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王德章正文
王德章:发展大企业集团 优化中国乳业市场结构
来源: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05-12-14 点击数:


    【内容提要】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市场结构是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乳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市场集中度低、企业规模小、进入壁垒低;深层次原因是市场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低下。因此,从优化市场结构入手,发展大企业集团对规范企业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 键 词】市场结构/市场绩效/大企业集团    
    
        一、市场结构对竞争力的影响
    由贝恩(J.S.Bain)等人创立构建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mance)的分析框架(SCP)是现代正统产业组织学的基本特征。市场结构(S)研究了四种类型的市场结构及影响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等);市场行为(C)研究了不同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竞争和协调);市场绩效(P)研究了在特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结果。该理论把市场结构的演变看作是影响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透过市场结构我们可以分析出该行业目前的结构层次和资源之间的占有关系,分析出该行业内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力发挥之间的平衡,从而为制定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
      (一)优化的市场结构有利于竞争力的发挥
    市场经济在西方的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两个阶段。自由竞争阶段的市场集中度(Cn—行业中规模最大的前n位企业集中度)低、产品差异化小、进入壁垒低,从而使他们的市场行为表现为类似于完全竞争关系,企业不图创新,最终经济效果表现为:市场上产品单一,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企业得不到超额利润,导致产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扩大再生产链条被打破。
    这种经济模式虽为古典经济学派所推崇,现实中却不符合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需求和生产者利润的最大化要求,垄断竞争得以历史地形成,市场中大、中、小企业并存,C[,4]或C[,8]值较高,市场进入有了诸如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之类的壁垒。这种市场类型存在着熊彼特所强调的规模经济中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强大推进这一因素,在市场行为中表现为产品差异化、创新程度高,竞争采取低成本,竞争优势明显,最终经济效果表现为扩大再生产机制运行通畅,产业不断扩张,企业效益良好。
      (二)合理市场结构的表现
    第一,合理的市场结构要与改革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在我国,企业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能力;打破区域限制,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避免重复建设。这要求企业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高竞争力,促进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的实现,推动市场结构合理化。
    第二,合理的市场结构要求各部门之间在生产上要互相衔接,紧密配合,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运行。即依据它们在生产供应上的相互衔接,形成一个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补充的企业集群,实现协调发展,任一环节的脱钩都会给整个市场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三,合理的市场结构要和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以实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平衡。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其原因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结构总是在发展、变化,而供给结构又往往不能及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为此,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的办法来促使二者之间的平衡。
      (三)市场结构优化的发展方向
    虽然SCP理论存在缺陷并受到了芝加哥学派的质疑,但这一理论对分析当前我国乳业存在的问题还是有益的。我国经济运行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中,企业规模偏小,区域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利用,产品趋于同质化,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乳业的发展被严重制约。虽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但乳业市场结构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单纯依靠企业进行组织结构调整或组织创新,过程复杂缓慢,而外国企业正大举进入我国市场,对国内企业构成了威胁。比较可行的对策是借助政府政策,发展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市场集中度,改善市场结构。
        二、中国乳业竞争格局及存在问题
      (一)乳业竞争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乳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规模乳制品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74亿元,销售收入432.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4.51%和34.81%;实现利税53.2亿元,实现利润3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和27.4%。
    截至2003年末,我国乳制品企业共有1600多家,而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仅有7家,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462家,很明显我国乳制品企业的规模过小。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制品企业已经全部进入中国市场,并有四家企业建立了奶源基地,其产值已占到中国乳业的1/3,扩大国内企业规模已经迫在眉睫。
    在近年的发展中,中国乳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蒙牛、伊利、光明、三鹿等四家企业处在第一集团,四家企业的年销售额都超过了50亿元,成为全国性的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达山、新希望、三元等企业处在第二集团,成为区域性品牌,年销售额在10—15亿元,与第一集团有较大的差距。
    虽然2000年—2003年的中国乳业C[,4]值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根据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可以算出C[,4]<50%,属于寡占Ⅵ型的市场结构类型(详见表1)。目前中国乳业的C[,4]值偏低,说明市场集中度还不够高,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难以发挥寡占型市场结构的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不利于企业进行创新,因而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决定了中国乳业处于一种“过度竞争,垄断不足”的状态。
