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原梅生正文
原梅生: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与策略
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发布时间:2005-12-14 点击数:


【内容提要】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和加入WTO,要求农业结构调整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即优质化战略;发展特色农业;注重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的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关 键 词】农业经济/农业结构/WTO/结构调整

    一、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要求进行结构调整
    经过2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于90年代中后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最直接的动因是:1994年起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几次提高,大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积极性。在此期间几项重要的农业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得到大面积推广,如塑料薄膜日光(不加温)温室、被称为“水稻生产革命”的旱育稀植技术、农产品生产的地膜覆盖技术、小麦再次品种更新以及部分生产区半精量播种等,使主要农产品产量连年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从1996年起我国粮食产量达到50453.5万吨以后,1997、1998、1999年都维持在5亿吨左右。2000年虽然减产幅度较大(预计约5%),但至今对粮价尚未产生明显影响,这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经稳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而且,从1995年起平均每年粮食产量大于消费量300多亿公斤,加上净进口数(250亿公斤左右),到1999年6月底,粮食库存已达2267.5亿公斤(折合原粮2600亿公斤),超过了全年粮食总产量的一半。粮食供大于求导致价格持续下降,其它农产品也出现了大体相同的情况,这就标志着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为什么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们认为,农业发展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农产品供给全面短缺,农业生产以解决温饱为主,处于数量型发展阶段,主要解决对农产品的大量需求和供给不足的矛盾;二是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农业生产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优化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即质量型发展阶段,主要解决农产品总体质量低和全社会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三是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其特点是高资本集约、技术集约和信息集约,高质量农产品供给充足,知识、信息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和生活质量为主,主要满足城乡居民对多元化、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刚刚进入第二阶段。一方面,如前所述,农产品总体上出现买方市场特征,主要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小康研究课题组”的研究结果,到1999年底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预计到2000年年底全国总体水平将进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有3/4的人能够过上小康生活。当然,实现小康的道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城镇居民情况看,1997年就完成了90%的进程。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另一个标准是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1996年就达到了48.59%,根据世界公认的标准,城镇居民从1996年开始总体上进入了小康阶段,1996年城乡居民总的恩格尔系数为50.8%,已经接近小康水平。根据“恩格尔定律”,从90年代中后期起,相当一部分城乡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实际上已经在追求自身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了。这就不仅仅意味着在城乡居民的支出结构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意味着在食品支出结构中用于高质量食品的比重越来越大,用于低质量和“大路货”食品的支出越来越小。
    问题在于,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得较快,而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则相对滞后,二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生产者角度看,农民手中的低质量农产品大量积压,价格一再下降使农民利益不断流失,收入增长趋缓。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带有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性质,1997、1998、1999三个年度持续下降为4.8%、4.3%和3.8%,从各方面情况看,2000年再低于3.8%已成定局。更为严重的是,农民从农业领域获得的收入自1998年来也处于持续下降状态。1998年,农民从农业获得的纯收入比1997年下降了30元,1999年下降了50元,估计2000年可能达到70元左右。当前农村中的纯农户比例为62.4%,这基本上可以说明,纯农户的收入几乎全部是下降的。一个产业的就业者连续多年从该产业获取的收入处于下降状态,最终必然导致该产业的萎缩。从消费者角度看,城镇居民——尤其是高收入阶层——所需求的高质量农产品和个性化农产品却严重供给不足,生产者收入最大化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都无法实现。低质量农产品的大量过剩和高质量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同时存在。可见,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到来必然要求进行结构调整,同时,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提高提供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中国加入WTO在即,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才能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大趋势
