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流通专家库零售专家 物流专家 营销专家 服务业专家 商业地产专家 餐饮酒店专家 批发市场专家 流通产业专家 流通政策专家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新秀专栏 | 专家观点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专家秘书处 | 商界精英 | 专栏申请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专家网 >> 名家专栏 >> 河南 >> 杨波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杨波:全面开放期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基于结构的视角           
杨波:全面开放期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基于结构的视角
副标题:
作者:杨波 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人气: 时间:2013-1-11 11:48:52 进入论坛


    摘要:从结构视角,对全面开放期以来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发现:(1)全面开放期前上市的零售公司整体平均绩效降低,结构呈现两极分化,业绩优良的平均经营绩效上升,业绩差的平均绩效下降;(2)全面开放期前上市的公司中,总部在中西部地区的与总部在东部地区的经营绩效差距在缩小,变化幅度则是中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3)开放期后上市的零售公司经营绩效高于开放期前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开放期前上市的公司。最后,讨论了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零售业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开放期;经营绩效结构
  
  一、引言

  2005年,我国零售行业进入全面开放时期,外资零售企业开始加速在我国的扩张。仅2005年一年,获批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就从314家增至1341家。外资零售企业的区域布局逐渐向中西部地区延伸,在二三线城市扩张的速度加快,流通服务业成为我国接受FDI增幅最快、规模最大的行业。外资零售企业大量涌入,带来了技术、规模、品牌形象与定位、服务等优势方面的一系列挑战,加大了我国零售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使内资零售企业经营难度加大(荆林波,2005)。宋则、李蕊(2007)指出,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直至世纪之交,商贸流通业集中大面积引进、模仿和消化吸收国外管理经验、流通方式和实用技术的阶段已基本完成。用市场、空间换技术、换管理、换经验的正面效应已经出现拐点并加速衰减,外资在我国流通业超速扩张,已经严重影响到内资零售企业的盈利状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外资零售企业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我国流通产业的安全(宋则,2007;杜丹青,2005;黄漫宇,2011,等等)。另一方面,外资零售企业的技术、管理的外溢也很明显,提高了内资零售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王晓红(2004)归纳为四点:“鲶鱼效应”提高了中国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人才本土化战略促进了中国零售企业人才的成长;先进流通经营与管理技术推动了中国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外商投资方式的多元化对中国企业“走出去”产生重要的借鉴作用。汪旭辉(2009、2011)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流通服务业FDI在行业内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正向溢出效应有较明显的差别。

  综合评价这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对于制定相应的外资流通企业规划政策,促进内资流通企业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拟从零售上市公司入手,来分析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对我国内资零售企业经营效率总的影响。这基于两点考虑:(1)相对于零售企业而言,零售上市公司有较多的经营数据是公开的,便于分析;(2)零售上市公司是我国内资零售行业的“国家队”,研究这一期间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变化,既有一定的代表性,也能够对政策制定提供较强的依据。现有对全面开放期后内资零售上市公司经营效率变化的研究,都是从整体的平均情况来考察的(汪旭辉,2009、2011;杨波,2010、2011)。本文试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从结构角度出发,研究全面开放期后我国内资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在结构上的变化,以期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零售业全面开放政策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研究方法和变量选择

  (一)研究假设

  为了给以后的实证分析提供路径,根据经济理论和对现实的观察,提出若干假设。

  假设1:我国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原有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两极化现象将加剧,适应能力强的上市公司业绩提高较快,适应能力弱的上市公司业绩提高慢甚至负增长。

  零售业全面开放后,急速涌入的大量外资零售企业成了内资零售上市公司直接的竞争对手,使我国零售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迅速改变了零售业上市公司外部的经营环境。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会有几种机制同时起作用:创新和扩散机制;经济系统的自然选择机制。创新活动是一种组织的学习惯例,是涉及各种要素互动的复杂系统,最初是个体的行动,后来通过扩散被广泛复制和采用。扩散过程是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传播过程,同时也是企业个体的学习过程。在扩散的过程中,某些模仿者可能会在原有创新技术上再次创新。由于企业主体的异质性,包括偏好、认知、信念、知识存量、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的不同,创新对不同企业主体的影响会有很大差别。同时,企业之间不断竞争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反应并进行适应性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自然选择机制会使企业群体会出现两极分化:适应能力较强,原有经营状况较好的零售企业会成功地受到外资零售企业的技术、管理外溢,由于外部竞争的压力而更充分运用企业的内外部资源,经营绩效提高较快;而适应能力较弱,原有经营状态较差的零售企业则接受外资零售企业的技术、管理外溢效果较差,同时外部竞争的较大压力使其生存环境恶化,经营绩效提高较慢甚至出现下降。基于此,提出假设1。

