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田秋生正文
田秋生:1990年代后期中国居民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
来源:《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发布时间:2010-1-16 点击数:

    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持续萎缩。统计数据显示,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上升1.6个百分点,但1997年与1996年相比大幅度下降,由9.1%下降到4.2%,下降4.9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7年相比虽然有所回升,由4.2%回升到5.5%,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上。(注:国家统计局.2000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70.)据有人(林毅夫,2000)计算,1979~1998年20年间中国城乡居民平均每年消费支出增长率为7.1%。1997年和1998年的消费支出增长率均低于1979~1998年20年间的平均水平,尤其是1997年比这一平均水平低2.9个百分点。(注:有人(林毅夫,2000)认为,从消费方面寻找中国通货紧缩的原因无异于缘木求鱼,论据是我国居民的消费即使在通货紧缩已相当严重的1997、1998年也没有出现负增长,而且还达到相当可观的4.2%和5.5%,仅低于1979~1998年20年间平均7.1%的年消费增长率。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待推敲的。因为,第一,不是通货紧缩决定消费需求,而是消费需求决定通货紧缩;第二,消费需求的充足与否,不能以是否出现负增长为标志,只要它的下降已经导致了通货紧缩,则足以证明消费需求已经是不足了。既然在消费增长率还在4.2%和5.5%时,通货紧缩就已“相当严重”,那我们就可以断定,4.2%和5.5%的消费增长率已经意味着消费需求不足了。)统计数据还显示,1990年代,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在1994年达到峰值(30.5%)后,接连下降,到1998年增幅下降为6.8%。1995年与1994年相比下降了3.7个百分点,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下降了6.7个百分点,1997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7年相比下降了3.4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4年相比共下降了23.7个百分点。(注:国家统计局.2000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554.)当然,1990年代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的萎缩可以分成两个阶段,1996年以前是一个阶段,1996年以后是一个阶段。前一阶段的消费需求萎缩是政府执行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直接结果,是治理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所必需的,因而是正常的,但是后一阶段的萎缩则是不正常的,它构成了导致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一、消费需求萎缩的直接原因

    1.现期收入增幅下降

    表1中的数据显示,从1995年至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一直在下降,由22.5%下降到5.1%(低于当年经济增长率),3年共下降17.4个百分点,其中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下降9.5个百分点,1997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6.4个百分点,1998年虽然跌幅缩小,但仍然下跌。而且,必须承认,虽然大部分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只是增幅的暂时下降,但是也确有一些人比如下岗职工收入水平绝对下降。

    表1还显示,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995年至1998年,一直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3年共下降27.9个百分点,其中1996年与1995年相比下降8.6个百分点,1997年与1996年相比下降10.2个百分点,1998年与1997年相比下降9.1个百分点。从1998年开始,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一直处在十分低的水平上。就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率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城镇居民,而且目前的增长率水平也大大低于城镇居民。

    消费是收入的增函数,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幅的下降必定导致消费支出增幅的随之下降。

      表1 1991~1999年中国居民人均收入及其变动情况年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总额   增加额  比上年   总额  增加额  比上年
    (元)  (元)  增长%   (元)  (元)  增长%
1991  1700.6   -     -     736.8   -    -
1992  2026.6   326.0   19.2    808.2   71.4   9.7
1993  2577.4   550.8   27.2    910.2   102.0  12.6
1994  3496.2   918.8   35.6    1233.5  323.3  35.5
1995  4283.0   786.8   22.5    1595.6  362.1  29.4
1996  4838.9   555.9   13.0    1927.0  331.4  20.8
1997  5160.3   321.4   6.6    2131.2  204.2  10.6
1998  5425.0   264.7   5.1    2163.6  32.4   1.5
1999  5854.0   429.0   7.9    2210.0  46.4   2.1
 

    资料来源与说明:收入数字引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编《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1期第7页;增长率数字根据所引收入数字计算而得。

