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流通专家库零售专家 物流专家 营销专家 服务业专家 商业地产专家 餐饮酒店专家 批发市场专家 流通产业专家 流通政策专家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新秀专栏 | 专家观点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专家秘书处 | 商界精英 | 专栏申请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专家网 >> 名家专栏 >> 河南 >> 杨波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杨波: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研究           ★★★
杨波: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研究
副标题:——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及理论解释
作者:杨波 王章… 来源:《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年 01期 人气: 时间:2011-6-14 17:25:22 进入论坛


    【内容提要】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规律很少受到关注。2001年,Anderson和Betancourt指出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并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给出理论解释。选取我国各省1993-2008年的数据,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对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流通业比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规律。将流通服务看作流通部门的产出,构建流通部门的CES生产函数,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理论解释。研究启示是:流通业比重变化存在客观规律,不能因流通业属于传统服务业而忽视甚至试图降低其在GDP中的比重,需要遵循这一规律,为服务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关 键 词】流通业比重/省级面板数据/倒U型曲线/CES生产函数

    一、引言

    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变迁史揭示国民经济的发展一般使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这一规律已经被我国学术界和政府决策部门认识并接受。但学术界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的趋势仍缺乏基本共识,在第三产业是否要发展的问题已经解决,第三产业如何发展的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的背景下,很有必要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的趋势进行深入探讨(李江帆、曾国军,2003)[1]。以批发、零售产业为主要内容的狭义流通产业(以下简称流通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产业增加值在西方国家GDP中的比重,一般都在12%-14%之间,我国也在7%-9%之间(黄国雄,2005)[2]。流通产业的功能是弥合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为第一、二产业生产的商品提供流通服务,这种流通服务的量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种类高度相关。流通产业这种与商品生产部门的密切关系很容易引起对下面问题的思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会不会导致流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关注的都不多,①而且现有的观点之间还存在着矛盾。例如,我国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流通业和服务业一样,占GDP的比重会持续上升(田旭,2007)[3],这种观点没有给出充足的证据和理论解释。实务界则有一种观点认为,流通产业属于传统服务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比重会不断下降,所以把现阶段一些地区的流通业比重持续上升看作服务业发展状况欠佳的结果(王树芳等,2009)[4]。讨论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有助于深化对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理解,为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所要分析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流通产业的比重变化有无一般化的规律,如果有,如何对这一规律进行经济理论解释,文章的结构如下:首先,回顾相关文献,并提出笔者的视角;然后,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是结论及启示。

    二、文献回顾

    与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研究相关的文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文献遵循库兹涅茨传统,运用实证分析,来寻找服务业比重或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Chenery(1975)和Syrquin(1989)通过对多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发现,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比重是不断上升的[5]。Kravis、Heston、Summers(1983)的实证分析则不支持这一结论。他们发现,将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折算后,很多国家的服务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保持不变[6]。Anderson和Betancourt(2001)首次将关注点从服务业占GDP比重转移到流通业占GDP比重,来探讨其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和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不同,以批发零售为内容的狭义流通业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于是,他们借用反映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型”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来描述流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流通库兹涅茨曲线的假说[7]。

    第二类文献主要讨论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演进。魏作磊(2001)利用1948-2000年的数据,对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批发零售业对美国GDP的推动作用呈逐渐减弱的趋势[8]。李江帆、曾国军(2003)按照国家统计局对服务业四个层次的划分,通过对我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及发展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包含流通业的第三产业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渐下降这一规律[1]。杨秀云(2005)、肖灵机(2006)等借鉴李江帆的研究范式,对我国一些省份的第三产业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9-10]。

    第三类文献关注专业化和分工与经济增长的紧密关系。斯密(1776)提出了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观点。马歇尔(1890)也强调分工与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杨格(1928)对分工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指出,递增报酬并不是由工厂或产业部门的规模经济产生,而是由专业化和分工产生[11]。Locay(1990)则指出,伴随着专业化深化的经济增长,市场上商品的种类会不断增加,导致流通部门提供的流通服务也会迅速增加[12]。