  假设2:开放后上市的零售企业经营绩效高于原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但变化幅度小于原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可以把1992年以来的我国零售市场环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2004年,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数量较少,速度较慢,国内零售行业竞争属于常态;第二阶段是2005年至今,外资零售企业大量涌入,速度还很快,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程度迅速提高。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是同行中经营状况较好的企业,2005年前的我国零售行业竞争状况和2005年后的差别很大,这可能会导致开放后上市的零售企业的平均经营绩效高于开放前上市的零售企业。同时,2005年前上市的零售上市在2005年后,面临突变的市场环境,突变的市场环境会激发这一群体的潜能,导致整体的经营状况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2005年后上市的零售上市公司,从上市之初就处在第二阶段的环境中,受到外界的冲击较小,很可能会使这一群体在这一期间经营绩效变化的幅度小于2005年前上市的零售公司。基于此,提出假设2。

  假设3: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绝对差距在缩小,且变化幅度大于东部地区。

    在我国零售业全面开放前,外资零售企业主要进入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零售市场,而在中西部地区布局较少。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会对同地区的其他零售企业既带来正面效应,也带来负面效应。一般来说,在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前期,其技术、管理外溢效应较明显,较强的学习效应会使内资零售企业的经营绩效提高,因此是正面效应占主导;而到了中后期,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会对内资零售企业产生较大的挤压,使内资零售企业的经营绩效上升减缓甚至出现下降,负面效应逐渐显现。所以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会使内资零售企业的经营绩效呈现倒U型。相对于东部地区而言,中西部地区零售行业开放的时期较晚,所以其经营绩效仍处于上升期,而东部地区很可能已经接近倒U型曲线的顶点甚至可能已经过了顶点,所以在2005年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上的差距可能有所缩小。图1说明了这一推测。基于此,提出假设3。

  (二)研究方法和变量选择

  现有分析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运用投入产出的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将零售企业看作投入产出系统,运用DEA方法来计算其经营绩效的相对值;另一种是运用若干财务绩效指标,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出一个总的财务绩效指标,以此来综合评价其经营效率,并得出经营绩效的绝对值。基于零售行业的特点,DEA方法是一种基础和常用的方法,在许多国家的零售企业经营效率的研究中得到使用。本文也采用第一种方法,先采用DEA方法,从结构视角出发,计算和对比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然后运用Malquist指数(简称MPI)法,计算和对比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情况。

  零售企业是一个多种投入和多种产出的系统,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择要同时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指标既要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又不能有过多的重复和交叉,另一方面是数据的可得性。借鉴前人的研究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作为产出指标,采用员工薪酬、固定资产净额、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作为投入变量。本文所有的原始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

  三、实证研究结果

  (一)2005年前上市的零售公司经营绩效的结构性变化

  2005年前上市的零售上市公司有60家,除去2家退市的公司,2005年以后仍然从事零售行业经营的共有58家。为分析全面开放政策对这些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结构性影响,将其分为两个群体:一类是适应能力较强,表现为在2005~2010年期间,从未有过亏损的,定义为A组,共有41家上市公司;另一类是适应能力较弱,在这一期间出现亏损的,定义为B组,共有17家上市公司。用DEA-MPI方法对A、B两组和2005年前上市的零售公司总体的经营绩效变化进行计算,详见表1。

  从表1可以得出,从总体上来看,原有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降低了1.2%。从结构上来看,虽然经营状况较好的A组的经营绩效提高了2.8%,但经营状况较差的B组的经营绩效降低了9.5%,使原有零售上市公司总体的经营绩效有所下降。从各自的内部变化来看,A组零售上市公司生产前沿面向上移动,表现为技术变化提高了4.1%,而内部经营效率则降低了1.3%;B组零售上市公司的生产前沿面和内部效率均下降。从DEA的均值和标准差来看,相比2005年,2010年各组内部的差距有所拉大。由于DEA是一个相对值,A、B组的DEA均值下降说明,2010年整组的平均水平和当年效率最高的零售上市公司差距拉大了(效率最高的零售上市公司效率值为1),说明不仅组间而且组内都出现了分化加大的现象。实证结果基本与假设一相符。

  表2反映了A、B两组零售上市公司在几个重要投入、产出变量上的比较。以2010年为准,从固定资产净额来看,A组的上市公司平均规模明显大于B组,B组的平均规模只有A组的一半左右。从费用上来看,B组的平均员工薪酬是A组的45%左右,营业费用是A组的40%左右;而B组的管理费用偏高,是A组的62%左右。从产出变量来看,B组仅有A组的20%左右,利润也只有A组的35%左右。2005~2010年,B组和A组相比,投入变量差距变化不大,但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差距在加大。这说明全面开放期里适应能力较弱的企业主要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从投入产出指标来看,B组企业的费用控制得不好,营业收入和利润都增长得较慢,这是A、B两组经营绩效差别的主要来源。