    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一体化,就是按照各国的资源优势生产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世界经济发展的效率。但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执行的结果看,美国和欧盟的农业保护水平反而有所提高。发展中国家在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进口量大量增加的同时,棉花、烟草、食糖、可可、茶叶等农产品由于作为进口方的发达国家设置种种障碍而造成出口量减少,对农民收入造成了负面影响。作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的韩国,在尚未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执行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农产品市场向国际全面开放,致使农户负债大大增加,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农民收入和城市居民收入之比下降了30多个百分点,农业发展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可见,在即将加入WTO之际,必须在各个方面都作好充分准备。除了在宏观上进行体制改革和贸易规则制定外,最重要的还是增强农业自身发展的能力,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这就必须根据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结构调整。具体来说,在粮食作物中,除了稻米外,小麦、玉米、大豆等已经完全没有竞争优势,实际上,我国在和美国等粮食生产优势国家(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新大陆国家)进行双边谈判时,对方要求最多的就是上述粮食作物的关税配额。根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内容,小麦、玉米、大米在市场准入时的关税配额数量分别为7.3、4.5和2.6百万吨,2004年增加到9.3、7.2和5.3百万吨。如果用足配额,2004年的粮食进口大约占到当年生产量的4%-7%,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也要求在粮食上有更多的关税配额,这就必然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带来冲击。当然,不同粮食品种可能受到的冲击差异较大,联系到90年代以来上述三种粮食作物的进出口状况,小麦纯进口量一直维持在10%左右,1997年以来有所降低,属于纯进口品种;大米一直属于少量的纯出口品种,1998年猛增到375万吨,但仅占当年生产量的不足2%;玉米的出口量也不大,但多年来一直属于纯出口品种。可见对于上述三种粮食来看,小麦的进口会大量增加,主要补充国内优质专用小麦的不足。部分优质大米的进口量会增加,但由于国内大米生产的成本大大低于美、日等主要生产国,进口部分主要用于品种调节,并不影响出口。玉米生产自90年代初起就表现为明显的比较劣势,入世后,较大规模的进口不可避免。
    在估计入世后粮食生产受到的冲击问题上,应该注意几点:一是粮食进口量的多少不完全取决于关税配额,主要取决于国内每个粮食品种生产的成本和价格与主要进口国的比较。实际上,从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执行的结果看,几乎任何国家粮食的进出口量都没有达到配额量。二是目前我国粮食价格已经使粮农无利可图。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2000年很多地区粮食的亩均纯收益都是负值,主要原因是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目前尚未看到粮食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断言,即使国外粮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对粮农的收入也不会带来很大影响。三是目前我国粮食的商品率只有30%,国外粮食冲击的主要是这一部分。根据我国粮食的生产和收益状况,把入世后的粮食自给率定在85%-90%之间是可行的,让出的土地可以用来生产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
    从资源比较上看,我国的资源劣势在于人均土地过少,因而作为土地密集型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但我国的资源优势在于劳动力多,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地区)相比,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有绝对优势。所谓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指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产品,它们的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以及附加值高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上,我国的这类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18亿亩左右,并且主要油料品种在世界油料生产中名列前茅;糖料作物常年种植2700万亩,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劳动力价格比较低使我国的糖料生产具备了发达国家难以达到的自然和经济优势;我国的水果价格自80年代初放开后,果品生产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水果的价格都低于国际市场价格,苹果、鸭梨、柑橘的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50%左右,有的甚至低70%以上;蔬菜产业也由于成本较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近几年来,出口量约为进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额约为进口金额的50多倍,并且这种明显的竞争优势将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下去;畜产品的优势更为明显,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低59%,牛肉低84%,羊肉低54%,并且在日本、东南亚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在水产品生产上,由于我国的水产品养殖和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价格相对较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应该看到的是,我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尽管由于价格优势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明显的竞争力,但科技含量较低,在质量上绝大部分都属于中低档产品,尤其是以低档产品居多,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满足低收入阶层的需要。并且,由于在质量上目前尚无法满足某些技术要求(如对农药残留量等要求),随着发达国家(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绿色壁垒制度的不断完善,很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的出口可能会受到直接影响。其次,近几年来,一些生活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已经开始高质量化,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现状已经明显满足不了这类高消费群体的需要。因此,发达国家的高质量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后,深受大中城市中高消费群体的欢迎,从而在高消费市场上对国内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产生冲击。当然,从不同国家进口不同种类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比如,随着《中美农业合作协议》的实施,我国将撤销对美国牛肉和柑橘进口的限制,这两类农产品的进口主要是满足城市高消费群体的需求,柑橘在国内已经大量过剩,对生产者影响甚微。实际上,2000年下半年美国葡萄抽的大量进口并没有对国内柑橘市场造成影响,由于口味和价格等原因,该产品在国内大城市超市的销路也并不明显好于国内同类产品。而牛肉在美国是大规模生产,成本较低,质量较高,主要是占领高消费市场。
    总之,入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是现实而具体的,不管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粮食),还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水果、蔬菜、畜产品等),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当然,入世对我国农业也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即适应WTO规则的要求,调整农业结构,与国际农业发展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相容关系,极大地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从国际经验看,19世纪70年代美国等新大陆国家谷物的大量涌入,导致了欧洲农业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不同国家采取的对策相差极大。丹麦和荷兰主要是降低粮食自给率,把耕地转变为牧场,发展畜牧业从而扩大畜产品出口,换取外汇购买谷物。荷兰还大力发展园艺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使畜牧业、园艺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成为该国的三大经济支柱,在世界同行业中也居于领先地位。应该说,这两个国家农业结构的转换是非常成功的。1995-1997年,丹麦和荷兰单位劳动力创造的农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6621和43836美元(美国为34724美元,处于世界最高水平。相反,德、法等国采取了高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仅降低了农业发展的效率,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也由于农业的高补贴而受到影响。
