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省区市场 | 城市市场 | 区域市场 | 网点规划 | 景气指数 | 知名市场 | 世界商业 | 主题商城 | 商业街 | 商业特色 | 广交会 | 供销社
您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流通 > 云南正文
每月亏数万 昆明生鲜超市赔钱赚名声?
来源:2011年11月25日  生活新报 发布时间:2011-11-25 点击数:

  “一个150平米的生鲜超市月运营成本3万元,月营业额最多5000元。生鲜超市还能维持多久?”云南丰云投资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张朝辉最近都在算账,但生鲜超市这笔账怎么算都不轻松。

  自6月份昆明首家生鲜超市建成开业,平定菜价的生鲜超市纷纷亮相。按照政府规划,生鲜超市的最大亮点是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菜价。而如今,被赋予了长期稳定菜价的良好愿望的生鲜超市却相继陷入“入不敷出”的尴尬局面。

  美好的“菜篮子”规划

  在一些生鲜超市的经营者看来,生鲜超市的出现是为了延续去年蔬菜直销点平定物价的成果。

  2010年10月,市政府为平定物价,在很多社区、街道建设了蔬菜直销点。“蔬菜直销点对平定物价来说效果的确明显,但很多问题也随之而来。”张朝辉说道,丰云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参与蔬菜直销点建设的一分子,在目睹市民切实得到优惠的同时,也明白这样的临时摊点不可能长久。蔬菜直销点继续做下去,综合农贸市场的生意会受到很大影响,另外,直销点需要城管、交通等各部门协调管理,管理难度大,所以蔬菜直销点没多久便撤了。但平定物价的工作还需要继续进行,生鲜超市应运而生。

  云南丰云投资有限公司、鲜客生鲜超市有限公司、云南菜篮子超市发展公司、云南鲜又多生鲜超市有限公司等几家龙头企业首批投入建设的生鲜超市也已正式进入试营业。生鲜超市的蔬菜价格较周边农贸市场便宜10%左右,对降低菜价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11年1-10月,昆明市蔬菜价格较去年同比下降4.1%。

  高成本低收益经营者尴尬

  在一连串利好的宏观数字背后,生鲜超市的经营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风景。

  “到现在我们几个店,前后已经投进了500—600万,但还没见到效果。”张朝辉坦言,生鲜超市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投入与经营收益严重不对等,亏本运转,恐怕难以维持长线经营、长期稳定菜价的目标。

  进行定点蔬菜直销,承建生鲜超市后,投资成本就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丰云公司建设的一个150平米的生鲜超市,一年内,包括开始的投资、房租转让费、硬件系统、生鲜灯等设备,前期投入在30-50万元。“今年6月我们建成了第一个生鲜超市,但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张朝辉说,一个店,仅员工方面,每天两班制,每一班要有一个收银员,还有理货员,一个班至少要有四名员工,两个班,从早上7点上到晚上9店,一天就需要8名员工。按现行的工资标准,一名员工至少1500元,一个月员工工资至少需要12000元。房租每月6000元,铺面转让费一个店10万元,因为店里有鲜冷系统,水电费一个月也需要1000元左右,加上货架、硬件系统等分摊到每个月的成本里,一个月的运营成本就需要3万元左右。而目前丰云一个生鲜超市的月营业收入仅有3000-5000元,“我算了一下,一年下来就要亏300万元。”

  参与生鲜超市建设的振锋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目前也处于亏本运营的状况。据振锋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云泽志介绍,迄今为止振锋只建成了两家大型生鲜超市,昆明北站店有1万多平米,前期投入400多万元,高新区店7000多平米,前期投入700万元左右。9月29日北站店正式运营,每天亏损5000—10000元。云泽志乐观地估计,经营好的话,北站店3年能收回投资成本,高新店则需要6—7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

  生鲜超市何去何从?

  按照政府规划,生鲜超市的最大亮点是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菜价。目前,生鲜超市在保证菜品新鲜的基础上,的确做到了菜价相对较低,但对低价政策,经营者们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由于经营方式不同,有的经营者乐观地认为树立品牌后,适当地提高菜价,市民也会认可,有的经营者却叹息“卖菜不会赚钱”。

  丰云公司建设的生鲜超市均由公司统一购菜、供货、销售,鲜又多、振锋等公司则实行类似大型农贸市场的操作方式,由公司建设、管理超市场地,向散户商贩出租卖菜摊位。且不论哪种经营方式更符合政府对生鲜超市的规划,在菜价问题上,两者却面临类似的尴尬。

