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频道首页 | 专家库 | 专家风采 | 专家动态 | 名家专栏 | 专家观点 | 院长专栏 | 专家推荐 | 专家喜报 | 专家委员会 | 商界精英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专家 > 马龙龙正文
马龙龙:论商业的产业地位及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
来源:商业经济与管理 199803 发布时间:2005-12-15 点击数:



    商业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产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商业发展对市场关系的发育成型乃至市场机制的成熟完善以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商业的产业地位及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对于探索和揭示商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判断商业发展的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经济发展中商业的地位和作用

    市场经济的实质是交换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资源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和分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即市场价格—供求的相互传导机制)来调节,以最终实现社会分工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商业作为市场交换的主体,在市场实现、市场范围扩张、促进市场体系发育和完善以及对市场观念的确立等方面都发挥着其他产业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第一,商业对市场实现的能动作用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的实现是生产的最终实现。“商品生产以商品流通为前提”: (1)没有交换,商品生产为消费服务的目的就难以实现,商品生产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2)没有交换,商品价值无法实现,不仅扩大再生产不可能实现,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3)没有交换,再生产所需的各种要素也无法从市场得到补偿。总之,商品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就成为影响其正常运作的决定性因素。无疑,交换组织的效率越高,商品流通越迅捷,商品生产的发展就越快。商业作为商品交换的主体,既是满足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商品生产目的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产品的市场实现具有关键的能动作用。
    第二,商业对降低社会交易成本的职能作用
    从理论上解释,市场范围是交易成本的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完成交易所需要的投入随交易距离的延长而增加。对某个特定的交易者而言,通过交易获得的净效用(即交易得到的效用减去交易成本后的余额)趋于零的那些位置点便构成其市场范围的边界。因此,节约交易成本便意味着市场范围的扩张。商业的存在不仅可以代替生产者为推销产品的流通投入,对社会也是一种极大的节约,而且商业的发展,尤其是商业活动中的技术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商品运输、保管、销售中的广泛应用)、制度创新(连锁商业、配送中心、多种零售业态的出现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单位交易的成本,有力地扩展了交易空间,促进了全社会范围内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三,商业对市场范围扩张的推动作用
    商业活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点多面广,流动性强,与广大消费者的联系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是其他任何一种产业都不具备的优势。商业的触角延伸得越长,就可将更多的买者和卖者纳入到同一市场中来。商业活动自身的有力扩张,可以有效地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生产迅速增长所提出的扩大要素供给与产成品消化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扩张导致区间贸易牵涉的地域越来越广、规模越来越可观,使更多的地区和企业在各自资源禀赋优势的基础上构筑了新的、更广泛的区间分工,加速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第四,商业对市场体系发育和完善的促进作用
    市场体系的构成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部分,商品市场发展是要素市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商业是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产业。在某种意义上讲,商业发展与市场体系的发展息息相关。首先,从市场体系形成的历史来看,市场关系首先体现为商品交换关系,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等其他市场只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制造业的兴起以及中间投入的增大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而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银行家、保险人、承运人、代理人、经纪公司等等都是在商业发展过程中从传统的商人中分化演变而来的;其次,商品市场直接面对最终需求,是反馈需求信息的第一道环节,最终产品的价格也正是在商品市场中形成的,而各类要素市场能否清晰无误地反应和折射需求并有效定价,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商品市场的价格机制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效率性,因此没有一个发育成熟、富有效率的商品流通体系和中介组织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体系;最后,要素市场的各种制度都源于基本的商业规则,即要素市场将商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旨在约束交易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交易规范、交易规则和具体作法,加以移植并具体化和细分化后,形成了自己的市场规则和程度。
    第五,商业对市场观念启蒙和普及的引导作用
    商品流通不仅仅是物的流通,更是信息的流通和观念的流通,是一种文化的交融。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商业在大量推销多种多样的工业制成品的同时,也给经济不发达地区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观念。这些新观念就像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对传统、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交换,所需的一切都来自交换”,这一最具代表性的商业意识,无情地荡涤着那些自然经济条件下自成体系的经济哲学和生存观念。一旦人们认识到世界不只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现实生活中还有另一个更富裕、更文明的社会,认识到分工协作要比一家一户生产获得更多的产出,认识到离开土地到大城市、到经济发达地区做工谋生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认识到本地具有禀赋优势、富有特色的资源和产品运到外地会有更好的价钱,原本稳定的经济秩序和经济结构便将失去平衡进而被瓦解,经济生活也将逐渐偏离原有的正常轨道,迎接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秩序。

