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赵仁康正文
赵仁康:论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化竞争
来源:江苏社会科学 199905 发布时间:2006-4-3 点击数: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和趋势。它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全球化作为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全球化竞争在规模、领域、重点、格局、层次和结果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重要特点。为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我们必须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自身素质,全面拓展对外经贸活动领域,加大实施大经贸战略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贸合作与协调。同时要认清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努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一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国际经济环境和条件在许多方面正在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其中,经济全球化正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令人瞩目的一个重大特征和趋势,因而也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深入探讨的一个热点。

    何谓经济全球化?国内外理论界和各种机构对此表述虽然不尽相同,但总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1997年5月)。)我国许多学者认为,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密切的经济交往和经济协调,在经济上相互联系和依存、相互渗透和扩张、相互竞争和制约已发展到很高程度,形成了世界经济从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层次和多形式的交织和融合,使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注:参见伍贻康、黄烨菁:《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12期。)上述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看法都表明,经济全球化最基本的含义或特点,就是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流动更加自由和充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进一步加强。

    然而,经济全球化毕竟是一种内涵极其丰富、表现尤为复杂的经济现象,要深刻把握这一客观趋势,我们可以从经济全球化与若干重要经济范畴的关系中,进一步认清其具有的一些重要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它是在经济生活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纵观人类社会的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进程,其势头早在18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随着一些西欧国家相继完成产业革命,建立了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社会分工开始超越国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随后,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对外扩张,经济国际化程度日趋提高,经历了一个从商品国际化、到资本国际化、再到生产国际化的发展过程。在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强力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生产力水平有了巨大提高,当代国际分工不断扩大和深化,世界市场空前扩展,商品和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日趋频繁和加快,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进入80、90年代以来,经济国际化潮流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高涨,国际经济联系和合作无论在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取得全新的突破,知识信息网络化,全球贸易的自由化,金融资本的国际化,生产体系的跨国化和运行机制趋同化等方面趋势都有了空前的加强,标志着人类社会经济国际化进程已经迈向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正在到来。

       (二)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

    经济全球化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是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80、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革命纵深发展,出现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获得了重大和快速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带动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正在从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使社会经济发展中知识的力量和作用日益强化。知识、信息和技术必将取代原来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的地位,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在客观上要求经济全球化与之相适应。一方面,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本性是不受地域和国界的障碍所束缚的,其流动性和扩散性是任何其他一种资源无法比拟的,只有以世界为舞台才能得以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及知识、信息的迅速传播,又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市场的流动,大大推动了跨国经营和产业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每向前迈进一步,都为经济全球化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途径,而经济全球化的扩展又刺激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取得新的进步和突破。

      (三)经济全球化与市场经济

    经济全球化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展,也是市场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球化。一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逐步扩展的历史。早在工业化社会初期,随着国际分工的产生,国际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不少国家的市场开始得以沟通和联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到了当代,由于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世界市场的规模、范围和容量不断扩大,其内涵越来越丰富,无论是世界商品市场,还是国际资本市场、劳务市场和技术市场,交易的规模日益庞大。而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趋势,则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突出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市场经济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广大发展中国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大都相继选择了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原苏联和东欧等国家在剧变后都开始全面推行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也把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经济改革的基本目标。随着市场化潮流席卷全球,不同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益趋同,从而使当今世界市场几乎囊括了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始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全球大市场。

      (四)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

    由现实的国际环境和条件所决定,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也是资本主义全球化。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全球性制度,随着其经济体系向全球的不断渗透和扩展而得到进一步加强。早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马克思就已经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变成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到了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列宁又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已成为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世界体系。 ”(注:《列宁选集》第2卷,第733页。)显然, 马克思和列宁早就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向全球扩张的世界体系,这一本质是由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本性及自身内在发展逻辑所决定的。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上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促使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加速向全球扩张。冷战的结束,也使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力量明显增强。这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意味着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和剥削还在强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将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各种内在矛盾将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展现和激化。

