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专家 > 熊军正文
熊军:新世纪我国开发区发展新思路
来源:200007/08   沿海经济 发布时间:2006-12-6 点击数:

        以全球贸易、生产活动全球化和跨国公司高速发展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是新世纪世界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而随着中美、中欧相继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入世”也只是迟早的问题。全球化趋势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最终加入WTO 无疑会对开发区的“政策驱动”作用产生弱化影响。面对新形势及时调整新思路,对于我国正处于二次创业中的开发区来说意义至关重大。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形成符合世界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国际惯例,营造开发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最终实现从过去主要依靠政策优惠向主要依靠自身的环境优势转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及“国际型产品”的涌现,关税及配额功能的“淡出”已成为时代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也将按照WTO的基本规则逐步取消关税壁垒实现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这对于我国以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开发区而言,意味着一种新的战略转移,即由初创时期主要依靠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来招商引资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功能发展和软硬环境建设来吸引项目、资金和人才,建立开发区赖以长期发展的“聚集效应”。经过十几年的开放开发实践,我国开发区已按照WTO的规则和国际惯例从事外向型经济的活动, 今后还要继续发挥其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及与国际运行的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接轨的创新示范功能,进一步健全开发区法制环境,优化开发区服务环境和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新型管理体制,从而不断增强开发区的后劲。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开发区的发展壮大,一些地方有关部门开始对开发区进行过多干预,使开发区成为当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和人员分流的缓冲器,这明显不利于开发区显示其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顺应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加大吸引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力度,在继续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基础上,招商引资要内外资并举,改变单一利用外资易带来被动性、波动性的局面,最终实现开发区由短期开发战略向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转变。

    目前,跨国公司的投资占据了全球海外投资的70%的份额,掌握了2/3的世界贸易和75%以上的专利与技术转让。跨国公司加大对我国的投资,可使我国在逐渐推动低劳动成本的优势之后仍可保持吸收高额投资,并开发出新的技术与保持人才优势。就目前全国开发区来看,港台投资的比重很大,而且多为中小型企业。但是,要实现开发区的二次创业,必须要有一定数量、一定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项目作支撑。因此,开发区要在继续巩固日本、韩国、东南亚及港台地区招商阵地的基础上,主动向欧美拓展,加大对跨国公司的引进力度,更多地引进外资大项目,有条件的开发区要率先把国际市场的高风险投资基金作为合法招商引资的重点,以壮大区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我国进入WTO以后,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限制性政策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会形成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但由于中央将对外开放的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土地和劳动力价格占生产成本较大比重的外商投资,也将会转向中西部地区;同时,入世后对“市场寻找型”三资企业来讲,原有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将会削弱直至消除,在我国市场上势必形成已建三资企业与新进跨国公司及其进口产品的激烈竞争局面。已有三资企业也将被迫作出较大的战略调整,一是产品直接出口形式将有可能成为一些跨国公司替代现有投资的最佳选择;二是现有企业为提高目前投资的技术、设备水平与产品的档次而进行大规模的增资扩资活动。为此,一方面开发区要努力办好现有三资企业,树立榜样,争取外商增资扩资;另一方面开发区要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内外两个扇面,积极培育可供跨国公司实行强强联合进行战略性投资的项目载体,以国内要素进区吸引和带动国外要素进区。当前开发区应抓住我国加快国有企业改革,鼓励私营企业发展这一契机,加强对内资企业的招商工作,面向国家部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上市公司,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有影响的民营企业招商。经济特区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国内各种要素的集聚才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根本推动力。

      抓住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入世契机,在积极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跟踪全球技术更新发展潮流,重点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培育开发区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发展开发区自身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开发区持续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实现开发区由注重数量扩张向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转变。

    在整个90年代,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在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宇航等关键高新科技领域所拥有的专利占世界总量的73.6 %。 加入WTO, 可以解除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科技产品出口进行管制的歧视性规定,为开发区率先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提供了机遇。但又应当看到,单纯的技术引进与模仿难以提高开发区产品出口获得持续市场的能力,必然导致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利润率的下降。尤其应当看到,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争夺焦点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亚洲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过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实施投资先导性的发展计划,以确保本国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因此,以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为主要职能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不能不考虑世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趋势。

    在知识经济时代,R&D(研究与开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作为生产知识和将新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经济活动,R&D 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其中在推动R&D全球化的进程中跨国公司最具活力。 而目前的事实是全国30多万家三资企业中,只有不到0.1 %的三资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中心,北京是全国研发机构建立最多的地区,1998年末在1.6万家三资企业中也只有15家建立了研发机构。因此, 我国开发区特别是高新区要凭借其自身的政策、人才、服务等整体综合环境优势,积极吸引跨国公司进行R&D投资,建设若干个一流的国际R&D中心,这有利于弥补开发区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的不足,同时对于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形成开发区人才高地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我国开发区特别是高的挑战,建立新的市场范围边界的概念,创造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领域,发展新的经营模式,才能使开发区最终获得持续的国际竞争力。

     按照开发区各自特点和优势,对开发区进行重新定位,改变某些开发区饥不择食的局面,形成开发区之间信息共享、互补联动的组合优势,最终实现开发区由各自孤立发展向区域内综合开发转变

    上海在制定“十五”规划时提出“三个转变”的指导思想,即经济发展重点由“留”转向“流”;城市建设由“内”转向“外”;人才流动由“刚性”转向“柔性”。这是上海站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高度,充分注意到新的国际国内竞争格局的背景下对其发展思路所做的又一次调整,其核心内涵在于将上海的持续发展置于更广阔的空间加以考虑。强调区域内要素全方位流动的重要性。这对于我国当前进行二次创业的开发区来说,很富有启发。我国开发区作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增长点,彼此之间既有竞争的一面,又有联合协作的一面,而当前开发区行政色彩相当重,在招商引资上各自为战,难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各地政府应重新整理思路,建立一种更为宏观的调控机制,在大区域中确定开发区之间协同发展战略。以长江三角洲开发区综合开发构想为例,充分发挥浦东新区在长江三角洲开发区中的龙头作用,在浦东新区建立一个面向整个长江三角洲开发区的综合性的招商中心,在招商引资上实行联合协作。招商中心在机构设置上实行行政与中介一条龙服务,中心对长江三角洲各开发区一视同仁,提供同等的信息资料和后勤服务,并参照跨国公司投资的板块特征,按其投资的技术含量在开发区之间进行分流指导,从而引导外商投资合理布局和形成开发区之间产业结构合理分工,实现开发区共同繁荣发展。

 

作者:周向红 熊…  编辑:jiuyu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电商能否拯救专业市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热门资讯
    徐印州:从纽约第五大道看如 郭守亭简介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