    在世贸组织的框架下,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应该是:除了目前总产量85%或者稍高一点的粮食外,其他农产品原则上都要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生产。即尽可能不生产或少生产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让出这些产品的国内市场,将用于生产这些产品的资源转向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品上来,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扩大出口,占领国际市场。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三、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在宏观上,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引导结构调整,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和行政管理体制,保证结构调整。在微观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育与逐渐成熟是结构调整的基础性环节。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上,当前最重要的是农产品的全面优质化、发展特色经济和农产品加工业。
    (一)农产品的优质化
    1.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从建国之初到70年代末期农村改革前,农业的功能主要是解决几亿到十几人的吃饭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政策上的种种失误,粮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日益增大,从而更加强化了农业的食物供给功能,农产品生产逐渐单一化(以粮食为主),农业生产和科研均以产量为目标,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主要农产品的质量随之不断降低。这种状况直到农村改革20年后的今天,主要农产品供给出现了买方市场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得到改观。近几年来,市场上普通小麦供过于求,春小麦更是积压严重,但优质小麦仍需大量进口。我国种植的稻米以口感较差的杂交稻和早籼稻为主,稻米整体质量较差。国外优质食用米属于特长粒,平均粒长7.2毫米,千粒重17.55克,直链淀粉含量达到20.1%,变幅在18.6%-21.8%之间;而我国生产的优质籼米粒长平均只有6.8毫米,除湖南软米、中优晚1号、鉴105号等的粒长在7毫米以上外,其余的都在7毫米以下,千粒重平均仅为16.7克,直链淀粉含量只有17.5%,变幅在10.1%-18.8%之间,属低直链淀粉型。玉米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科技和生产努力的方向都是城乡居民的主食,但80年代中期以后,即使农村居民也很少直接食用玉米,主要用作饲料,全国每年大约有4000吨玉米直接饲喂畜禽,造成很大浪费,而作为加工玉米,现有品种的质量又远达不到标准。在畜牧业生产中,农户饲养畜禽的饲料转化率、草地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以及主要畜产品的质量等都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是世界水产大国,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品种结构单一,淡水鱼仍以传统的鲤、鲢、草、鲫、鳝等为主,深受市场欢迎的名、特、优、稀品种则生产不足,市场缺口较大。自80年代中期以来,水果业迅速发展,在种植业中水果产值仅次于粮食和蔬菜而居第三位,但品种雷同,产期集中,果品质量低。仅苹果和柑橘两种水果的产量就占水果总产量的55%以上,苹果、柑橘、梨三种水果的产量占水果总产量近70%。并且三种主要水果的标准不统一,果型不匀称,大小参差不齐,色泽不亮丽,表皮不光洁,病虫害留下的斑迹明显,保鲜期短,不易储藏,与进口水果差距很大。
    农产品总体质量低下是近年来农产品价值无法实现,农民收入增加迟缓,尤其是从农业领域获取的收入连年下降的主要原因。尤为严重的是,加入WTO以后,我们面临的将是直接与国外高质量农产品进行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尽管如前所述,入世后我国应该减少部分粮食生产,从而增加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但由于后者的质量较低而又需要进军国际市场,因而受冲击最大的可能反倒是这类农产品。可见,必须在入世后的适应期内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逐步赶上国外同类农产品。幸运的是,近几年的农业结构调整中也出现了一些好的典型和经验,如北京市平谷县生产的大桃,由于注重提高质量,在国内低质桃大量过剩的情况下独树一帜,不仅价位较高(每公斤20元人民币以上),产品的绝大多数用于出口创汇,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必须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首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单纯高产为目标的农业科研准则,树立以质量为首要目标的科研准则。在评价农业科研成果时,要把能不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坚决禁止那些在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质量的农产品品种的研制和推广。其次,以即将来临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契机,掀起一场以动植物制种为中心的生物技术革命,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再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也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心,引进和推广适应本地区自然条件的优质动植物品种。对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绩效的评价要引进市场机制,以推广技术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为准绳,鼓励推广人员努力推广那些价格高且适销对路的新品种。要适当从国外引进一些适合国内自然条件的动植物优良品种,经过试验或改造后推广。最后,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2.逐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
    我国的农产品除了总体上质量偏低外,专用化程度低也是一个重要缺陷。以小麦为例,我国小麦的专用粉仅十几种,产量不及小麦总产量的10%,与发达国家小麦专用粉有上百个品种,产量占面粉总产量90%以上的水平差距很大。据悉,为了在入世后尽快占领我国小麦市场,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研制面条、饺子、馒头、包子等小麦专用粉,可见形势之严峻。我国的玉米大都是普通食用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米、高氨基酸玉米等加工品种以及饲料玉米等在品种培育和推广方面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在畜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上也是如此,有的还专门满足某一群体的特殊需要,如高钙蛋专门供给缺钙者群体,高碘专门供给缺碘者,某种水果或蔬菜对某一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或对某一器官有保健作用等,我国在这方面也刚刚开始。可见,尽快提高农产品专用化水平,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入世的重要举措。
    3.降低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的农药和其它有害物质残留量
