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赵仁康正文
赵仁康:论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
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504 发布时间:2006-4-3 点击数:



    内容摘要 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不断加快,并正在向“洲域”乃至“跨洲域”方向发展。同原有的区域经济集团相比较,这类洲域经济集团正在出现兼容混合性、大国主导性、合作多样性、对外开放性和“双轨”同步性等一些新的重要特征。它反映了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及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目的、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重要转变。这一新的趋势,对今后经济生活国际化、国际经济关系及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将产生重大影响。这对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发展,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一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重要趋势。从50年代开始,少数地区的一部分国家就已组建成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到了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大变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其发展势头更加猛烈,进程明显加快,在当今世界经济诸多复杂的发展趋势中独领风骚,成为当今全球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和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卷入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潮流中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存在或已正式计划组建的各种类型的地区经贸集团,其数量超过三、四十个,已经和准备参与的国家数量超过100个。从地区的覆盖面来看,它们遍及世界各大洲和各个主要地区。从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到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美洲自由贸易集团、拉美南锥体共同市场,再到亚洲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亚经济合作组织、西亚共同市场,以及非洲的西非共同体、东非特惠贸易区和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再加上其他不少已开始运作或拟建中的区域经济集团,使当今全球范围内再也难以找到区域经济集团不复存在的“净土”了。从国家类型来看,组建区域经济集团早已不再只是工业发达国家的“专利”,不仅绝大部分工业发达国家均已加入这一行列,而且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不少最不发达国家,也掀起了一股组建或参与区域经济集团的新浪潮。纵观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有如此众多的国家和地区都积极加入到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行列中来,使这一潮流开始真正具有全球性。

    在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原有的或近年来新组建的一些区域经济集团,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和新的组合,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不断扩大自身的规模,还出现了相互渗透和相互合并的新趋势,使得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开始向“洲域集团化”乃至“跨洲域集团化”方向发展,这是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一个趋势。在80年代中,国际社会不少人预见世界上将出现三大经济圈,今已初见轮廓。

    在欧洲,欧洲联盟在积极实施《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不断提高经济一体化程度、为建立货币联盟而奋斗的同时,开始由北向东、甚至计划向南积极扩展。至1995年1月1日,已有15个正式成员国;并在90年代初就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欧洲经济区”达成协议,形成了包括19个欧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及原苏联的一些加盟共和国也都积极争取加入欧盟;欧委会还建议建立欧洲──地中海经济区。尽管要实现全欧洲经济联合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其势已不可逆转。原已逐步形成的欧洲经济圈的三个同心园正在出现溶合的趋势。

    在美洲,随着1993年由美加墨三国签订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实施,再联系上加勒比地区国家,整个北美地区的经贸集团化已成定局。在此基础上,美国加紧推行其全美洲经济联盟计划,使北美自由贸易区尚未运作就开始向南扩展。美国意图以自己为核心,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把经济集团化扩展至全美洲,组建起一个北起阿拉斯加,南至火地岛的全美经济集团。在1994年底召开的由34个美洲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签署了“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一致同意在2005年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在亚洲,尽管由于该地区历史和现实因素极其复杂,各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差异甚大,使其经济圈的形成、特别是组建一个共同的经济集团步履十分艰难,但经过许多国家近二、三十年来不懈的努力,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主要表现在:十多年来已成立了一些由各国官方、工商界和学术界参与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经济合作论坛、组织和机构,它们都在推动本地区的经济联合和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次区域性经济集团正在组建或扩大之中,如东盟在加快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同时,已开始吸收越南等印度支那国家,南亚和中亚、西亚地区一些国家也都在组建或计划建立经济集团;作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标志,是1994年底在印尼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茂物宣言》明确宣布,不迟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这一目标,这意味着届时该地区将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区。虽然实现这一目标,道路坎坷而漫长,但方向已明确,共识已形成。