    2.预期收入不稳,预期支出增大

    预期收入是指预期的未来时期的收入。预期支出是指预期的未来的支出。虽然预期收入和预期支出的确切数值是难以统计和测量的,但是,它们的变动趋势是可以大致判断的。经济学理论表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储蓄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的高低反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收入,同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支出,或者说,消费倾向或边际消费倾向的高低同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收入,反方向地决定于预期支出。也就是说,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储蓄倾向的提高或消费倾向的下降必定意味着预期收入不稳或预期支出增加。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现期收入下降或者增幅减缓情况下储蓄倾向的提高或消费倾向的下降做出预期收入不稳或预期支出增加的大致判断。由表2可以看出,1995年至1999年无论城镇居民的消费倾向(储蓄倾向)还是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储蓄倾向)都呈下降(上升)趋势。由于这种下降(上升)是在现期收入增幅减缓(见表1)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可以断定居民预期收入不稳,或预期支出增加,居民为保证未来的消费在进行积蓄,即为了未来的消费在延缓当前的消费。因此,造成当前消费的不足。

      表2 1995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年份        农村居民         城镇居民
    人均纯  人均消  消费   人均可支 人均消  消费
    收入   费支出  倾向   配收入  费支出  倾向
    (元)  (元)       (元)  (元)
1995  1577.7  1310.4  0.831   4283.0   3537.6  0.826
1996  1926.1  1572.1  0.816   4838.9   3919.5  0.810
1997  2090.1  1617.2  0.774   5160.3   4185.6  0.811
1998  2162.0  1590.3  0.736   5425.0   4331.6  0.789
1999  2210.3  1577.4  0.714   5854.0   4615.9  0.788
 

    资料来源与说明:农村居民纯收入数字和人均消费支出数字以及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字引自国家统计局编《1998中国统计年鉴》第325、344、326页和《1999中国统计年鉴》第318、337、319页,以及《2000中国统计年鉴》第312、334、314页。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为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字引自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编《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0年第3期第7页;平均消费倾向数字等于相应消费支出数字除以相应收入数字。

    3.城镇居民目前的消费结构接近饱和,新的消费结构尚不能形成

    表3中的数字显示,1996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拥有的洗衣机和电视机就已达到了90台以上。这表明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居民以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为基本内容的消费结构已达到饱和状态。这一消费结构大致说来是一种千元级商品消费结构。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接续这一消费结构的是以移动电话、私有住房、个人电脑、私人汽车等为基本内容的消费结构。这一消费结构可以大致说是一种万元级商品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形成和转化,需要相应的收入水平的支撑。目前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见表4),即使仅仅扣除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等最基本的必需品支出之后,也难以支撑这后一消费结构。(注:当然,哪怕在高收入的发达国家,这一消费结构的实现也有赖于消费信贷的支持,但是国民对消费信贷的利用也得依赖于由其收入水平所决定的偿还能力。)1995年至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户均可支配收入减去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等最基本的必需品支出之后的数字,分别为6399.86、7241.47、8029.71、8886.36和10029.03元,即使全部用于家用汽车、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等物品的消费,也相差甚远。如果考虑到还有其它许多必需的生活消费支出,那么差得就更多了。中国居民的消费还处在两种消费结构之间的一个稳定时期,目前每百户城镇居民对于代表着两种不同消费结构的主要商品的拥有量情况就是一个证明。1997年和199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对于家用汽车、家用电脑、移动电话的拥有量也不过分别为0.19和0.25辆、2.60和3.87台、1.70和3.26台,即使到1999年相应的数字也仅分别为0.34、5.91和7.14;而1997年和1998年每百户城镇居民对于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的拥有量则分别为89.12和90.57台、79.98和76.08台、100.48和105.43台,即使在1996年相应的数字也已经分别为90.06、69.67和93.50台。在两种消费结构转换之间的稳定时期,居民的消费需求是稳定的,不会有大幅度的增长,因为想买且能购买的已经买了,想买但买不起的短期内还是买不起。加之,消费观念的保守,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消费结构的转换就更为滞缓。应该说这是中国目前出现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等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下降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3 1995~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年底数字)项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地毯(平方米)    132.23  132.74  126.60  126.44  122.38
沙发(个)      210.12  213.84  205.37  207.62  210.11
摩托车(辆)     6.29   7.94   11.60  13.22  15.12
自行车(辆)     194.26  193.23  179.10  182.05  183.03
家用汽车(辆)     -     -   0.19   0.25   0.34
洗衣机(台)     88.97   90.06  89.12  90.57   91.44
电冰箱(台)     66.22   69.67  72.98  76.08   77.74
冰柜(台)      2.87    3.48  4.46   4.80   5.37
电风扇(台)     167.35  168.07 165.74  168.37  171.73
彩色电视机(台)   89.79   93.50  100.48  105.43  111.57
影碟机(台)      -     -   7.87   16.02   24.71
录放像机(台)    18.19   20.15  21.32  21.66   21.73
家用电脑(台)     -     -   2.60   3.78   5.91
摄像机(台)      -     -   0.82   0.90   1.06
照相机(架)     30.59   32.13  33.64  36.26  38.11
微波炉(台)      -     -    5.40   8.49  12.15
空调器(台)     8.09    11.61  16.29  20.01  24.48
电炊具(台)    84.14    91.10  92.35  95.98  101.82
淋浴热水器(台)  30.05    34.16  38.94  43.30  45.49
排油烟机(台)   34.47    38.42  42.60  45.93  48.62
吸尘器(台)    9.95     10.35  10.66  11.21  11.74
健身器材(件)    -      -    2.28   3.03   3.83
移动电话(台)    -      -    1.70   3.26   7.14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年第287页、1997年第299页、1998年第331页、1999年第324页和2000年第318页。