    改革开放以来,蔬菜、水果、畜产品等“副食品”从少到多,从供给严重不足到近年来的结构性过剩,发展极为迅速。自80年代后期为了解决城镇居民的“副食品”问题而实施了“菜篮子工程”,截止到1999年底,水果产量达到6237.6万吨,蔬菜40526万吨,同1988年“菜篮子工程”实施前相比,果、菜、肉、水产品分别增长2.7倍、1.2倍、1.4倍和2.9倍。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由于农药和其它有害物质残留量的增加而造成食物中毒事件的不断发生。据卫生部门统计,1999年1~9月,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78起,中毒人数4394人,79人死亡,其中由农药引起的中毒1108人,死亡59人,超过死亡人数的70%。报告还显示,在近年来的食物中毒中,由农药残留引起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另据农业部对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样品合格率仅为78%。另外,用含有大量激素和有害元素的饲料喂养出来的畜禽肉和鱼虾,对人体也会形成慢性中毒,这种状况导致了近年来一些大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信任危机”。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的规模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农药等污染的影响越来越严重,大规模退货现象屡屡发生。而发达国家早就重视这一现象,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减少农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量,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有机食品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仅美、日、法等10个发达国家1997年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就在100亿美元以上。在过去5年里,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有机食品销售额年均增长25%-30%,预计到2006年,欧盟的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增加到580亿美元,美国将增加到470亿美元。我国的有机食品(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定)和AA级绿色食品(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出口额每年以30%-50%的速度递增,但1999年有机食品的出口额仅为1500万美元,绿色食品的出口额仅为2亿美元,占据国际市场的份额极小。此外,发达国家为了减少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进口,一直在根据WTO的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标准和动植物卫生检疫标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农药、生产激素等施用量,减少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量。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解决类似农药残留的外部经济问题,主要责任在政府。首先,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和完善农产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目前,我国仅制定了62种农药在108种农产品中的最高残留量标准,而国际食品法典则规定了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的2439条最高限量标准,标准的不健全使检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农药残留标准不仅适用于国内农产品,还应该适用于国外农产品。其次,建立健全农药残留检测体系。按照现行《农药管理条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实施办法》中更明确指出该项工作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但目前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尚不能完全真正负起检测之责,更谈不上市(地)县级了。我们认为,农药残留量检测和农药管理不完全属于同一类型的工作,应由具有执法权的工商管理部门会同农业行政管理、环境保护等部门,首先在各大城市成立农产品农药检测机构,按照国家或各省(市、自治区)统一规定的标准严格检测各批发市场出售的农产品,取得经验后再向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推广。农药残留量检测关键要管住消费这一关,由需求引导生产。再次,尽快制定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农产品的标准,严格控制和引导含有转基因农产品的研制、开发和生产,控制国外转基因农产品的进口。最后,总结和推广近年来发展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经验,大力推广免耕、合理轮作、生物治虫等技术,不断增加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种类,扩大这两种农产品的出口。
    (二)在比较优势中突出特色经济
    入世后,我国农产品生产将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确立优势战略。如前所述,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农产品的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即水果、蔬菜、花卉及部分畜产品等。我们认为,在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除了全面提高质量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利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的特点,大力发展特殊资源下生产的具有各地特色的土特产品,如安徽的杨山梨、山东的莱阳梨、北京的京白梨、河北的鸭梨等。这些土特产品虽然属于同一种类农产品,但各具特色,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在国内市场上也由于产品风味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互补,从而减轻了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应该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在本质上就是各国、各地区经济结构个性化的有机结合,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土特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而我国目前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在这方面发挥的明显不够。
    依靠特色农产品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地区特性的开发战略(即CI战略,Community Identity),在亚洲的许多人多地少国家中都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日本的大分县自1979年起就开展了“一村一品”(日本的“村”在规模上比我国的县略小,但大于我国的镇)运动,就是为了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挖掘或者创造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可以使当地居民引为自豪的产品或项目,并逐渐培育成全国乃至全世界一流的产品或项目。这样的项目可以是农特产品,可以是特色旅游项目,甚至可以是著名歌谣之类的项目。到1999年,全县“一村一品”活动已经达到739项,仅农特产品就达到319项,其中种植业产品154个,畜产品33个,水产品37个,林产品27个,农产品加工品42个,工艺品及其它26个。“一村一品”的总销售额,由1980年的359亿日元增加到1998年的1363亿日元,并有18种产品的年销售额超过了10亿日元。大竹县“一村一品”的成功经验,不仅被日本各地所效仿,而且在韩国、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成功,证明了CI战略在地区经济开发中的可行性。表明越是具备地区特色的东西,就越具有国际性,就越有可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农业结构调整,要实施CI战略,要在县域经济层次上广泛开展“一县一品”农特产品精品(项目)开发运动,在5~10年的时间内每个县都能够培育至少一个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农特产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特色经济有很多层面,在区域文化上有特色,称为文化型特色经济;在资源拥有和利用上有特色,称为资源型特色经济;在技术创新上有特色,称为科技型特色经济;在延迟或提前产品上市时间上有特色,称为时间型特色经济;在产品的风味上有特色,称为风味型特色经济;在产品生产的生态环境上有特色,称为生态型特色经济;等等。找到了各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特色,就等于抓住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灵魂,就不会盲目跟着市场走,就不会盲目学习别的地区的经验。
