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行业资讯正文
广州蓝皮书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 发布
来源:2020年7月29日 大风号 发布时间:2020-7-30 点击数:


    为更好把握数字经济时代发展脉搏,观察、展望、研判数字经济发展未来与趋势,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洞悉广州发展数字经济面临的新机遇与风险挑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编写了《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总报告从数字基础设施、直接数字经济、间接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对广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回顾,在研判数字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专题报告部分设置数字经济篇、数字产业篇、数字转型篇、数字治理篇四大板块,数字经济篇从整体上呈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数字产业篇具体呈现一些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情况,数字转型篇从企业、行业等多角度呈现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及其影响情况,数字治理篇从技术、主体、载体和对象等方面呈现数字治理的成效进展与存在问题。附录部分则收录一些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和重大事件。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数字经济正在启动新一轮城市争夺战,广州未来的发展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机会

    世界范围内,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领域。数字革命、智能变革正引发关键生产要素发生新变化,信息、数据、算法、算力等数字资源正成为战略要素资源并改变城市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城市生产方式和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全球城市体系正进入破旧立新再平衡发展的新时期,传统交通枢纽型城市、贸易枢纽型城市的优势地位可能会被削弱,信息枢纽城市、数字枢纽城市、科技枢纽城市、知识枢纽型城市可能加速涌现并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新一轮城市争夺战已经开启,广州拥有人口、产业、市场、科研、教育、门户等多重优势,在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提升城市全球竞争力上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和发展机会。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顺应和迎接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到来,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正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城市数字变革稳步向前推进

    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全国第一梯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数字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定位清晰、行动有力,数字经济发展市场化机制不断健全,数字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完善。

    二是数字经济成为广州经济发展新动能,数字经济新项目、新工程、新设施建设热火朝天,数字从业人员快速增长,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为代表的前沿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数字经济在GDP中所占的比重稳步提升。

    三是数字经济创新集聚效应加快凸显,广州的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和发展载体建设加快推进,特别是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获批建设,推动广州地区形成“一中心,多节点”的数字产业布局形态。

    四是数字商业应用创新和数字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数字商业应用创新优势明显,数字关键技术创新持续活跃,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迈上新水平。

    五是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大幅提升,广州在医疗服务数字化、交通服务数字化、教育文化数字化、政务服务数字化等领域均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广州要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争当城市数字变革的领导者

    蓝皮书建议:一是顺应全球各个城市争相推进智慧城市和数字变革的趋势,发起成立城市数字变革全球伙伴计划,与全球主要城市共同就城市数字变革重大战略问题、数字变革技术标准、数字变革经验模式、数字变革成果推广、数字变革风险防范、数字变革议题设置等合作开展探索。二是以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为核心,加快布局数字经济“1+N”创新园区,积极争取到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相关政策支持和试点示范机会,增强集聚数字经济要素能力,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的“国家队”。三是建设广州大数据交易中心,探索创新政企数据双向流通机制,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增强广州数字资源要素整合与配置能力,更好促进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与增值。四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开发银行,为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整合、数字产业发展、国际数字合作提供支持。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州5G基站建设速度在国内城市当中最快,建设数量最多

    2019年度共建成5G基站20246座(包含室分系统和共享站点,广州电信7386座、广州移动6048座、广州联通6812座),其中室外站点15969座(广州电信5548座、广州移动5600座、广州联通4821座),数量全省第一;培育5G应用130余个,其中57个列入广东省首批5G融合应用清单,广州5G产业园获批成为广东省首批5G产业园之一,5G网络建设和应用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 广州建成大型数据中心228个,广州超算中心用户超过3500家

    广州已建成中国电信沙溪云计算中心、中国移动(广州)数据中心等大型数据中心228个。广州超算中心用户已超过3500家,是全世界用户数量最多、利用率最高、应用范围最广的超算中心之一。天河二号系统的系统利用率不断提升,平均利用率超过75%,最高利用率接近90%。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州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依托广州政务信息共享开放平台,广州已实现省市区三级数据共享交换,实现公共服务事项100%可网上办理,85.86%办事不用跑。广州持续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市级标准化工作完成率达到99%,区级超过96%。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市、区、镇(街)、村(社区)3220个政务大厅(包括服务网点)100%全覆盖、线上线下渠道全覆盖。广州在全国首创“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实现内资企业设立登记“免预约”“零见面”“全天候”“无纸化”即时办理。 广州打造全国首款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应用“行讯通”,用户总量超过730万,并获得“全国十佳交通信息服务手机软件”称号第一名。 广州建成广州市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23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数据共享及调阅等应用。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数字经济正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数字产业已经成为广州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2019年广州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4.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增长18.5%,跨境电商总值增长80.1%居全国第一。广州在超高清视频产业、新一代通信及卫星导航产业、智能装备产业、人工智能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大数据产业、区块链产业、互联网产业、集成电路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领域均处在全国第一方阵。数字经济正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和迈向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