      (五)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

    在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推动下,近年来,从全球多边贸易和金融体系,到众多的区域贸易集团,再到许多国家的双边经贸关系,各种层次的政策和体制协调都在不断加强。这一进程正在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提出强有力的挑战。必须指出,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既非完全相融,也非截然对立,这两种趋势正在相并存而发展。冷战结束后,各国的注意力和政策重心开始转向经济建设和发展,并纷纷顺应世界潮流,努力拓展对外经贸活动,加强国际多边和双边协调,但在这一过程中各国总是以维护和加强本国本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以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为现实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不能从根本上涤荡国际经济旧秩序,无法改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本性,没有消除而只会加剧国际竞争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淡化各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独立性。经济民族主义不仅不会在经济全球化中走向衰亡,而且将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得到复兴与发展。当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未来的经济民族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动态的民族利益,即在立足于本民族和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实施更加开放的战略和政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体系,以此增进民族利益。

        二
    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导致市场竞争的全球化,整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近年来,人们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全球范围内国际市场竞争的浪潮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笔者认为,由上述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和趋势所决定,这场全球化竞争也在许多方面呈现出全新的重要特点:

    (一)扩展性。即由于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国际化发展的更高阶段,国际经济交往合作得到空前发展,使全球竞争的规模也在急剧扩展。随着各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加强,世界贸易的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全球的年出口贸易额比1950年增长了100多倍, 其增幅也始终超过同期的世界生产,并有加速的势头。国际金融和资本流动规模扩展更为迅速。随着各国金融自由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跃,各国金融市场逐渐融为一体,而且每天24小时不停地运作。1980年以来全球资本流量的增长比工业发达国家生产的增长快2.5倍。目前全球各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高达1.5万亿美元,1997年全球直接投资累计总额已超过3.2万亿美元。更为引人注目的是, 此时“无形”胜“有形”已成为近十多年国际经贸发展的一个重大特征。从80年代以来,国际服务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货物贸易3 个以上的百分点(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统计》。);1997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达13530亿美元,已相当于同年国际商品出口总额53710亿美元的1/4(注: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报告》(1997年)。)。上述情况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入全球化竞争大军的行列中来。

    (二)延伸性。即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波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导致全球竞争的领域不断得以拓展和延伸。从传统产业到新兴部门,各国间竞争都愈演愈烈。不少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日趋激烈,而发达国家间更是从农产品到高技术产品展开了全面的较量。90年代,世界各国间反倾销案例剧增,涉及众多产品和领域:世界范围内大企业并购浪潮空前高涨,企业兼并、资产重组和强强联合波及大银行、大航空公司、大石油公司以及电讯、医药、化工和军工等领域;从小麦玉米和半导体芯片贸易、到音像制品和香蕉贸易,一些国家间贸易磨擦频繁发生,持续不断。特别是当今各国在服务市场上的竞争,正在从一些传统的服务部门开始向许多新兴服务行业不断延伸,从商业、贸易、旅游、运输、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到信息、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经纪、通讯和各种专业服务,都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致力于扩大出口、占有更多市场份额的重要目标。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占领更多的国外服务市场,对外直接投资大量流向银行业、保险业、贸易业、广告业、运输业、商业、会计事务和管理咨询等行业。由新技术革命带动的电讯业和信息产业的大发展,使更多行业具有越来越大的可贸易性,能够跨越更广阔的地域,国际竞争的领域将进一步延伸。

    (三)前沿性。即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科技进步,因而全球竞争的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当今许多国家来说,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传统竞争所追求的比较利益,更重要的是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同时,一国的技术水平也是其国际竞争力高低的决定因素。这就使得当今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全球化竞争的重点和前沿阵地。发达国家间的竞争重点日益从传统产业转向科技领域,从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到新能源开发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展开新一轮的角逐,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投入较大的力量发展本国科技和参与这场竞争。当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正在彻底改变传统产业和部门旧的面貌,促使新兴行业和部门不断涌现,各个领域和行业的竞争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今天,一国在任何行业想要拥有和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不再主要依赖于低成本和大规模,而是必须依靠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由于今天的服务业已包括了大量高科技高增值的部门,成为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主导产业。发达国家加紧在信息业、电信业、金融保险业、技术咨询业和视听服务业等领域拓展跨国经营,并由此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根本目的是加快本国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占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制高点,从而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四)综合性。即由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国际经济交往和合作的扩大,必然推动其相互间日益交叉渗透,从而使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紧密交织。全球化竞争实际上也是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因而各国越来越注重充分发挥自身的整体和综合优势,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综观当今国际间种种经济合作方式,往往都是集商品贸易、技术转让、劳务合作和资本流动等多种行为于一身的。如目前国际上盛行的合资经营、合作生产、补偿贸易、租赁贸易、 工程承包和BOT方式等多种活动,都是既需要进行资金融通,并开展商品交易,还涉及各种技术转让、知识咨询和服务提供。至于当今迅速崛起的国际服务贸易,其竞争的综合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服务贸易本身项目众多,许多项目的开展必须要结合在一起的,并要同商品及各种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有机相结合。这就使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手段和方式日趋灵活和多样,并努力将各种对外经贸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十分注重通过建立和健全对外经贸的综合管理体制和机构,协调各有关经济部门和各方面经济政策的关系;各国企业拓展跨国生产经营活动时,更加重视开展多样化和综合化经营。

