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李骏阳正文
李骏阳:关注“互联网+流通”带来的深远变革
来源:《流通观察》 发布时间:2017-2-25 点击数:

    “互联网+流通”已经带来流通业的诸多变革,它除了创造新的商业平台,促进了O2O等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外,还对流通业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变革和影响

    “互联网+流通”在推动流通业的成本革命

  中国流通业成本高多年来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顽症。传统的流通企业陷入高成本、高费用、高价格的循环。“互联网+流通”起到了“价格破坏”的作用,网络零售大幅降低了经营成本、跨境电子商务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对传统零售业价格体系具有很大的破坏力。京东号称在库管理的品种是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的近100倍,但却将传统的零售行业成本降低了50%。

    “互联网+流通”促进流通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互联网企业的各路资本纷纷进入流通领域,改变了长期以来流通业自我扩张、近亲繁殖的发展道路,不仅为流通业带来新的资本,而且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企业进入流通不断创新交易模式,互联网企业的大量兼并重组行为以及线上与线下企业的融合导致流通资源配置的优化。

    “互联网+流通”正在改变商业的空间集聚方式

  “互联网+流通”使实体商业中心的作用和地位下降,网购的火爆使得百货商店为核心的实体零售商业光顾客流减少,一些商业中心趋于萧条,实体商业出现去中心化趋势。

  批发市场在交易不断向网上转移的情况下发生萎缩,成千上万的经营者集聚一地的经营模式日渐式微,有形市场出现去实体化趋势。

    网上国际贸易平台的形成使得国际贸易以及各种贸易服务机构在网上集聚,实体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受到影响,大都市作为国际贸易中心载体的模式受到挑战,国际贸易可能出现去都市化趋势。

  以上“三化”使得贸易从单一地理上的空间集聚变为同时在网上的虚拟集聚,商业的空间集聚方式发生变化。

    “互联网+流通”导致“四流”及其相互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大量的商流在网上发生。过去是以商场、商业街、批发市场为中心,“互联网+流通”出现后是以消费者、客户为中心。互联网渗入流通使得商流发生变化,以往是消费者向商业中心流动,网购的盛行则变为商品向千家万户流动,零售商从“坐商”变为“行商”,商流和人流分离,快递物流代替商场客流。

    物流业大发展和升级,2014年天猫、淘宝产生包裹占中国快递的65%,互联网打造了新的电商物流企业,四通一达。顺风等电商B2C物流每年以50%的增速增长。

  信息流对商流的先导作用加强。“互联网+流通”形成了各种引导消费和购物的网站,如点评网、团购网、比价网,签到网等,这些网站对消费者购物和消费选择具有导向作用,由于信息对称导致更多的选择和较低的价格,商贸服务业被此类网站的信息流所左右,信息流对商流的先导作用加强。

    资金流与商流形成合作机制。“互联网+流通”创造了新的贸易支付手段,支付宝、移动支付成为线上支付的重要手段,它通过诱使消费者使用而扩大应用范围,倒逼线下零售企业成为新型支付手段的接受者。电商企业依靠掌握支付手段和零售商分享利润,资金流与商流形成合作盈利模式。

    “互联网+流通”改变了流通的地区格局

    随着“互联网+流通”的不断深入,形成了网购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打破了原先按行政区划分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地区格局。各省、各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不再完全和当地的人口呈正比,而是和当地的电商企业发展状况有关,一些著名网站所在地的城市或电子商务企业发达的省份卖出商品,它们的销售额会增加;电子商务企业落后的省和城市的居民从外省买入商品,这些地区的销售额会下降。未来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上,各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失真的程度会加大,省市之间的不平衡会加剧,中小城市的某些业态会萎缩,“互联网+流通”将重塑流通业和商业的地区格局。(来源于《流通评论》)

 

作者:李骏阳  编辑:雅雅力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重磅:“华南商界名家百人系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