    表1  2000年—2003年乳业企业位次表  单位:亿元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销售额
企业
伊利        15       27       40.1     60
光明       22.65     35.2     50.22    49.7
三元       6.8       15.7     ——     ——
蒙牛       ——      ——     21       50.4
三鹿       7.15      23.6     30.7     53
行业产值   193.8     290      358.3    474
C[,4]值   26.6%    35%     39.63%  44.9%
 

    资料来源:据中国乳业信息网资料整理
      (二)影响中国乳业竞争格局的主要因素
    第一,乳业市场集中度。市场集中度是反映特定市场集中程度的指标,它与市场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通过表1可以发现,2000年—2003年的乳业C[,4]值从26.6%提高到了44.9%,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不断集中的趋势。而我国空调、微波炉等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与之相比高出许多,海尔、格力、美的、春兰等四家空调企业的营业额占整个行业的58%;格兰仕、美的、LG、三星等四家微波炉企业的营业额更是达到整个行业的86%。空调、微波炉两个行业处于寡占型市场结构,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高,企业的竞争行为趋于合理,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市场集中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只有提高了乳业的市场集中度,才会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乳业竞争力。
    第二,企业规模。中国乳业市场正处在高速增长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乳业市场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处于优势竞争地位的大企业常常获得率先发展。伊利、光明等大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扩大企业规模,争取获得更大的市场垄断力量,获得更多的利润。位于行业前四名的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家企业的利润都超过了3亿元,可见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规模是成正比的。
    通过比较,世界排名前十名的乳业巨头2003年的营业额都超过了50亿美元,位于榜首的雀巢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0亿美元,而我国的乳制品企业的营业额与之相比就太小了,2003年排名乳业榜首的伊利的营业额仅为60亿元,可见中、外企业的实力差距十分明显。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
    第三,市场容量。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学生饮用奶计划”的正式启动,乳品消费正在从营养品转向生活必需品,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乳品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稳步上升。影响乳业市场容量的因素主要有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人均收入和乳品质量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推动了中国乳业市场容量的扩大。
    我国人均乳品消费量和乳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人均乳品消费量从1997年的4.8公斤上升到2003年的13.7公斤,乳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0.6%上升到2%,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乳业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
    目前全球人均乳品消费量为105公斤,发达国家为258.3公斤,亚洲为40公斤,而我国只有13.5公斤。由此可见我国乳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乳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会达到惊人的15%—20%,这为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三、发展大企业集团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发展大企业集团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全球范围内产业组织演进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大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而各国政府的产业政策也不再以反垄断为重点,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促进大企业集团的发展,默许甚至鼓励企业通过兼并、合资、联合等形式进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当前,大企业集团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国家与国家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各国大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与国外相比,我国乳制品大企业集团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不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有限。
    一个对1958年美国各行业企业规模与创新份额分布之间关系的研究,对发展大企业集团给予了实证支持,在钢铁、制药、汽车、纺织、电子五个行业,大企业集团完成了92%的创新份额,而中小企业只达到了8%的创新份额。该研究表明,企业规模与创新份额分布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越大,其所占的创新份额也越大,在整个创新中的地位也越高。有鉴于此,发展乳制品大企业集团是提高我国乳业整体竞争力的要求。
      (二)发展大企业集团的意义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宏观的经济调整必须落实到微观层面,只有大企业集团才能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力量。
    第一,大企业集团具有“内部产业系列化”特性。所谓“内部产业系列化”是指大企业,尤其是大集团在发展中由于资本的扩张性要求和为了降低产业兴衰交替带来的风险,在强大的资本势力支持下,横跨众多产业领域,追求内部产业综合化的一种倾向。大企业集团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调整宏观产业结构,使之趋于合理化。
    第二,大企业集团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政府政策与市场需求的联结点。在后进国家中,政府的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不应也不可能由政府直接完成,政府的政策和规划不能取代市场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而大企业集团正是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根据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调整自身结构来实现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因而,大企业集团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实现政策推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纽带,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减少政府失误的理想之选。