    可以看出,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并没有引起经济学家的足够重视。国内也尚没有见到研究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翔实文献。而Anderson和Betancourt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框架,不过,他们使用的是国家层面的数据,且没有从经济理论上对倒U型曲线产生的原因加以详细的解释。第二、三类文献虽然没有直接对流通业比重进行研究,但对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流通业比重和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和解释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分析路径。笔者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流通业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计量模型,对我国流通业比重的规律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尝试从理论上对此进行经济解释。

    三、流通业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分析及计量模型验证

    (一)1978-2008年我国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变化分析

    1978-2008年,是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经济迅速发展,也是经济结构升级和优化的30年。GDP总量由3645.2亿元增加到30067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增长了15倍,三次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由28.2∶47.9∶23.9演变为11.3∶48.6∶40.1。

    流通产业的健康运行,对商品顺利流通、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商品流通的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效率低下的局面,流通业逐渐成长为先导产业(刘国光,1999)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5)[13]。1978-2008年,流通业增加值从242.3亿元增长到23100.7亿元,增长了93倍,占GPD的比重最高曾达9.9%,大多数年份在7%-9%之间。与第三产业其它行业相比,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是最高的,其比重始终保持在20%左右。
   
    图1 我国流通业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1978-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从图1可以看出,1978-2008年间,我国流通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基本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1978-1983年,流通业增加值比重下降至波谷,这和宏观经济形势、商业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发展经济的热情被自上而下调动起来,GDP增长率较高。而流通部门改革则相对滞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尚未明确,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权较小,商品流通仍然处于被压抑状态。1984年开始的国有商业企业扩大经营权试点、两步“利改税”、承包制和租赁制以及以“三固定”为特征的传统流通体制的打破,使社会商品交易热情高涨;同期的生产资料双轨制、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品的价格放开,都促进了社会消费的快速增长,在图1中表现为1984年之后,流通业比重在一段时间里持续提高。1983-1993年,流通业比重的基本趋势是逐渐增加,且波动较大,这和该时期的宏观经济形势有高度的吻合性。1994年之后,流通业占GDP的比重就在保持平稳中逐渐有所下降。

    通过观察图1,发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流通业比重有可能会遵循倒U型曲线的规律。但由于图1的数据时间跨度不是很大,倒U趋势也不是非常明显,所以还需要通过计量模型来进一步确认。

    (二)计量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Anderson和Betancourt(2001)把人均GDP、人口、净资源流动(进口减出口)当作解释变量,来解释流通业比重的变化,使用了74个国家1950-198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虑到本文的数据来自我国各省域经济,并不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所以仅将人均GDP、人口看作解释变量。借鉴Chenery(1975)在分析服务业比重变化规律时采用的模型形式,笔者采用的计量模型为半对数形式:
   
    实证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有三种:一是时间序列数据,二是横截面数据,三是面板数据。面板数据的优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包含的信息量更大,降低了变量间共线性的程度和可能性,增加了自由度和估计的有效性;二是便于控制个体的异质性,减轻遗漏变量带来的内生性偏误。鉴于研究产业比重变化规律的计量模型多为经验模型,而非建立在严格的数理模型基础之上,可能会出现遗漏变量导致内生性问题,使用面板数据就非常有必要。本文使用面板数据,还有一个原因是:流通业比重与经济发展的长期关系呈倒U型的规律,如果存在,应该是在一个人均GDP从低到高,从而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得以显现,短时期内这种规律可能呈现得不明显。我国的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别比较大,运用面板数据,可以包含更丰富的经济发展信息,有利于本文的研究。文中的数据由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第三产业年鉴》整理而得,数据的时间跨度是1993-2008年,对象是全国31个省、直辖市的相关经济数据(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没有使用1993年之前的数据,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1993年之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价格形成尚未市场化,同时传统的流通体制很可能会扭曲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之后的流通体制改革和价格体制改革使得这种比例关系能够比较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二是1993年我国的统计口径发生了较大变化。1993年之前,流通业的统计口径是按比较宽泛的商业来统计;1993-2003年,流通业的统计口径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业;2004年,流通业的统计口径又发生了微调,将批发业和零售业与餐饮业分开统计。为了反映1993年统计口径微调对模型的影响,引入了时间虚拟变量。1996年之前没有重庆市的经济数据,所以1996年前后的计量模型横截面单元略有不同,属于非平衡面板数据模型。