    在非洲,由于历史原因造成该地区许多国家经济至今仍相当落后和贫困,但也并未因此阻挡其推进经济集团化的步伐。在1991年6月,有32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其代表在阿布贾签署了建立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规定到2025年,分6个阶段逐步建成非洲经济共同体,最终在非洲实现商品、资金和劳务的自由流动,并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银行,发行非洲统一货币。在1994年6月召开的第30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上,又通过了决议,要求非统组织成员国建立各自的国家机制来推动落实阿布贾协议。同时,非洲地区一些次区域性经济集团也都在加快其建设进程。

    在上述各国正以洲为单位组建或推进区域经济集团的同时,又出现跨洲域实现经济联合的势头。如亚太经合组织目前的18个成员国,包括了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一些主要国家;美洲自由贸易区在刚刚处于创建过程中,就计划与大西洋彼岸的欧洲经济区共建统一市场;欧委会也在1994年通过有关决议,准备进一步推动与非洲部分国家、拉美共同市场之间的经济联合与合作。

    毋庸置疑,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各类、各个区域的经济集团发展不平衡也表现得更为明显。有的区域经济集团的经济一体化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有的还处于初级水平和较低层次上,还有的则处于初创甚至构想之中。一些发展中国家组建的经济集团本身具有发展中的特点,其集团名称与其实际进程相距甚远,且在发展中一波三折,极不稳定。这种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不平衡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一个新的内容和表现。

     二
    在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与以往区域经济集团化明显不同的一些新的重要特征:

    第一,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或将要形成一些由不同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共同组建的“混合型”经济集团。从原有的一些区域经济集团的基本特征来看,一般要求同一个经济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国在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比较一致,在地理上相连或相近。而“混合型”经济集团显然突破了这方面的局限性。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既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工业发达国家,也包括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并正准备接纳拉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再如亚太经合组织一旦实现其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将形成一个最具有典型特征的“混合型”经济集团,其中既包括世界上最发达的几个工业国家,也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据统计,在目前亚太经合组织的18个成员国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的国家超过3万美元,而最低的不足1000美元。这种“混合型”经济集团虽然从全球范围来看仍具有地区性,但其成员国的社会经济制度或管理体制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甚大,且在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传统经济联系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性,就是在地理上也未必都相近。这一新特征的出现,无疑将使原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目的、形式及功能等方面发生重大转变。

    第二,一些大国愈益重视组建和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并在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和主导作用。从原有的区域经济集团来看,一般都是由一些经济规模较小或即使经济较发达、但国土资源规模狭小的国家,由于其单国国力或发展条件受到限制,在与大国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于是通过组建经济集团,以集体优势来增强其对外抗衡和竞争能力。而现在一些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大国也都积极参与和推动本区域经济集团化。最为典型的是作为当今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原来并不十分重视区域经济联合,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出于其战略及经济利益的考虑,在这一方面的态度及行动日趋积极和主动。不可否认,无论是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还是亚太经济合作步伐的加快,美国在其中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此外,象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也都对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具有越来越高的积极性,我国近年来在亚太地区经济集团化进程上的态度和行动也更趋于积极和务实。

    第三,随着集团范围的扩大,一些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经济联合和合作的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日趋多样。从原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来看,一般只限于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或共同市场,主要侧重于成员国之间贸易自由化和统一对外贸易政策。而正在形成的洲域经济集团,其内部各成员国的经济联合和合作显然正在突破狭义经济一体化的范畴,不只是着眼于建立紧密型的贸易集团,还包括实现和开展多种松散性的经济联合和合作。在联合和合作的内容上,除以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共同市场为基本目标和要求外,还开始注重在各成员国之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更为合理和有效的国际分工,广泛开展多渠道多途径的经济交流和协作;在形式上,既有官方政府间合作,也有大量的民间企业合作,还出现了具有官方和民间混合色彩的合作协调;在格局上,同一洲域范围内形成了圈中有圈或圈圈环接,即各个联合紧密程度不同的经济集团可以相互容纳和并存。