    (五)多层次性。即由于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个层次的国际经贸合作和协调,使得全球竞争也正在从多边体系、区域集团、到双边关系和跨国企业等各个层面上日益充分展开。随着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国际贸易多边协调机制得到了加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趋势明显增强,而各国加快和扩大市场开放,必将导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并在许多领域中引发更多的贸易矛盾和摩擦。全球范围内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这固然有利于各地区有关国家在更深层次上加强经济联合,但各区域集团相互之间排斥性和竞争性也明显增强。同时,随着一些集团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步伐的加快,其内部竞争也更趋激烈。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其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进一步加强,这在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各国双边经贸关系的协调,但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更有力量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强化战略贸易意识和政策,从多方面大力支持和扶助本国企业,甚至自身直接参与国际竞争。近10多年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发展迅猛,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大量兴起。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总数已达4.4万家,其海外子公司超过28万家。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国际兼并浪潮高涨,资本相互渗透,加强战略联盟,大力实施当地化战略,这表明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六)不平衡性。即由于经济全球化运动在客观上受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所制约,全球竞争必将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由于各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甚大,在当今国际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规模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不对称性都十分突出,从而使各国的竞争实力严重失衡。这里仅以国际服务贸易为例:少数工业发达国家凭借高度发达的服务业,使其对外服务出口在整个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据绝对领先和统治地位。90年代中期,世界服务出口国前10名是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清一色为西方发达国家,该10国出口量占当年世界服务出口总量的2/3(注: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指标》。)。发达国家的强大优势还体现在其服务输出的结构上,其大量的服务出口主要集中在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服务业相对落后,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经营机制明显滞后,除少数传统行业尚有一定的优势外,其大部分服务行业实难与发达国家相抗衡。这也正是当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断施加压力,不遗余力地迫使发展中国家加快开放服务市场的根本原因所在。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使其大部分行业更具有关键的竞争优势,从而使这种不平衡性还有日益加剧的趋向。

        三
    经济全球化既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全球化竞争使我们感到了巨大的压力。然而,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从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向来看,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勇敢投身于全球化竞争的大潮中去,在惊涛骇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这当然需要我们在许多方面树立新的观念,制定新的战略,完善新的机制,采取新的对策。本文只是根据上述全球化竞争的有关特点和趋势,提出我们在积极参与这场竞争时应当特别重视以下几问题。

