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城市主要商圈正文
深圳商业青黄不接 华强北东门高地之旗可扬多久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7-14 发布时间:2006-11-22 点击数:

华强北、东门步行街商业高地之旗可扬多久?   一个城市的主流商圈总是集中在城市的中心,最先发展起来的东门商圈,离不开香港人的消费青睐。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东门购物环境变差进行改造期间,华强北因为福田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发展成一个商圈。多年之后的今天,东门已经发展成为香港人和深圳人的购物乐园,华强北则是深圳白领购物场所和全国人民的电子元器件购买基地。   从传统意义上说,东门和华强北就是现在深圳商业的两个高地,由于地理位置和经济的发展优势,目前还没有新的商圈可以超越它们。   但是,如今这两个商圈自身存在的发展瓶颈日渐凸现,正面临着一系列交通堵塞、业态重复、购物环境变差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随着深圳经济的迅速发展,新商圈不断出现,其每天达到几十万人次的人流量,将很快会被新的商圈“截流”。人气是商圈主要的支柱,没了人气,商圈的吸引力和发展从何谈起? 问题之一 交通瓶颈凸显 走不“通”也“停”不下   交通堵塞是目前东门和华强北两大商圈共同大问题,车辆太多,道路不够,停车场有限等都直接造成了交通的窘境。   6月7日傍晚时分,华强北路已经习惯性地被车辆塞得水泄不通。“不管周末不周末,也不管白天黑夜,华强北路都塞得一塌糊涂。”坐在华强北万商电器城外面休息的市民陈先生说一脸无奈。而另外一位来自南山的王小姐则告诉记者:“最怕的就是开车到华强北了,塞车是肯定的,而且又找不到停车场。”记者实地调查了华强北桑达工业区和茂业百货等几家停车场,发现这里的停车场大多数都是商用停车场,一般是2小时之内收费5元,超过2小时之后按照小时收费。而最关键的是,即使如此不便宜的收费,车位还远远不够使用,“赛格工业区里面的车位好像永远都是停满的。”开车到华强北办事的胡先生说。   记者在东门步行街看到,新园路旁边的新华城可供停放50辆的停车场车位早满,执勤的保安很忙碌地指挥着进进出出的运货车辆。新园路旁的天虹商场地下车库,可供外来车辆停放的车位才100多个,在那里值班的保安告诉记者:“平时还好,但是一到周末,车位肯定不够,旁边的公用道路都被占来停车,导致道路十分不通畅。”天虹上场旁边的东门金座可供外来车辆停放的车位也才20多个。 地铁分流只是杯水车薪   “节假日坐车经过东门,像恶梦一样,每次都要塞好久。”一位常常逛东门的杨小姐说,不过她认为,地铁开通之后,对东门影响很大,人们不需要从东门中路和深南大道进来了,减轻了不少交通压力,她个人就很喜欢坐地铁过来。   然而,地铁虽然分流了部分人群,但也只是杯水车薪,仍然没有完全解决东门、华强北的交通压力问题。刚刚出台的“限号”方案出台已经充分说明,要真正解决东门和华强北的交通压力,已经要通过系列强制手段了。6月7日,深圳各家媒体纷纷报道,从10日起也就是今天开始,东门中路、建设路、和平路和华强北路相关路段限制行车,其中东门中路下午3时至7时之间,社会车辆实行单双号限制通行,而东门中路也因此成为深圳首条适用单双号限制通行的路段。另外,每日14时至21时期间,华强北深南路口至红荔路口段,禁止除公交车以外的社会车辆驶入。   起码,一种也是应该有效的解决方案已经出台,但实际效果如何就有待事实说话了。 问题之二 业态结构落后 知名旗舰店都在商圈外   2004年,位于人民南的金光华广场开业,蔡屋围的万象城1期开业;2005年,中心区两大商业旗舰店动工,这些已经开业和正在建设的商业中心,无论从购物环境还是购物规模上每个都可以成为商业的旗舰店。   但是,已经成为了商业龙头的东门和华强北,却缺少这些定位高端的商业中心。“特别是东门,东门已经没落了。”一位在南山投资商铺的陈先生认为。曾经在深圳流传,“没到东门老街,就不算来过深圳”,东门步行街是深圳历史最悠久的商业区。经过改造的东门商业街已成为集购物、休闲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步行街,街区内不仅有茂业百货及天虹商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还有各种形式的专卖店。新“东门”作为中国18条重要商街位列其中。 东门沦落为低档批发?   