      表4 1995~1999年中国城镇居民户均收入水平项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户均家庭人口(人) 3.32   3.20   3.19   3.16  3.14
人均可支配收入   4283.00 4838.90  5160.32 5425.05 5854.02
(元)
户均可支配收入  14219.56 15484.48 16461.42 17143.16 18381.62
户均最基本的必需 7819.70  8243.01  8431.71 8256.80 8352.59
品支出(元)
户均可支配收入减
户均最基本的必需 6399.86  7241.47  8029.71  8886.36 10029.03
品支出(元)
 

    资料来源与说明: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第326页和2000年第313页;户均收入和支出之数字等于人均收入和支出之数字乘以户均人口数;最基本的必需品支出指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之和。

    4.货币幻觉的消费效应

    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忽视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而仅仅根据货币的名义价值即面值而对货币的价值进行估计时所产生的一种错觉。当物价发生变动时,如果一个人仅仅考虑货币的面值而忽视货币的购买力,就会发生货币幻觉。经验观察表明,货币幻觉对消费具有很大的影响。直觉告诉人们,就货币收入与实际收入对比而言,消费者的消费主要决定于其货币收入,而主要不是决定于其实际收入。在货币收入上升时,即使物价水平也同比例地上升,从而实际收入不变,甚至物价水平上升的幅度大于货币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实际收入下降,货币幻觉的存在也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增加;反之,在货币收入下降时,即使物价水平也同比例地下降,从而实际收入不变,甚至物价水平下降的幅度大于货币收入下降的幅度,从而实际收入上升,货币幻觉的存在也会使消费者的消费支出减少。

    货币幻觉的这种消费支出效应,对于消费需求波动,从而对于经济波动,会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经济趋于高涨时,物价水平上升,居民的名义收入也会相应增加,在货币幻觉的作用下,名义收入的增加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增加。消费是总需求中最大的项目,(注:在目前发达国家,消费需求大概已占需求的三分之二左右。)消费支出的增加会通过总需求的增加促使经济进一步升温,物价水平进一步上升,使得膨胀更膨胀。在经济趋于萧条时,物价水平下降,居民的名义收入一般也会相应减少,或者至少增幅下降,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名义收入的减少或增幅的下降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减少,并通过总需求的减少促使经济进一步降温,物价水平进一步下降,使得紧缩更紧缩。1995年以后,中国居民消费支出增幅的下降,尽管是由现期收入增幅下降、预期收入不稳、预期支出增加、现有消费结构已经饱和、新的消费结构尚不能形成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也决不能说与物价走低情况下人们的货币幻觉对消费需求的抑制作用无关。实际上,1995年以后,中国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物价水平涨幅大幅度下降,但随着物价水平涨幅的下降居民的货币收入增幅也在下降,尽管物价水平涨幅下降的幅度大于居民货币收入涨幅下降的幅度,亦即尽管居民的实际收入在上升,但由于货币幻觉的作用,居民的消费支出却在下降,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二、对两种解释的评论

    对于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学术界有不少解释,有些解释是深刻的,但有些解
是欠推敲的,其中“消费信贷发展滞后”和“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是具有代表性的两个。