  虽然丰云旗下的几家生鲜超市生意都不错,但张朝辉却表示都没赚钱。众所周知,菜价高,是因为中间环节太多,一棵白菜,在农田里可能才3毛钱一斤,到了东三环王旗营批发市场,加上物流成本和市场管理费,批发价格就涨到了8毛一斤,小商贩去批发菜,天气冷一点可能要卖到2元/斤,天气暖和一点则可能卖1.5元/斤,最后市民买到的菜价格就高了。“高菜价的最终原因是中间环节太多,如果不减少这些环节,单纯地压低菜价,是治标不治本的。”张朝辉说,但目前丰云就是采取这种低价政策。

  现在丰云销售的蔬菜部分是从农田里直接购买,也有一部分是在昆明市的蔬菜批发市场购买。“按照之前对生鲜超市的规划,是要通过压缩中间环节降低菜价,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时间成本和销售成本达到一定的基础量,即大批量买入的菜其销售所得要高于成本。”张朝辉解释,这和老百姓买菜是一个道理,普通人不会因为菜价便宜而跑到很远的地方大批量购入,因为蔬菜保质期非常短,所以人们只会购买计划内能消耗完的菜。生鲜超市也一样,如果为了低菜价而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批发蔬菜,为了降低每棵菜的运输成本,就需要大批量购入,但购入的菜同样不能长时间摆放,如果卖不完,也会产生很大的损失。同时,超市到富民、禄劝去拉菜,天没亮就要过去,下午五六点才能返回昆明,第二天才能卖菜,蔬菜从菜地到市场,中间会有一天的间隔,其间也会产生菜品的损耗。

  其次,“生鲜超市的菜不可能百分之百到菜地里去进”,季节性的菜,如洋葱、白菜、莴苣等,丰云公司都是从农田里直接购买,但昆明本地没有的菜,如山东、河南等地运来的山药、大蒜就需要从批发市场进货。高成本进菜,但为了维持较低的菜价,实行的却是成本定价原则,“我们现在到农田里拉菜的成本比小商贩还要高,但价格相比传统农贸市场却有很大优惠”。

  更令张朝辉无奈的是,低价间也有竞争,没有最低价,只有更低价。有的公司在丰云公司超市门口销售蔬菜,只要生鲜超市里有的菜,门口销售的蔬菜就会便宜一两毛。“虽然说都是做民生工程,但这样相互内讧的经营现状,又挤压了生鲜超市的生存空间。”张朝辉说。

  虽然和丰云的运作方式不同,但在定价原则上,振锋也是按成本定价,“有的菜我们去批发的价格甚至高于我们的卖价。”云泽志称。刚开北站店时,振锋招入散户卖菜,商贩看到生意好,便开始逐步涨价,生鲜超市生意突然下滑。公司召开了商户会议,决定由公司统一供菜,统一定价,商户只负责帮公司卖菜,公司则给他们发工资,菜价很快又被压低了。现在,振锋与安宁、江川、宜良的三个蔬菜基地建立了供销合作关系,每天4点之前超市会把第二天需要的菜品种类、数量发到基地,基地则在当晚将蔬菜运到昆明。“实行农超对接,压低了菜价,实际上我们也还是有利润,只不过利润不大。”在云泽志看来,菜价低的好处就是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蔬菜卖得快,损耗就相应小了一些。

  振锋的计划是今年只开两家生鲜超市,待两个市场稳定后,明年再建新的项目。云泽志认为,只要超市做出了品牌,卖好菜、放心菜,即使以后稍微提高菜价,市民也会认可,因为“生鲜超市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能永远无利可图”。

  相关链接

  今年4月,为解决市民“菜篮子”问题,昆明市政府下发了相关文件,以政府主导,龙头企业承建的方式,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建成300个社区生鲜超市。今年6月,昆明首家生鲜超市建成开业;8月,首批生鲜超市亮相昆明7个社区;10月,昆明市商务局发布消息称120家生鲜超市已投入使用;11月,200个生鲜超市落户昆明。

  从昆明市商务局提供的关于生鲜超市建设情况的材料上,记者了解到政府对生鲜超市的规划为:通过新建生鲜菜市场、改造现有连锁超市、扩大综合超市生鲜食品比例等方式,加强“农超对接”和“产销对接”力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蔬菜价格;逐步建成以社区生鲜直销菜市场(生鲜超市)为终端、以农产品加工配送为基础、以肉菜流通追溯体系为保障的农产品流通产销网络体系,逐步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模式。市商务局也会同市农业局分别多次组织蔬菜种植企业和蔬菜流通销售企业,开展产销对接工作,实行由蔬菜种植企业与蔬菜流通企业签订《产销合作协议》,确保3万亩蔬菜基地建设与300个生鲜超市建设同步进行,无缝对接。
 

作者:李俊佳  编辑:candy397786775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互联网+:佛山打造中国会展新 探秘武汉地铁商铺 为何频唱“
    热门资讯
    重庆:盘溪蔬菜批发市场本月 超市纷纷离场 大型商业综合体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