但是今天的东门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记者6月7日在对东门商业的调查中发现,东门商圈除了茂业青春店、和平店以及太阳百货、天虹等大型商场外,其余的都是小商家,特别是白马服装城已经占据了这个步行街的很多角落,大部分的地方都沦落为批发市场了,记者走进一家看上去是新开的宝华白马市场,看上去全部是服装批发的店面,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30多岁的男店主后证实了自己的猜测。不可否认的是,东门的白马正逐渐让东门变为服装批发之地,它经营的范围正在变窄,而经营的档次正在降低。   一方面我们看到,茂业百货东门店、青春店、和平店,天虹商场东门店,及太阳百货、旺角购物中心、天龙商业城、新鸿基商业中心、中海商业城、九龙城、越港商业中心等商厦,构成了深圳规模最大、商铺最集中、商品经营种类最齐全的商业街区;大大小小的店铺遍布老街,长长的骑楼构成商业长廊,精品店、专卖店比比皆是,老街已经将深圳最大的消费群体吸引过来。但另一方面也不可忽视的是,东门目前仍旧还没有一家像样的商业旗舰店来提升其商业档次,业态分布也很重复,没有独立的产品。于是,东门很有可能“沦落”为便宜商品的销售场所,赶走大批有罗湖情结的消费者。 华强北业态过于重复   相对于东门,华强北商圈要好很多,华强北原是厂房集中的工业区,上世纪90年代,一家家商城如新鲜血液般注入华强北,使华强北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令人瞩目的商业旺区。华强北商圈是深圳商业经营模式容纳最多的地区,近年逐渐成为与东门并称的核心商圈,并有渐行渐旺的趋势。   现在的华强北以电子市场为龙头,汇集了百货、服装、珠宝、餐饮、酒楼、仓储、金融等几十个行业,成为全国业态最齐的商业街。已颇有声势的商圈主力商场包括铜锣湾百货、紫荆城、群星广场、曼哈商业广场、儿童世界、女人世界及正在不断扩大的茂业百货等。整体而言,华强北的商业层次要高于东门,所以这里是深圳白领十分喜欢的购物圈。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大的商场也没有一家可以作为华强北的商业旗舰店,茂业虽然做到了商业综合体,但是由于人多,里面的休闲场所过少。有业内专家就指出:“华强北女性商场过于重复,需要多点主力店和特色店来丰富自己的业态,如今的业态分布比较重复。” 问题之三 购物环境堪忧 商场门口“歇脚人”太多   购物环境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东门和华强北巨大的人流量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却也在同时带来了嘈杂拥挤的外部购物环境。   记者在调查的时候发现,东门和华强北购物环境过于拥挤,消费者休息空间太少,所以你能看到,东门老街的广场上总是坐满了人,而华强北沿着华强北路休息的场地,总是坐满了休息的人,这些休息的地方都属于公共活动区域,来往人群较多,所以就使得外部环境嘈杂拥挤。 商场内没个歇脚的地   相对于金光华广场和万象城等新开的商场而言,东门和华强北的内部购物环境都有待提升。东门里面不少卖场是没有购物环境可言的,因为是小卖场,环境和卫生都很一般,有些大卖场,里面也被分割了,每个摊位都很零散,商品也不统一,让购物者难以迅速寻觅到所要之物,延误购物时间。与此同时,太阳百货和茂业百货等大商场淹没在东门里面,特色不明显,而且双方竞争过于激烈,主要着眼于商业竞争,不着眼于改善卖场形象。   在提升内部购物环境上,华强北有值得肯定的一点,商场整体层次要高很多,而且,这两年,紫荆城、曼哈广场、创景名店等商场因为竞争的加剧,都在内部装修上重新来过,提升了商场的档次,只是在购物环境上,依然不尽人意。华强北里面,除了后来居上的茂业里面具备了娱乐休闲饮食等功能外,其余的卖场都是单纯地卖商品,没有一个歇脚的地方,人流量越大,逛商场越累的原因就在这里。 深圳CBD、宝安中心区 两大新势力“难产”之惑   这是一个激情洋溢的夏天。从怡景中心城到西岸新天,从晶岛国际购物广场到丽晶国际,数不清的工地袒露在艳阳底下,数不清的桩机车辆高速运转着。这座城市正在酝酿着一个个崭新的商业神话,我们却要在这几页薄薄的 新闻纸上写下对神话的反思和预警。   如果在两年前,可能还不会有人静下心来仔细地听。那时候,深圳人正为滨海大道开通后南山商圈的迅速崛起而激动不已,无数人沉浸在“一铺养三代”的美好梦想中,似乎一座繁华无比的“第三商圈”转眼就会崛起。   如今,南山商业神话的号角已变得喑哑,某些曾踌躇满志的品牌卖场甚至黯然退出南山。然而,这座乐观的城市依然崇拜神话。在深圳中心区、宝安中心区这两块年轻的热土上,政府、发展商、投资客们依然期待着新一轮奇迹的出现。   海岸地产副总陈枫的观点是:商业是地产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品种。他没有说出的意思是:商业其实也是地产中最娇贵最脆弱的品种!   南山商业至今仍饱尝规划混乱之痛。