        四、发展大企业集团 优化市场结构
    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而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是实现有效竞争的前提。构建合理的市场模式,必须以产业特征为依据。构建我国合理的市场结构模式,实质上是在垄断和竞争之间选择最佳结构点。从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别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及优化市场结构的角度来看,提高国内市场集中度,是一种非常现实的选择。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采取市场机制与政府政策相结合,发展大企业集团,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提高乳业市场集中度。
    我国发展乳业大企业集团的发展思路应该是:根据大企业集团的发展趋势(规模扩大、名牌效应增强和市场国际化发展)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政府应围绕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宏观调控;加大对优势企业、产品的扶持力度,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使大企业集团能够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率。
      (一)市场国际化下地方政府角色的转变
    市场国际化条件下,地方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从根本上取决于产业政策。政府要发挥好的作用,就应该营造一种企业能从中获得平等竞争和发展的环境,而非直接介入竞争过程。
    政府职能要转到调节经济、监管市场、公共服务上来,政府要形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管理体制,需实现三个转变:从“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从“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从“全能政府”向“有效政府”转变。
      (二)加大政策扶持,完善调节机制
    大企业集团的建立和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以资本和品牌为核心的战略性重组,依此组建的大企业集团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纵观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发展,各国政府都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扶持其发展。
    第一,运用市场机制,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组建大企业集团。大企业集团的组建要避免依靠行政手段搞“拉郎配”,关键是要运用市场机制,选择一个好的企业为核心企业,按照“优化配置、集约经营、规模发展、降低成本”的思路进行组建。以拥有名牌产品且经济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为核心企业,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把相关的企业联合起来,最终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因此,龙头企业应该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组织协调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抵御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二,进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重组。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重组和品牌整合的基本思路是有进有退。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有经济的退出和非国有经济的进入都要走市场化道路。国有资本退出的主要途径包括两方面:一是对一些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企业实施破产;二是出售和拍卖一部分国有企业产权。
    国有经济的进和退实际上是企业重组的过程。从市场化角度考虑,企业重组不应该有所有制限制。以出售和并购为主的企业重组过程是资本存量结构调整的过程,目标是使低效益的资本存量变为流量,劣质资本转为优质资本。
      (三)企业制定合理战略
    世界级的大企业几乎都是通过重组和兼并发展起来的。近年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两极分化为企业重组注入了活力,但企业是重组的主体,必须根据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确定重组方案,绝不能根据政府意愿去拼凑和组合。重组必须紧紧围绕强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条主线,组建大企业集团是结果,不是目的。
    第一,加强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营筹集所需的资金、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获取竞争优势。资本运营的作用主要有:①使资本有效地低成本扩张。②结合国家政策及市场环境,在短时间内聚集优势资本,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③优化资本配置,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④构筑企业资本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国内乳业占有重要地位的伊利、光明先后在国内上市,蒙牛在获得了美国摩根斯坦利财团的注资后在香港成功上市。这三家企业通过资本运营不但获得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并且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成为国内乳业的市场领先者。
    第二,进行品牌整合。我国乳制品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经济效益。
    麦肯锡公司曾以130家公司为样本,以股东报酬率为衡量指标,研究品牌力与公司整体业绩的关系。结果发现,拥有强势品牌的公司,股东报酬率比社会平均值高1.9%;在我国家电市场,销售量前十位品牌的市场份额总和超过60%;这说明,品牌在企业开拓市场和增加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整合品牌的能力取决于产品的改进、技术的创新和服务的质量。产品是品牌所依附的实体,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及其经济价值的载体。技术创新保证了产品差异化、个性化的实现,也保证了企业能适应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势。而服务质量则为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一种产品形象,进而为建立起品牌形象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这三者的有效整合是形成竞争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闵家陶,杨秀云.寡头垄断:优化产业市场结构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1,(7).
    [2] 王德章,张磊.优化市场结构提升竞争力的研究[J].学术交流,2004,(1).
    [3] 金碚.经济学对竞争力的解释[J].经济管理·新管理,2002,(22).
    [4] 陈小洪.企业市场关系分析—产业理论及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0.

作者:王德章  …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