    1.关于“消费信贷发展滞后”

    不少人认为消费信贷发展滞后是消费需求不足(增幅下降或萎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1993~1994年期间与1996~1998年期间相比,消费信贷的发展要滞后得多,为什么在1993~1994年期间没有出现消费需求不足或萎缩,而在1996~1998年期间消费信贷相对说来有了较大发展之后却出现了消费需求萎缩?这一事实说明,用消费信贷发展滞后来解释消费需求萎缩从逻辑上讲是说不通的。消费信贷发展滞后会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张,但消费信贷发展滞后未必会导致消费需求萎缩,因为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与消费需求不能扩张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把导致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与制约消费需求扩张的原因混为一谈是不当的。

    退一步说,即使消费信贷发展的滞后是构成消费需求萎缩的原因,但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为什么较为滞后呢?虽然不能说没有供给方面的原因,(注:原来政策上不允许办理个人消费信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供给方面的限制;风险大,信贷部门不敢发放消费信贷,自然也是一种供给方面的原因。)但实际上更主要的还是在于需求方面。在政策允许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之后,消费信贷业务发展不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从理论和实践上讲,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政策允许并且有供给能力的情况下而不供给,自然意味着没有需求。居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从根本上讲决定于居民的偿还能力,偿还能力越强,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就越大,即人们越有偿还能力就越敢借钱;反之,偿还能力越低,对消费信贷的需求就越小,人们就越不敢借钱。而偿还能力的高低,又决定于居民未来的收入或财富。因此可以说,是居民的收入决定居民的消费水平,而不是消费信贷决定居民的消费水平。

    2.关于“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讲到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时,林毅夫先生有一个重要的观点。这就是,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不足。1998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仅分别为32.6、9.3和22.8台,为同年城镇居民拥有量的30.1%、12.2%和25.2%。林毅夫先生认为问题不在收入水平方面,最根本的原因是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依据是:(1)199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162元)高于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元),1998年彩电、冰箱、洗衣机的价格也比1991年低得多,但这一年每百户农村居民对于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的拥有量却仅分别相当于1991年城镇居民的44.7%、19.1%和28.3%;(2)1997年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457元,比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71%,但1997年广东农村居民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拥有量分别为46.1、9.9、18.9台,仅分别相当于1991年城镇居民的67.4%、20.3%、23.4%;(3)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消费需要有电、电视信号、自来水等,但目前农村电网落后,电的供应没有保证,经常停电,而且电价高昂,一般为城镇电费的3倍、5倍、甚至10倍;农村地区电视信号微弱,甚至根本收不到电视节目;有近50%的农户没有自来水(林毅夫,1999)。
      1995年~1999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年底数字)项目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自行车(辆)    147.02  139.82  141.95  137.15  136.85
缝纫机(架)    65.74   64.62  63.97  65.82  67.06
电风扇(台)    88.96  100.46  105.93  111.59  116.07
洗衣机(台)    16.90   20.54  21.87   22.81  24.32
电冰箱(台)     5.15   7.27   8.49   9.25  10.64
摩托车(辆)     4.91   8.45  10.89   13.52  16.49
沙发(个)     65.41   74.08  79.57   82.53  84.24
黑白电视机(台)  63.81   65.06  65.12   63.57  62.35
彩色电视台(台)  16.92   22.91  27.32   32.59  38.24
照相机(架)     1.42   1.94   2.06   2.22   2.6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编《1999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年,第353页;《2000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339页。

