督、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费用。它反映的是交换中的摩擦,包括获取信息费用、草拟合同、谈判的费用,监督合同执行的费用,诉诸法律解决纠纷的费用等(注:此处关于交易费用的叙述,是在科斯、威廉姆森、阿罗等人定义的基础上,做了具体化的推演。)。在达到同样资源配置效果的条件下,不同的经营制度产生不同的交易费用。连锁经营方式与单体经营方式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以交易费用为视点,连锁经营实质是将许多单个企业之间的交易,也即市场上的交易,变为企业内的交易,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交易费用的一种经营方式。交易费用的节约为采取连锁经营的流通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具体表现在两个层面上:

    一是与采取单体经营方式的独立店相比较,连锁分店由总部统一进货降低了搜寻交易对象的信息费用。内部供货的转移价格由总部制定内部规划加以协调、统一,从而省去了比较价格的信息费用。连锁企业总部统一进货,由配送中心将厂家或自己加工的产品经过整理、归类、再包装,按事先的约定配送给各个连锁分店,这实际上将批发企业的一部分职能转移到连锁企业内部,将市场上的批发交易转换成企业商品的大量分配,这样对连锁店而言,潜在的交易对手数减少了,外部交易的信息管理费用就可以降低。此外,连锁店的总部集中着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如谋略、谈判、法律、财会等方面的专家,他们的交易能力远高于独立店的交易能力,因而花费在交易上的资源相对要小,从而使单位交易费用降低。

    二是随着连锁店交易次数的增加,商品交易量的积累,无疑交易费用总量会增加,但单位交易费用在一定规模内是递减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事例就是进货上的数量折扣,连锁总部集中几十个甚至几百个连锁分店的订单统一订货,这种大批量、多批次并以长期合同方式固定的订货方式能减少交易中的资源损失,尽可能地避免交易“摩擦”,同时也符合生产者利益,一般能获得厂商给予的数量折扣,数量折扣越高,单位价格就越低,自然就会取得交易费用节约带来的收益。

    2、流程再造效应。

    我们通常认为连锁经营最主要的是将工业中的专业化分工引入了流通领域,但从更深层次理解,其实质是对传统企业流程的再造。企业流程再造是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便在现今衡量关键表现为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获得戏剧化的改善(Hammerand Champy,1993)。换言之,就是通过对组织运作过程的再设计,最大程度地发挥过程的增值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使企业效益和服务得以改善(Peppardand Rowland, 1995)。

    连锁经营中引入专业化分工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连锁经营本身并不是单纯地服从于专业化分工,为专业化分工而专业化分工,其核心思想在于最大程度地发挥过程的增值作用,使价值链条增值达到最大,这是连锁经营的最高宗旨和目标,而基于此采取了专业化分工,更准确地说,是对传统分工的革命,采用了新的逻辑分工,最终达到绩效的飞跃。

    连锁经营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在连锁总部与连锁分店之间进行了分工,分别行使各自的职能,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专业销售。统一采购使连锁企业的谈判能力增强,采购的批量更加优化;统一配送使连锁企业物流有序,配送成本大大降低;专业销售使消费者享受到超值的服务,这样在每一个环节做到浪费最小、增值最大,从而使整个价值链增值最大。

    3、资源共享效应。

    连锁经营的资源共享效应主要体现在:管理资源的共享、信息资源的共享、无形资产的共享、有形资产的共享四个方面。

    (1)管理资源的共享。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我们将管理作为一种资源提出,是有其理论和实践依据的,管理使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从而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这一意义上说管理是高于一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生产要素,同时,在知识经济的今天,这一要素的知识资源特性更加凸显,原有因自然资源禀赋而取得的竞争优势逐步让位于因管理资源而取得的竞争优势。管理资源作用的发挥,关键在于其获得与共享,并通过共享来达到功能放大的效果。

    连锁经营建立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之上,更加突出了管理的作用,并从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一种职业化的管理,即由总部集中行使管理权力,集人事、财务、物流、营销、信息等管理于一身,这种集中更有利于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更有利于企业的协调运作,也就意味着企业获得了更优的管理资源。管理资源的获得并不等同于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连锁经营不仅为管理资源获得提供了条件,而且更为管理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先天优势。各连锁分店可以充分享有各项管理资源,需要员工培训时,总部将会提供专门的培训师;需要建立财务系统时,总部将有专门的人员建立;采购、进货,也只需搭乘总部的物流;总部统一的广告投入将会使每一个连锁分店获益,并在一定支出水平上获得大于分散支出时所取得的收益,管理资源此时就如同一固定资源作用于无限的连锁分店,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其作用加速放大。在实践中,连锁经营发展越来越多的表现为管理的输出,使管理资源的共享特性更加突出。

    (2)信息资源的共享。连锁经营本身便是一个快捷、低成本的信息收集系统。分店与总部的直接联系以及EOS(电子订货系统)、POS(销售时点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应用,使信息的传输简单、正确、迅捷,这为连锁经营总部的决策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连锁经营在信息共享方面的优势使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的预言得以实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力正迅速从制造商向销售商和零售商转移,这种权力是信息带来的”。