    二、商业的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

    人类社会的发展遵循着三次社会大分工的逻辑顺序,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今天的商业社会。虽然各发达国家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但商品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无一例外地都是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已经迈入现代商业社会的门槛。无论承认与否,今后“改变世界格局的不是战争,而是商业”,商业的实力(生产力与流通力的统一)将成为衡量一国国力的基本标志。以市场为中心,以交换为手段,不断提高有效供给,通过广泛的商业活动,促进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交流,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将是支配未来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因此,我们必须用发展的、战略的和市场经济的视角和眼光,正确认识和对待商业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践证明,商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产值地位随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在逐步提高。据联合国发布的对90年代初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低收入国家组第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1%时,商业(主要指零售商业和批发商业)的相应份额只有10.1%,而中低收入国家组的第三次产业产值份额达到44.7%时,商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份额随之上升到16.7%。之后,由于商业职工工资的增长大大低于其他行业,如美国1993年非农产业平均工资定为1.00的话,零售商业的职工工资只有0.67,只及采掘业、建筑业的一半,制造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2/3,因此,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组里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份额大致稳定在14-15%之间,但劳动力份额却呈不断上升趋势。


    附图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不仅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为第二次产业的调整、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且解决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对保持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是因为,商业微观主体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具有远非工业以及第三次产业中的运输交通业和银行、保险及房地产业所能比拟的多层次性和高差异性。即使是在今天的一些发达国家,拥有各类大型百货公司、购物中心以及高度规范化、组织化的连锁商业和商业集团的同时,也有大量分散化、细小化的小商小贩、夫妻店、方便店存在。商业微观规模的这种多样化特征表明,相对于其他产业,投资商业的资本门坎比较低,只需少量的资本就可以开张营业。从表1可看到,商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就业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随人均GDP的增加而呈稳步上升的态势。低收入国家组中商业的劳动力份额只有6.0%,中低收入国家组达到13.6%,中高收入国家组为16.0%,高收入国家组则上升至21.6%。美国1839年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劳动力份额仅为4.2%,1869-1879年间上升到8.2%,1990-1993年间则升至20.7%;德国1882年为5.3%,1925年上升至10.5%,1990-1993年间达到14.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劳动力份额由1978年2.8%上升到1996年6.6%,增长1.36倍,增幅高于其他任何一个产业。表3表明,我国商业在1978-1996年对非农产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6%,仅次于制造业,高于其他单一的产业,绝对就业人口达到4511万人。


    附图

    三、商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第一,应从指导思想上重视市场实现、重视商业发展
    市场实现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行为价值的最终实现,这种实现必须借助于商业这种产业形式来得以完成,无论是生产企业供销系统的自销、直销,还是社会商业的经销、代销和联销,都要通过交换主体的媒介作用,通过一定的交易形式、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来实现。生产企业需要的以实物形态体现的有形商品和以服务形态体现的无形商品,无一不是通过市场—商业而获得的。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还面临着经济体制的市场化问题,这也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要将解决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两大课题作为今后改革的重大任务来实现。而作为第三次产业中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商业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错位的现象得到逐步改变,同时更决定着市场关系的发育成型乃至市场机制的成熟完善。因此,商业的发展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并具有适度的超前性。
    第二,必须科学地界定国有商业主导地位的政治界限和经济内涵
    要明确和树立以下观念:(1)社会主义经济要以国有经济为主导,这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从流通领域来看,发挥国有商业的主导作用,既是国家调控市场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2)主导作用不同于主体作用,前者提倡的是质的要求,后者突出的是量的界限,因此,单纯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仅不能加强反而会削弱国有商业的主导作用;(3)国有商业的主导作用是指在整个流通领域内起导向、指导、模范和表率作用,在具体领域、具体商品和具体地方,可以表现为多数,也可以表现为少数,甚至不去经营;(4)结合当前我国的国情,国有商业应主要抓重点商品、骨干企业和关键环节,可以让出更多的领域给个体和私营商业去经营。
    第三,积极鼓励、支持私营和个体商业的发展
    据统计,1996年我国商业领域内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的从业人员达到1419.1万人,比1978年的9万人净增加1410.1万人,占同期全国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增加总数的60.9%和同期全国商业从业人员增加总数的41.8%。流通领域内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共同发展,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现有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它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优势,互相补充,促进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从目前形势出发,大力发展个体和私营商业对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安排剩余劳动力出路,减少国有企业改革的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更具有积极的和现实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第四,充分利用商业对低素质劳动力的吸纳作用,解决企业富裕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原来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隐性失业”问题逐步显性化,全国各地尤其是那些老工业基地出现了大量的下岗职工。安排好下岗职工再就业,不仅直接关系到下岗职工及其家庭的生计和出路,也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等重大问题。我们认为,从我国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对落后着眼,从商业活动对货币资本和就业人口人力资本条件要求较低、能够吸纳大量低素质劳动力考虑,从充分发挥商业的“劳动力蓄水池”作用出发,可以将商业领域作为解决企业富裕人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一条重要出路。按联合国90年代初对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埃及等中低收入国家的统计资料,人均GDP在750美元左右的国家,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劳动力份额可达到13.6%,这要比我国现有的结构值高出一倍还多(见表1)。这样,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到人均GDP750美元,在总就业人口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依靠就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的产业间转移,商业领域至少也能容纳4000万左右的劳动力,基本上可以解决下岗人员和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作者:马龙龙 黄…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九重九轻”——剖 徐印州:伦敦商业考察印象记
    热门资讯
    蒋青云简介 陈淑祥: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对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