    林毅夫先生的观点不是没有见地。但是,他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1995~1999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户所拥有的电风扇和黑白电视机的数量是很高的(见表5),这些物品的使用也是离不开电的。如果说,因电网发展落后、电费高昂、电视信号传输设施建设跟不上制约了农村居民对彩色电视机、电冰箱等物品的消费,那么为什么没有制约同类物品的消费呢?对比一下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的价格与黑白电视机和电风扇的价格,可以发现,前者比后者高得多,后者比前者要低得多,在同类物品中,价格低的拥有量高得多,价格高的拥有量低得多。看来还是跟收入有很大的关系。不过,这里重要的是收入的稳定性或均匀性。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或均匀性比较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稳定性或均匀性比较弱,至少从迄今为止的中国过去来看是如此。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的状况,对居民消费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收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越强,消费水平也就越高;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越差,消费水平也就越低。在稳定性和均匀性不同的情况下,对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就不能用年度数字进行对比,而应该用较长时期的数字进行对比。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较差,因此,如果拿某一年份比较,即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等于甚至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会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其次,恐怕还跟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的程度有关。在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居民消费水平上的差别同方向地决定于社会保障的程度,社会保障程度相对高的居民,消费水平也就相对高;社会保障程度相对低的居民,消费水平也就相对低。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与城镇居民相比要低得多,因此在收入水平相同时期,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一般低于城镇居民。另外,消费观念方面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城里人敢花钱,乡里人不敢花钱,这种消费观念上的差别也是造成收入水平相同时期,乡村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城镇居民的一个原因。总之,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上的差别,或者说在消费水平上的差别,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支持消费的基础设施供给的不足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三、消费需求萎缩的根本原因

    中国居民的消费需求为什么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萎缩,而不是在别的时候出现萎缩?上面的分析所说明的只是一些直接的外在原因,而不是内在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所造成的经济体制的加速转轨。

    1990年代中期之后,国有企业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意味着企业将最终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经济主体,经营目标将转向利润最大化。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企业冗员过多,人浮于事,效益不佳,这迫使企业为了利润目标,不得不裁减冗员。企业裁员导致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收入下降;即使在岗职工,由于企业效益不好,收入也没有可靠保障。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亏损加剧、就业机会不足等现象,促使人们形成了悲观的心理预期。

    原来由国家统包统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进行彻底改革。在原来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下,住房由单位配给,退休养老金由国家负担,医疗保健实行公费,这实际上是一种国家保障制度。在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下,城镇居民展望未来没有后顾之忧。但是,从1990年代前半期开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按照政府设计的计划和步骤,1990年代中期之后改革目标将先后到位,例如1997年政府就公开宣布,从1998年7月1日开始彻底停止城镇居民住房的福利分配,实现住房分配的商品化、市场化;又如,1998年政府还宣布1999年1月1日开始废除旧的、出台新的退休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意味着在社会保障支出中居民个人承担的部分越来越大。这使得没有思想准备的居民一时觉得失去了依托,对未来产生了担心。

    1996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恰逢中国经济进入彻底转轨阶段。经济转轨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企业的破产,部分职工的暂时失业,收入水平的一时下降。面对这种情况,长期习惯于铁饭碗似的就业制度的人们,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很不适应,于是充满了担心和忧虑,形成紧缩性的悲观的心理预期,即未来收入不稳、未来支出增大的心理预期。在这种心理预期的作用下,人们的消费支出减少或增幅下降。

    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情况有所不同,农村居民的消费萎缩,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缓慢,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以及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虽然国家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但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使得农民增产不增收。

    四、两点结论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1990年代中期之后中国城乡居民普遍出现了消费需求不足,但就城乡分别来看,消费需求不足的性质是不同的。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严格地讲主要不是因为收入不足或支付能力不足,而主要是由于悲观的心理预期,即未来收入不稳和未来支出增大的心理预期。乡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不足主要不是悲观的心理预期,而主要是因为收入水平的下降或者增幅的大幅度减缓,亦即支付能力的不足。因此,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城乡应有不同的思路。就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来讲,关键在于调整和扭转居民的心理预期;就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来讲,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至于如何调整城镇居民的心理预期,如何增加扩大农村居民的收入,限于篇幅,本文不做详述。

    2.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萎缩有其深刻的制度或体制原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体制转轨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实质性调整,调整的过程本身就具有不稳定的因素,就业的不稳定,收入的不稳定,从而影响居民的消费支出。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或过程,一个以暂时的不稳定换得今后较长时期有效率的稳定的过程。但消费需求萎缩问题的解决,不能指望转轨过程的延缓,而只能依赖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E·霍尔,约翰·B·泰勒.宏观经济学:理论、运行与政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2](美)金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田秋生.消费需求的决定作用及几个相关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2).
    [4]国家统计局.1998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5]国家统计局.1999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6]国家统计局.2000 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7]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1),(2),(3).
    [8]余天民,王石生.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国际比较与观察[N].经济学消息报,1999-10-01(3).
    [9]林毅夫.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对策[A].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1998~2000中国通货紧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田秋生  编辑:qinandhua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