    (3)无形资产的共享。对于无形资产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各具特点,现在通常把无形资产分为四类:即知识产权类、契约权利类、关系类和综合类(张明龙,1996)。关于连锁经营过程中无形资产的共享主要体现在:商标(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权(契约权利),营销网络(关系类),商誉、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综合类)等方面。连锁企业正是基于无形资产的共享,获得有别于其它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具有独特性,并成为构成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另一方面,无形资产本身功能的发挥,也借助于连锁经营的网络放大作用,使无形资产本身价值超乎想象的增大。基于无形资产的共享,在连锁经营和无形资产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4)有形资产的共享。连锁经营过程中有形资产的共享主要体现在配送环节上,表现为仓库的共享、配送车辆的共享等方面。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仓库的使用效率与配送车辆的使用效率,使企业的各项费用大大降低。

    4、市场辐射效应。

    市场辐射效应首先表现为品牌的扩张,通过品牌的扩张实现辐射和网络的功能,从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市场上“叫响”,使其知名度在市场上迅速提升。连锁经营本身蕴含了品牌扩张的思想,在连锁经营的不同型态上,就可窥一斑。越来越多连锁店的发展由资本扩张转向品牌扩张。这样的发展思路体现了“双赢”的思想,使品牌与资本达到完美、快速、有效的结合,在这一结合过程中品牌与资本的互动使市场辐射效应更加明显,特许连锁经营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最为突出。

    另外,市场辐射效应还表现为众多分店的辐射效果,连锁经营通过众多中小分店的数量扩张有助于克服空间障碍对流通的制约,使人们的消费行为更加便利地实现,结果自然是市场的扩大。

    5、企业共生效应。

    “共生”一词来源于生物学领域,在这里我们主要从两个层面来分析连锁经营的共生效应。一是连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层面;二是连锁企业内部各分店之间的关系层面。

    我们首先来分析连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新型关系,以及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在工业化造就的大量生产体制下,生产企业进行的是一种预测性生产,而非订购性生产。预测性生产是指生产者以不确定的用户为生产对象,根据自身对市场行情的主观判断(市场预测)进行生产。订购性生产是生产者根据用户订单规定的特定要求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个别生产方式。虽然这是一种不带市场风险性的确定性生产方式,但无法实现规模经济,于是预测性生产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生产方式。不过这种生产方式潜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使它不得不在产品的生产和顾客的寻找方面依赖流通系统,并且随着消费个性化的突出,这种依赖性越来越强。

    连锁经营有效降低了预测性生产方式的巨大不确定性,通过信息的收集维系了这种生产方式的希望和前途。连锁系统一般拥有众多的分店,覆盖区域为全国甚至世界市场,这些分店直接面向顾客,能够更多了解顾客的需求,每天都有大量的、丰富的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连锁系统的总部,总部将顾客的需求信息反馈给生产厂家,或者直接向其提出订货,这使预测性生产得以运行,并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预测性生产的不确定性。

    随着竞争的加剧,原来建立在交易关系上的合作(注:这种合作,首先是基于各自的利益,合作只是一种买卖关系,自然在买卖过程中会发生较大的费用。),由于彼此间都有各自利益的考虑,并非基于同一价值链条,故而导致这种合作费用的增加。这时,自然要求生产企业和连锁企业之间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超越建立在交易关系之上的合作,实质上也就是形成一种共生关系,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共同为同一价值链条而努力,在同一价值链条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获得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上面已经叙述了,连锁经营使大量信息获得成为可能,同时基于现代化的手段(POS、EOS)使信息实时传递得以实现,而生产企业预测性生产的不确定性主要应归因于信息的稀缺或者说信息获得的“时滞”。另外,作为流通企业也希望获得价格更低,更能全面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因此,建立在共同信息平台之上,为实现最终价值最大,同时满足各自利益的共生关系就得以建立,反映到组织形态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虚拟企业。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生产企业将会更及时地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同时,产品搭乘连锁经营的销售网络更快地面向顾客,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产品研发、工艺、生产、营销的集成与一体化,同时,改变了传统业务的串行工作方法,实现了众业务的并行处理。这不仅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更重要的是它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创造出了更大的价值。

    今天的竞争是速度竞争,传统建立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基础上的经营战略越来越受到置疑,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基于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挖掘而取得竞争优势,而更应建立在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和整合上,这也就是我们所说建立在网络经济或者说是联结经济基础上的经营战略。连锁经营实践中这种共生关系的形成,及其产生的巨大的共生效应,就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共生不仅是连锁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关系,连锁企业内部多店铺之间也是一种共生。由于经营风险的不断加大,集群发展的思路越来越得到认同,群体的生存能力大于个体的生存能力,因此,从这层意义上理解,共生效应表现为连锁企业生存能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Hammer,Michael and Champy,James,"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for Business Revoiution,"Nicholas Brealey Publishing,1993。
    [2]Peppard,Jop and Rowland,Philip;"The Essence of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Prentice Hall Europe,1995。
    [3]林文益:《论经营体经营的组织形式和连锁经营形式》,《广西商业经济》,1996年第1期。
    [4]周文贤、郭柏晴著:《连锁体系规划与管理》,华泰书局,1996年版。
    [5]姜华:《论我国第三产业最具活力经营模式:连锁经营》,《商业企业管理》,2000年第9期。
    [6]李品媛:《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过程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1年第4期。
    [7]曾晓玲、肖序:《论连锁经营的“契约财务”思想》,《财经科学》,2001年第3期。
    [8]张明龙:《企业无形资产分类考查》,《长白学刊》,1996年第3期。^
 

作者:刘刚 王钦  编辑:qinandhua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