    第四,随着洲域性集团内部的成员国数量逐步增多,各成员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目标以及经济联合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从而使这类经济集团的封闭性减弱,对集团外部更具有开放性。原有的一些较小的区域经济集团,作为一小部分国家抗衡其他大国或集团的一种竞争工具,一般其内部贸易自由化越是加强,其对外封闭性和排他性则越是明显。而从目前正在形成的洲域经济集团来看,都把不搞排他性、坚持对集团外部开放作为其组建集团的重要宗旨和原则之一。如亚太经济组织在《茂物宣言》中强调,“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强烈反对成立一个同全球贸易自由化目标相偏离的内向型贸易集团”。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也在其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原则宣言中强调,在美洲建立全美自由贸易区,决不是要建成一个封闭的贸易集团,而是要更积极地同世界其他地区加强经贸联系。连欧洲联盟也在实施向全欧洲扩展计划的同时,经常强调要更进一步加强同亚洲、美洲等地区的经贸合作。尽管这类集团在今后运作过程中能否有效地削弱贸易保护主义,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至少可以肯定,强调对外开放并非仅仅是这类集团为消除其他国家的顾虑而作出的一种姿态或口头承诺,而是反映了这类集团内部日趋多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五,在当今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同时,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也正在得到加强和改善。从国际经贸活动以往的实践来看,往往当全球多边贸易体制不能有效运转或存在重大缺陷时,各国才转向地区经济集团来谋取利益,而后者的加强又会对前者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两者的关系越来越多地表现出不是相互截然排斥,而是并行不悖。各国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联合的同时,并未因此轻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功能和作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最后协议的签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立和开始运作,显示了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正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之中。而这一进程也并未导致各区域经济集团化步伐的放慢。这两种体制在“双轨”上的并行,意味着它们在加强各国经贸联系和合作方面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甚至是相互补充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兼容混合性、大国主导性、合作多样性、对外开放性和“双轨”同步性,正在构成当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发展趋势的一些新特征。它们本身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由更多国家组建的“混合型”经济集团中,少数大国处于核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并在经济联合和合作方面具有多样性;集团内部差异性和多元化的扩大,势必使其更具有开放性,由此能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同时加强和发展。

    上述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及其新特征,是在新的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产生的。

    首先,在战后世界经济运行了近半个世纪以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条件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突出地表现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向多极化过渡,原有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各种力量对比正在进行新的重大调整。原来少数大国独霸或支配整个世界经济生活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以社会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定和组合的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不平衡加剧,已不足以反映现实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在国际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形成新的相对均衡的过程中,地缘因素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

    其次,随着冷战时代的终结,和平和发展成为新的世界主题。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包括一些大国考虑问题和制定战略的主要出发点,已不再是意识形态纷争、政治集团对抗和军备力量竞赛,而是都把经济发展、特别是追求本国经济利益置于优先的位置,世界各国间竞争的主战场已转向经济大舞台。面对日趋激烈、甚至有时已达白热化程度的国际市场竞争,各国在加强内部经济关系和结构的调整、改革的同时,势必借助地区经济联合和合作的外力,不仅从中谋取更大的利益,更有助于提高其国际竞争的地位。

    再次,八、九十年代正处于世界经济发展周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作为一个新的发展周期的逐步上升阶段,希望与困难并存,矛盾异常尖锐。一方面,一场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革命正在兴起,许多领域将要产生新的飞跃;另一方面,世界经济至今仍不十分景气,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经济困难和问题,国际经济运行机制在许多方面的关系尚未理顺。各国既要关注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努力占据制高点,同时又要化大力气摆脱和解决现有的经济困境和难题,由此相继选择加强地区经济联合和合作,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最后,上述诸条件和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当前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基本动因发生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主要目的不是置自身同他国相对抗之中,而是力图通过联合,首先加强同本地区有关国家的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进而扩大同集团外国家的经济联系,以此进一步改善自身经济发展的条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寻求更有利的地位。特别是对许多积极参与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首要目标是要利用这一机遇,来扩大国际分工和对外贸易活动,尽快缩小和消除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这使得当前一些主要区域经济集团相互间的关系从对抗转向合作,从重点制约别国经济发展转向主要谋求自身的发展。通过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来推进各国经济生活国际化的进程,以求得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所具有的共识。