    为了消除价格因素对人均GDP的影响,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以1990年为基准,文章计算了各年的GDP平减指数,并用该指数对每年的人均GDP做了平减处理。人口的数据使用的是各地区年末的人口数量。

    表1是对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流通业比重差别较大,且多数省份的流通业比重在8%以下。各地区人均GDP不仅差距大,而且多数省份的人均GDP不足平均值。这两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说明该模型的面板数据内部差距大,有利于揭示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流通业比重的变化规律。

   
    (三)实证研究结果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通常有三种估计方法:混合最小二乘法、固定效应(FE)和随机效应(RE)。一般来说,当数据中所包含的个体成员是所研究总体的所有单位时,即个体成员单位之间的差异可以被看做回归系数的参数变动时,固定效应模型是一个比较合理的估计方法。(1)式中所用的数据是研究总体的所有单位,因此,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比较合理。为了进一步证实该模型适合采用固定效应估计方法,我们需要做一系列检测,结果见表2。固定效应的F检验说明固定效应优于混合最小二乘法;随机效应的检验说明随机效应优于混合最小二乘估计;若显著性水平α=0.05,Hausman检验表明,固定效应估计优于随机效应估计。


    前面的分析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确实存在流通业比重先升后降的规律。然而,我国31个省、直辖市的经济差距较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中经常被分为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很容易引起对以下两个问题的思考:(1)如果考虑所处经济地带这一因素对流通业比重的影响,原有的规律还存在吗?(2)如果还存在这个规律,不同地带对这一规律的表现有何影响?为回答这些问题,引入地带虚拟变量

    表4的结果表明,经济地带因素的引入对前的系数确有影响。如果用FE的结果来分析,若处在东部地区,前的系数会比西部低0.02,且在统计上显著;若处在中部地区,系数会比西部低0.01,但统计上不显著;西部地区前的系数为-0.08,在统计上显著,比模型1增加了0.01。FGLS的结果与FE的结果虽略有不同,但符号方向一致,说明模型是稳健的,流通业比重存在先升后降的规律。三大经济地带比较而言,东部地区流通业比重先升后降的规律表现得比较明显(体现在二次曲线比较陡峭),而西部地区表现得不够明显(体现在二次曲线比较平缓)。这可能反映了如下事实: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流通业比重较早出现下降的趋势;而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这一趋势出现得较晚。

    四、流通业比重倒U型的经济理论解释

    直观地看,流通业比重呈倒U型可以这样解释:流通业为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流通服务。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商品化率低,需要的流通服务少,所以流通业比重较低;在经济发展的中期,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商品化率的提高,需要的流通服务迅速增加,导致流通业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完成之后,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开始下降,与此相对应,整个经济体需要的流通服务的绝对量在增加,但比重会下降,因此流通产业比重开始下降。但仅有这种直观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构造比较严格的经济模型来加以说明。在构建模型之前,首先要确定流通部门的产出是什么。传统的观点认为流通服务创造了所有权效用、地点效用和时间效用,但实际测量这三种效用非常困难;还有一种观点则把流通业的附加值当作流通产出,这种观点无法与流通服务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任务相对应,存在概念性的问题。为解决这些矛盾,Oi(1990)最先把流通业的产出看作一系列服务[14],Betancourt(1991)则进一步地把流通企业的服务活动分成五大类:购物的便利性,备货宽度和深度,配送的快捷性,信息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15]。本文尝试将流通服务看作流通业的产出,通过构造流通服务生产函数,将之纳入一个简单经济体的模型,来对流通业比重的变化规律进行理论解释。

    假设存在一个两部门的封闭经济体,其总量生产函数为:

    在不改变每一种商品品种的情况下增加商品的种类,即n增加,函数(5)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实际上,大量的实证分析表明,在流通商品种类不断增加的前提下,流通部门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