    第一,要把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参与国际分工,同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紧密相结合,以提高自身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全球化竞争的重点是科技竞争,我们必须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一方面,在开展各项对外经贸活动中,要更加注重努力学习、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特别是利用外资引进项目应更加注重其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充分发挥其技术对我国各行业和企业技术进步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此加快我国产业调整和产品结构优化的步伐。既要加大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更要兴建一批拥有高技术、高起点、高附加值和高水平产品的新兴部门和企业。尽管我国现阶段还不具备全面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条件,但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努力扩大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将之作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和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在扩大商品出口、劳务贸易和投资等各项对外经贸活动中,不断加大技术含量和提高技术水平。既要努力提高传统行业和部门的商品和服务出口的质量和档次,增加其附加价值,也要加快我国有关新兴产业和部门对国际市场的开拓,还要努力发挥自身已有的技术优势,不断扩大技术出口的规模,以此不断提高我们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方能在参与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全面拓展对外经贸合作领域,大力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努力拓展企业的跨国生产经营。面对规模巨大和领域广泛的全球化竞争,需要我们在继续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同时,要进一步推动对外开放向全方位、高层次、多领域和纵深化发展。为适应参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当今我们特别要重视加快发展对外服务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①当今国际服务市场竞争程度日趋激烈,领域不断扩展,我们既要应付外来竞争,也要主动对外出击。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我们应当充分挖掘和进一步发挥传统优势,继续努力扩大我国的对外劳务合作、工程承包、建筑、旅游和运输等服务输出。同时,为了适应当今全球化竞争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服务出口的档次的水平,不断开拓新领域。一方面,要加快传统服务出口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装备更新,提高其服务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附加价值,如对外工程承包要大力发展包括国际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施工管理、服务配套的项目总工程承包。另一方面,要形成更多新兴服务出口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会计、广告、法律、商业、文教及各种专业服务,都应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全球服务市场竞争。②加快企业的对外投资步伐,拓展企业跨国生产经营活动,也应当成为我国对外开放跨入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可以促进我国产业的国际化,带动更多的商品、劳务、技术和服务的出口,获取先进技术和紧缺的原材料。根据当今全球竞争的新特点,我们要注重投资的灵活性,采取现汇投资、技术投资和设备实物投资等多种方式;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重点扩大对周边地区、非洲地区、原苏、东地区和拉美地区的有关国家的直接投资;应当结合企业的改制改组,注重资本经营,有条件和能力的大企业可开展对海外企业的兼并和收购,以扩大对外经营规模。中国只有建立起一批集团化、综合化和国际化经营的跨国公司,方能以更强力量来参与全球化竞争。

    第三,进一步加大实施大经贸战略的力度。90年代初,我国已提出了在发展对外贸易活动中要实施大经贸战略,完全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由于全球竞争的综合性日趋明显,需要我们进一步强化实施这一战略。鉴于当今国际间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在更高层次上有机结合,国际企业集团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兼并、重组此起彼伏,实施大经贸战略就是要将商品、资金、技术、劳务等诸多要素合理配置,使外经贸、生产、科技、金融等相关部门有机结合。近年来,我国有些地区提出了“三外齐抓、三外齐上、三外融合”的方针,基本上体现了大经贸战略的思想,但今天的思路要更加开阔,力度要进一步加大。要大力推动工商企业、外贸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之间的联合、兼并与重组。要着力培育一支具有高层次、大规模、综合性和集约化的国际化经营队伍,形成一大批以外经贸为龙头,贸工、贸农、贸技结合的,集生产、贸易、金融、技术和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同时,为保障大经贸战略的顺利实施,还必须实行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和完善能够协调和促进各领域各行业对外开拓的、全新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第四,积极参与多边经贸体制和区域集团的合作与协调,同时要努力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实现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促进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的紧密融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今天则更具有紧迫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果不能真正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是没有出路的。因此,不管我们在这一进程中会遇到多少曲折和障碍,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目标不会改变,并要更加全面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多边合作和协调,还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加快与本区域有关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和市场开放,努力与其他区域经贸集团协调关系和加强合作,为我们参与全球化竞争创造更有利的环境和提供更广泛的途径。当然,随着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进程的加快,风险和压力会越来越大。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加快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市场开放势在必行,但这种开放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承受能力,更要着眼于我们的长远利益和发展前途。因此,无论发达国家对我国施加多大的压力,我们必须坚持适度保护和渐进开放相结合这一原则。这种适度保护不仅体现在市场开放必须是有步骤、分阶段和渐进式的,而且也体现在注重保护的选择性和有效性上。对此需要综合权衡,全面筹划,深谋远虑。要通过加入多边贸易体制,对我国各个行业及企业形成一种良性的压力机制,以促进我国民族工业和服务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同样,我们在积极参与和推动本区域集团内部经济合作的进程中,必须坚持各成员的平等互利,自主开放和共同发展。总之,我们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但同时始终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充分认清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和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危害。在积极参与各种层次和各个领域的全球竞争中,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努力防范各种风险,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
 
 
 
 

作者:赵仁康  编辑:janncylily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