深圳中心区、宝安中心区这类超大规模的城区开发在世界上亦无先例可供借鉴,谁能保证脆弱的商业运营不会面临新的困境? 福田中心区   国家级金融中心的“过高”定位,让福田中心区的高端商业缺乏了社区消费的强力支撑,而“国际级”招商的不易,加上写字楼办公消费的未成气候,可谓深圳CBD窘境之根源。   沉寂多年的深圳中心区商业自去年底开始出现生机。首先是2004年12月21日怡景中心城的奠基仪式正式拉开了深圳CBD商业大战的序幕。随后,晶岛国际广场、星河购物公园等项目也纷纷大兴土木杀入战团。预计到明年中心区将出现多家近10万平方米的“商业航母”。   然而与火热的施工现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数年前已交付使用的城建购物公园至今仍“门庭冷落车马稀”。“深圳中心区最初的规划是按金融中心的城市定位来制定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这一定位现在看来并不现实,由此导致CBD商业存在先天的划缺陷。” 现状 购物公园处于半瘫痪   “去年中心区好事不断。又是市民中心启用又是地铁开通。我原以为购物公园会跟着旺起来,现在却发现还是老样子。”几年前在购物公园买下一间街铺的张先生抱怨说,“我当初投资时就是看好中心区的商业前景。可为什么中心区怎么也旺不起来呢?”记者在购物公园现场看到,这里基本上处于半停业状态,只有几间茶餐厅正在营业,大部分铺位的玻璃门上都贴着招租广告。   记者随后又来到福田区委旁边的天虹商场。这家营业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卖场去年4月底进驻中心区,是CBD首家大型购物广场。然而记者发现,即使在下午5点购物高峰期时,该商场人流也比较少。记者了解到,天虹进入中心区后定位为高档百货商场,经营状况却一直不很理想。该商场一位工作人员将其归因为“周边城中雅苑、星河国际的居民还未形成在中心区购物的习惯”。 原由 定位过高为规划之殇   “深圳中心区规划经过多轮修改,到现在水晶岛方案还没确定。”深圳市规划局一位专家指出:“这表明中心区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才刚刚进入全面建设期。随着今后各项市政设施的陆续到位,中心区商业前景依然看好。”   记者采访到的其他专家则普遍没有这么乐观。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规划公司不一定懂得商业规律。商业是市场导向性极强的一个行业,而再好的城市规划也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两者在本质上就是存在排斥的。   惠明盛地产副总经理刘建霖也持同样观点:“国内很多例子都证明,由政府强行规划的商圈难成气候,不像自发形成的商圈那么具有活力。”   事实上,中心区商业目前的冷清局面与上世纪末深圳的城市定位有关。当时深圳提出要建立国家级金融中心,政府在规划中心区时设置了大量写字楼,而对住宅物业则进行严格限制。因而中心区的高端商业缺乏社区消费的强力支撑,写字楼办公消费又尚未形成气候,以致城建集团相关负责人有“生不逢时”之叹。 出路 强强联手形成合力   “中心区整体规划已很难更改,但如果政府足够重视的话,可以在细节上进行补救。”深圳中原地产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怡景中心城、星河购物公园都是体量惊人的高档Shopping Mall,单个实力惊人,但彼此缺乏有机联系,难以形成合力。”   “政府其实已考虑到这一点,并已利用地下空间努力对各商场进行衔接。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城建购物公园等项目将来都能与地铁直接衔接,中心区地下将出现一座繁华的商城。”深圳市规划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城建购物公园之所以还很冷清,就是因为通向其地下层的地铁A出口尚未开通。”   然而还是有人担心上述措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地铁并不是万能的。”城建购物公园业主张先生说:“根据我的观察,地铁并没有给中心区带来多少人流,因此即使与地铁连通了,购物公园的困境仍难出现转机。”   就在专家们的反思质疑下,工人们依然在中心区几大商业项目的工地上热火朝天地劳作着。有专家一语道破玄机:“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发展商们也必须鼓足勇气奋力一试。在这种时候你必须相信事在人为。”

作者:未知  编辑:ivychen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