    流通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可以写为:

    当然,现实经济运行远比这个模型复杂。但这个简单的模型揭示了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受消费者收入、偏好等因素变化的决定,社会的专业化分工呈现出明显的两阶段演进趋势,导致提供流通服务的流通部门占GDP的比重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现倒U型关系。

    五、结论与启示

    依据我国各省1993-2008年的数据,对流通业比重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从全国层面来看,伴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流通业比重存在先升后降的倒U型规律;第二,全国分区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流通业比重较早出现下降的趋势;而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这一趋势出现得较晚。本文还把流通服务看作流通部门的产出,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的封闭经济体模型,用专业化分工的两阶段演进趋势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简单说明,对这一规律进行了经济解释。研究的贡献在于,探讨了我国流通业比重变化的规律,同时,为该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解释。

    本文的研究有两个启示:第一,流通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今天,不能因流通业属于传统服务业,而对其忽视或加以限制。正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表明,绝大多数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充分发展,就谈不上服务业的持续增长。在服务业内部,没有包含流通业在内的传统服务业的充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会缺乏坚实的基础。第二,流通业比重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会逐渐下降。这要求我们在流通业占GDP比重保持平稳尚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的时候,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相应政策,大力扶持现代服务业,以实现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和保持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

    注释:
    ①笔者以流通业比重为关键词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截至2010年6月的论文进行了检索,没有发现专门讨论流通业比重的中文文献,仅可见零星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3(3):45-50.
    [2]黄国雄.论流通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4):18-25.
    [3]田旭.流通产业政府管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4.
    [4]王树芳,马金文.河南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内部结构分析[J].改革与开放,2009(4):12-16.
    [5]CHENERY H, SYRQUIN M.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1950-1970[M].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176.
    [6]KRAVIS I, HESTON, SUMMERS R. The Share of Services in Economic Growth, in Global Econometrics: Essays in Honor of Lawrence R. Klein[M]. Cambridge: MIT Press, 1983:56-98.
    [7]BETANCOURT R, JAMES H, ANDERSON. The Distribution Sector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1,15(1):65-108.
    [8]魏作磊.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J].改革,2003(4):15-24.
    [9]杨秀云.陕西第三产业演进趋势及其内部结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23-29.
    [10]肖灵机.欠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J].当代财经,2006(6):36-42.
    [11]YOUNG ALLY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J]. The Economic Journal, 1928(38):527-542.
    [12]LOCA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ivision of Production between Households and Market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955-982.
    [13]王晓东,吴中宝.中国流通改革——理论回顾与评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2-125.
    [14]OI W. Productivity in the Distributive Trades: The Shopper and the Economics of Massed Reserve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161-191.
    [15]BETANCOURT R, GAUTSCHI D. The Outputs of Retail Activities: Concepts, Measurement and Evidence[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1, 75(2): 125-133.^NU1

 

点击更多杨波 王章…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杨波:我国流通业的增长和变化
  • 杨波:流通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变化规律研究
  • 杨波:碳交易市场走势与欧盟碳金融全球化战
  • 杨波简介
  • 普通文章何骏: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拓展
    普通文章孔庆峰:博弈论视角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普通文章茹莉:日本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
    普通文章袁平红:外资物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现状
    普通文章刘凤军:品牌形象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
    普通文章宋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S&OP实施的关键
    普通文章于淑华: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报告(上)
    普通文章汤向东: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服务与成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九重九轻”——剖析中
    推荐文章王先庆:物流成本畸高根在既得利益群体
    推荐文章王先庆:公路收费背后的乱与忧
    推荐文章[组图]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一
    推荐文章[组图]王先庆应邀作“普宁如何打造商贸
    推荐文章王先庆: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低碳物流的
    推荐文章[图文]王先庆: 物流产业振兴规划助推商
    推荐文章[组图]王先庆参与主持的《品牌粤读》广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

    王先庆:发挥千年商

    聂正安简介

    柳思维:从消费环境

    宋向清:中部与东西

    徐振宇简介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