    (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保证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连接初级农产品和最终消费的中间环节,它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关系到能否直接满足最终需求,而且关系到扩张农业的中间需求,对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还可以大大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地位,成为一种“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能力。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各国的农业竞争,不仅是初级农产品和单一产品的竞争,而且是包括农产品加工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的竞争。从国外情况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加工业都是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部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经形成门类齐全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大都是农业产值的3倍以上,我国还不到80%。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大都在90%以上,中国还只有20%-30%。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占食品消费的总量大约为80%,我国还不到30%。发达国家从事农产品加工业的劳动力远多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而我国恰恰相反。可见,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潜力很大。
    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首先要以乡镇企业为基础,扩大农产品加工业在乡镇企业中的比重。目前,乡镇企业与农业的关联度很低,不仅不利于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乡镇企业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着重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藏、保鲜、运销业。”按照中央的要求,乡镇企业要抓住机遇,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再次创业的突破口。尤其在目前城镇失业人口大量存在,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逐渐狭小的情况下,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乡镇企业走出困境的重要选择。其次,重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创新。目前,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偏低,要加大高新技术的应用,如生物技术在食品产业的应用等。在较大型企业中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技术。再次,制定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吸引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向农产品加工业投资。
    (四)不断提高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农业经营规模小是影响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户与市场联系的障碍之一。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水平。首先,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非农企业投资于农业产前生产资料、技术、资金等要素供给,产中服务,产后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领域,尤其要引导乡镇企业投资于这些领域,把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施一体化经营。其次,理顺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构筑合理的利益格局,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可持续化。共同的利益是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其向心力和凝聚力所在。各地应重视和加强产业化经营中利益机制的建立和引导工作,逐步建立合同约束、服务合作、利益分配和风险保障等机制。最后,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用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五)发展政府在制定宏观政策和市场管理中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
    首先,要明确入世后我国农业的优势和劣势所在,逐步降低粮食自给水平,在科研、推广和生产等领域鼓励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发展。其次,加强市场管理,保证有关农产品品质、品种信息在消费者中的有效传递,并构建一种优质农产品能有效进入消费者手中的市场环境。包括:(1)实行农产品质量的认证工作;(2)规定优质农产品的定点摊位,把优质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分离销售;(3)帮助消费者树立科学的质量意识并向其普及有关的消费知识;(4)做好农业区划工作,引导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帮助生产者建立品牌农产品;(5)政府收购的农产品部分要严格执行优质优价政策等等。


【参考文献】
    [1]吴永亮.我们小康了吗[N].经济日报,2000-12-04.
    [2]孔祥智.中国农家经济审视——地区差异、政府干预与农户行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153-154.
    [3]余永定,郑秉文.中国入世报告:进入WTO的中国产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7.
    [4]杨雍哲.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2.
    [5]王秀清.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1999,(2).
    [6]孔祥智.谁来养活我们[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96-97.
    [7]孔祥智,马九杰.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J].农业经济问题,1997,(2).
    [8]The World Bank: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9/2000,[M].Qxford Univ.press.244-245.
    [9]冯海发.论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J].河北学刊,2000,(4).
    [10]吴永亮.给农药污染下一剂猛药[N].经济日报,2000-11-06.

作者:孔祥智  …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