     三

    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对今后国际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许多人都在研究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生活国际化所带来的双重影响。确实,一方面,由于集团化所固有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在贸易发展上所产生的转向效应,对全球范围内经济生活国际化会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导致分工的深化和效率的提高,当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转向效应时,则为加强全球经济联系和合作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条件。这两个方面影响孰大孰小,从短期来看难下定论,而从长远趋势来看,其积极意义显然将超过消极影响。目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的趋势似乎已向人们揭示出一种前景:当原有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集团达到极限时,为寻求更大的比较利益,就会向更大范围扩展或膨胀,不同的小型集团也会融合成更大集团,直至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为止。这并非只是一种主观推测,因为经济生活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然最终要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需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区域经济集团化作为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产物,成为这一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其自身也将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尽管目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还只是初见端倪,受现实的国际政治关系、国家主权及利益,集团间竞争激化乃至物质技术条件等因素制约,这一进程将十分艰难和曲折,甚至会出现反复,世界经济一体化在短期内还不可能实现,但人类社会的“各国闭关自守──国家间产生经济联系──集团内经济联合加强和扩大──全球经济联合”这一趋势是不可逆转的。

    当前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经济关系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产生的,而它的发展,又会反过来加速这种格局和关系的变化,并赋予其新的特点。一方面,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集团的不断增多和扩大,使集团经济力量在世界经济运动中具有更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少数大国或单一类型国家对世界经济活动的支配力将会进一步削弱,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集团也可在世界事务中获得更多的发言权,这无疑会加速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并且在这一格局中的各极将主要是以各个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为主体和代表;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重新调整和组合过程中,许多国家正在改变其经济加入世界经济运行的方式,即从个体参与走向集团参与,这样即使在短期内这种集团间经济关系还不会完全取代国家间经济关系,但其重要性则与日俱增,将会构成今后国际经济关系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或方面。

    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也会对今后全球贸易自由化产生不确定的影响。尽管如前所述区域经济集团化和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正在同步发展和加强,但这并不足以说明两者完全相容并能相互促进。由于集团化毕竟总是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和排他性,因此集团内部贸易自由化和全球贸易自由化不可能始终成正比例发展。既然这两者在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方面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那么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及发展。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区域集团的监督、管理和约束,以及协调好各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必须成为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本身改进和完善的一项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各区域经济集团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将自身运作纳入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管辖范围,充分发挥集团经济的优势和特长。唯有如此,才会使区域经济集团既能进一步发展,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贸易保护主义,成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迅速发展,也对传统的经济一体化理论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挑战。原有的国际贸易学说所揭示的经济一体化形成和发展的一整套理论,越来越难以充分解释当前区域经济集团化出现的各种新特点和新问题。这需要我们紧密结合现实情况,对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的关系、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动因、目的、特征、内容、形式、功能和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科学和全面地认识这一趋势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性。

    世界经济洲域集团化趋势的产生和发展,对我国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当前我国在深化改革、努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同时,正在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鉴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亚太地区许多国家在各个层次上实行不同范围和类型的经济联合和合作不能无视中国的存在,也不可能截然排斥中国的参与。亚太经济联合离不开中国,而中国也需要通过参与亚太经济集团化,加强同本地区各国的经贸合作和联系。我们应当将此作为加速我国经济体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步骤,这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经济体系、特别是亚太经济活动圈中的地位。应当将积极参与亚太区域经济集团化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要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这一基本立场和方针。在参与本地区各类经济联合和合作的方式上,要实行政府和企业的联合参与,注重联合和合作形式的多样化,把扩大和深化同有关国家的横向水平分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差距,以加速本国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的目标。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形势,面对汹涌而来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浪潮,如果我们游离其外或遭排斥,必然对今后我国对外经贸活动的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此外,针对世界上其他区域经济集团在发展中对我已经或可能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需要专门加强对策研究,采取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措施,严加防范,积极寻找突破口,努力把这种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作者:赵仁康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