 

  (二)新上市公司和原有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变化幅度的对比

  2005~2010年,共有17家零售公司上市。在对比这17家新上市的公司(定义为F类)和原有的58家上市公司(定义为E类)的经营绩效和变化幅度之前,有必要先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这两类公司的主要投入产出变量进行对比(表3)。从表3可以看到,2005年,以固定资产净值来衡量,F类公司的规模略大于E类公司的规模,但产出变量明显高于E类公司;到了2010年,两类公司产出变量的差距有所缩小。这说明,从经营绩效来看,新上市公司优于原有上市公司。

  表4反映了E、F两类公司的经营绩效及其变化的情况。两类公司总体的经营绩效平均降低了约0.8%。其中,原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下降了1.2%,而新上市的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提高了1.1%。从变化幅度上来看,新上市的零售公司变化较小,而原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略大,基本证实了假设2。从内部结构来看,两类公司的生产前沿面都有所下降,而内部经营效率都有所提高,这很可能反映了2005年后,市场竞争加剧,对这两类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而这两类企业通过学习和创新,都提高了自身要素的使用效率。
  (三)中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和东部地区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和变化幅度的对比

  58家E类公司中,有19家的总部位于中西部,39家的位于东部地区。表5给出了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的主要投入、产出情况。表5显示,从总体上看,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的规模比中西部地区的要大,但费用控制得较好,在多数年份要低于中西部地区。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零售上市公司在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上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表6反映了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及其变化情况。在2005、2008、2010年这三个时点上,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的平均经营绩效高于中西部地区,其内部的绩效差别也高于中西部地区。2005—2010年,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下降了3.9%,而中西部地区的经营绩效则提高了3.8%,基本验证了假设3。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受外资挤压的原因,生产前沿面下移了3.5%,内部经营效率基本保持不变。中西部地区的零售上市公司无论是生产前沿面还是内部经营效率都有所提高。这说明,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变化已经过了图1所显示的倒U型曲线最高点,外资对东部地区零售上市公司来说已经是负面效应占主导,而中西部地区的零售上市公司则受益于外资零售企业的技术、管理外溢效应和学习效应,正面效应占主导。

 

  四、结论和启示

  (一)结论

  1.在全面开放期期间,2005年前上市的零售公司,经营绩效较好的一组和经营绩效较差的一组无论是组内还是组间差距都在加大。2.2005年后上市的零售公司的经营绩效平均高于2005年前上市的零售公司,但变动幅度小于后者。3.总部在中西部地区的公司经营绩效有所提高,而总部在东部地区的则有所下降,导致二者的经营绩效差距在缩小。
  (二)启示

  1.在市场环境发生剧变的情况下,零售企业群体在创新机制、扩散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的作用下,会加速分化。2.剧变的市场环境对不同时期进入市场的企业主体的影响也不同,一开始就生存在剧变的市场环境中的企业受影响较小。3.外资大量涌入我国零售行业,对内资零售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前期是正面效应占主导,中后期是负面效应占主导。当前,负面效应在外资进入较早的东部地区已经占主导,需要引起流通主管部门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建议采取符合wTO原则的办法,对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的过快扩张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制。

  

分享到:
点击更多杨波的文章 文章录入:谢素萍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杨波:全面开放期我国零售上市公司经营绩效
  • 杨波:我国流通业的增长和变化
  • 杨波: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研究
  • 杨波:碳交易市场走势与欧盟碳金融全球化战
  • 杨波简介
  • 普通文章罗永泰:物流服务创新与物流需求关系研
    普通文章毕斗斗:国内外服务业分类探讨
    普通文章论中国餐饮业的创新
    普通文章李骏阳:对收取通道费原因的分析
    普通文章赵卫宏简介
    普通文章何骏: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拓展
    普通文章孔庆峰:博弈论视角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普通文章黄福才:旅游者形象感知影响因素及其对
    推荐文章王先庆:靠洋品牌"镀金"不是长久之计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九重九轻”——剖析中
    推荐文章王先庆:物流成本畸高根在既得利益群体
    推荐文章王先庆:公路收费背后的乱与忧
    推荐文章[组图]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一
    推荐文章[组图]王先庆应邀作“普宁如何打造商贸
    推荐文章王先庆: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低碳物流的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 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助推商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

    王先庆:发挥千年商

    聂正安简介

    丁俊发:中国物流业

    柳思维:从消费环境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