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市场规划正文
网点规划 莫因镇小而不为
来源:《商业时代》 发布时间:2005-4-25 点击数:


 


  在城市化浪潮和前期外资商业违规扩张的形势推动下,我国大中城市的商业网点规划与建设已引起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然而,作为在我国疆域内分布最广的广大小城镇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问题,却明显滞后于我国以城镇建制为主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和水平,因而加强对我国城镇在商业网点规划与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无疑是当前市场商品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现代小城镇发展的客观要求。

  现代城镇商业网点规划试点化研究

  通过对我国小城镇商业网点进行试点化研究,笔者认为:在我国的一些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现代城镇可以率先实行商业网点规划,而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城镇,其商业网点规划的实行尚未具备基本的经济与市场条件,有待于借鉴发达城镇的成功经验,在条件成熟时逐步予以推广。
  当前,我国城镇区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湾的“两角一湾”地区,这些地区借助自身良好的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建立起了许多以现代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经济,出现了各种“最大低压电器城”、“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国际纽扣之都”等现代经济产业,涌现了一批颇具现代化水平的新型工业城镇。快速的产业经济发展使原有城际区域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现代商业的规划布局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这些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为现代城镇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和后期运营创造出了良好的市场环境。而发达地区城镇商业网点的合理规划与实施,更将有力地促进这些城镇区域产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因此,加强对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城镇商业网点的科学合理规划,是适应这些城镇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其在全国率先试点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在我国19216个建制镇中,中西部区域为数不少,有的特困县级区域的年均人收入才五六百元,不及全国城镇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1.4万元的5%,有的甚至还生活在自然经济状况中,即便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还需要政府救济,与东部发达城镇相比,差别非常明显。对此,我选择两组西部县与东部镇的调研案例来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前两年我们到位于黄土高原的一个省城市辖县调研,居然在县城中找不到一个像样的旅馆和饭店,城中惟一的一座砖混结构的房子就是县四大领导班子的联合办公之所,全城可以称之为商业的只有不到300平米的简陋综合商店,顾客寥寥,剩下几处零散的农贸地摊,商品就是农民自种的小米、土豆等农产品,居民消费停留在原始的基本生存需求层面,可以说是被现代文明社会所遗忘的角落。而在东部江苏的江阴周庄,2002年的工业销售额就达110.3亿元,今年可望突破200亿元,去年一年全镇新增桑塔纳2000型私家车1000多辆,农民居住豪华别墅并不新鲜,仅该镇的三房巷一个村就拥有2家上市公司、超亿元私企26家。
这种不同区域经济水平的巨大差距,决定了目前在落后地区城镇实施以现代商业业态调整为主要特征的商业网点规划,还缺乏基本的经济与市场条件。

  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与大中城市的异同性研究

  商业流通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城镇,对城市和社会发展都承担着相同的基本职能。由于小城镇作为我国最基层行政区域之一所不同于大中城市的实际情况,因而在各自的商业网点规划上至少应该存在几个方面的差异性:
  在商业规模与功能分区方面。大中城市在城域面积、人口数量以及区域辐射能力上与小城市差异明显。大中城市除以商圈或商业中心为主的各种商业设施规模庞大外,其它各种城市行政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中央商务中心等功能分区也较为明确;而在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参照这种模式进行克隆模仿。现代城镇的商业网点规划的核心应遵循“地利、便捷,特色、精干”的规划原则,没有足够市场容量的支持,过度地追求规模将会带来商业前期投资和后期运营的负担,同时没必要过分强求城镇商业规划的功能分区,坚持“互不干扰、互动互促”或许更能体现小城镇的繁荣风貌。
  在商业业态设置的标准方面。大中城市的商业规划标准在业态设置和商品结构上较为齐全,单体业态的体量较大、数量较多;而在小城镇商业网点规划中,对商业业态的组合无须过于求全求大,而应按照“在同质中求取特色、现代中兼容传统”的规划思路。尤其是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城镇,尽量避免与周边城市强势商业业态的硬性碰撞,对于动辄几十万平米的SHOPPING MALL、超大型购物中心等业态应尤为谨慎。同时在城市商业繁荣的背后,商品与服务严重同质化所造成的市场恶性竞争和行业整体利润水平严重偏低现象,对科学规划小城镇商业网点工作中有警示与鉴戒意义。
小城镇与城市商业规划作用的对比。小城镇相比城市一向被认为是商品的低端市场,这种看法有些偏颇,首先它缺乏明确的划分标准,如按商品销量划分,单独的个体比较显然城市的销量要大,但要整体比较则未必然;如按消费水平或购买能力划分,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城镇居民并不亚于城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市居民的购买水平。其次它不利于小城镇商业规划的科学定位,小城镇是在我国分布最广、覆盖最全的商业区域,它最直接地面对广大的城镇和农村居民,相信也是中国商业未来开发最具前景的市场,特别是在目前大中城市外资商业快速渗透的形势下,城镇已成为国内商业惟一的一块净土,因此,加强我国小城镇商业合理规划与建设,强化并巩固国资商业对我国终端市场的控制能力,将对全国商业安全体系的建立发挥积极的战略作用。

  木渎镇商业规划的参考建议

  木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较为发达的文化古镇,早在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14.5亿元,人均为42200元,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这对人们深刻地了解中国小城镇的历史发展和考察我国现代城镇的建设成就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木渎在实施城镇商业网点规划与建设中,应遵循本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思路,切实地发挥好木渎镇的区域差异性优势,结合木渎自身的区位特点、历史文化、社会发展与市场状况,平衡好历史、现在与未来的承接关系。对此,笔者给木渎古镇的商业网点规划提出“取舍有度,定位三思;文化先导,以文促商;特色经营,长续发展。”的参考建议。
  所谓“取舍有度,定位三思”,就是由于木渎镇地处苏州、无锡和上海等商业发达的大中城市中间的区位特点,受到周边国际化都市和发达城市商业辐射的客观影响,在规划中应合理选择具有地缘优势、符合城镇居民就近便利消费的大众化现代商业业态,保留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商业业态;合理舍弃以单纯追求“高、精、尖”的奢华性商业业态,主动回避极易受到区域市场的压抑排挤的城际间商业竞争的锋芒,充分围绕“满足区域消费、突出人文特色、设置合理业态”三大思考要素,科学地确定出木渎古镇的商业规划定位。
  所谓“文化先导,以文促商”,就是要重点利用和挖掘木渎镇以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为核心的旅游商业资源,营造木渎古镇良好的人文景观环境,为周边大中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现代旅游消费服务,从而促进本土特色商业的繁荣与发展。木渎镇于今年四月底推出的“姑苏十二娘”旅游品牌,是对古镇人文资源提炼和商业价值开发具有独创性的尝试,但今后如何突破其抽象的学术性和文物性的文化范畴,而将其转化为能让游客真切感受或体验的人文环境氛围,最终拉动区域文化商业品位的提升,这亟待于纵深去研究和探索。
所谓“特色经营,长续发展”,就是要综合木渎镇在现代产业、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特色优势,以本土差异性优势对抗周边城市商业的同质化竞争,培育出本土商业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区域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继而推动城镇商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此文作者系商业时代杂志社社长)
  

 

作者:刘建湖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