    ——超高清视频产业

    广州正在努力打造成为“世界显示之都”,多项指标创下新纪录,在全国率先研发出第一台超高清超高速摄像机、4K超高清视频板卡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新型显示模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4K电视销量全国第一;率先研发出全国第一台5G+8K摄录一体机;打造了首个新型显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先后承办首两届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率先培育了全国首批4K电视网络应用示范社区,并推出视频产业的顶层谋划,出台了《广州市关于加快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构建超高清视频全产业链的整体计划,一批重大项目已经顺利部署,乐金8.5代OLED项目、超世堺10.5代液晶显示器项目、创维超高清基地、维信诺第6代柔性模组等引领型项目已经竣工或正有序推进。2019年,全市液晶显示屏产量同比增长12.5%,以新型显示为代表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实现产值超过1600亿元。

    ——在集成电路产业

    广州“一核、一基、多园区”[1]的产业布局正加快形成,又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努力打造中,2019年,以粤芯项目为龙头,12英寸芯片制造实现量产,成为广东省唯一量产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广州将以高端模拟芯片、汽车电子、生物医疗检测、5G前端模块等国内较稀缺的产品为主要方向,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形成千亿规模产值,实现芯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配套产业等全链条环节全覆盖。同时广州还拥有安凯微电子、慧智微电子、泰斗微电子、飞虹微电子、润芯信息技术、风华芯电等一批细分行业骨干。

    ——新一代通信及卫星导航产业

    广州形成了从芯片、模组、软件、终端产品和行业应用的比较齐全的产业链,成功汇聚了130多家以北斗导航业务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拥有广东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广州)基地,集聚了海格通信、南方测绘、中海达、工信部电子五所和杰赛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京信通信的移动通信天线产能全球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二,润芯在北斗射频芯片技术水平及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智能装备产业

    广州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产业链条齐全,拥有华南地区最大的系统集成综合服务商、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综合检验检测能力居华南第一。广州数控、广州启帆等企业入选“中国机器人TOP10”,广州实现了产业年产值超500亿元,形成了涵盖上游数控机床与电主轴、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下游细分领域系统集成与检验检测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以中国(广州)智能装备研究院、黄埔机械谷智能产业园等园区为载体,广州在汽车、机械制造与加工、家电家具、电子信息等行业领域大力推进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示范推广应用,共有12家企业成为广东省机器人骨干企业(全省38家),8家企业进入广东省机器人重点培育企业名录(全省28家)。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

    广州是“中国软件名城”,先后被授予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基地等,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近年来保持较快增速,2017年~2019年增速分别为16.5%、15.5%和18.5%。“名企”“名园”效应明显,全市信息和软件服务企业总数近40万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30%,拥有网易、多益网络、酷狗、佳都、UC、中移互联网、广电运通、视源股份、机智云、汇量科技、奥飞数据、虎牙直播等众多知名企业和细分行业单打冠军。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中,广州6家企业上榜。基本形成“双核(天河软件园、黄埔软件名城示范区)、两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多点(南沙国际人工智能产业园、越秀黄花岗科技园、荔湾电子商务、番禺思科智慧城等)”的软件产业布局。

    ——人工智能产业

    人工智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居核心地位,是直接数字经济的核心领域。广州早在2018年就提出要打造人工智能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影响全球、引领全国的产业集聚区,并提出到2022年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年均增长将达15%以上,总规模将近1200亿元。目前,广州人工智能产业综合实力在全国处于第一梯队,特别是在机视觉领域、服务机器人领域、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等领域部分行业细分领域拥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人工智能产业主要分布在黄埔区、天河区、南沙区范围内。黄埔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国家级开发区中稳居第一方阵,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集聚了索答科技、讯飞启明、广电运通、杰创智能、广州数控、高新兴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近300家。南沙区人工智能产业虽起步晚,但发展迅猛,南沙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AI产业高级研究院、AI视觉图像创新研发中心、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研究中心及自动驾驶体验中心等一批项目落户,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渐现雏形。

    ——大数据产业

    大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是大数据价值的全方位体现。近年来,广州大数据技术、产业与服务已经成为新兴热点,并由此产生出新产业、新消费、新组织形态,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先的数据技术企业,如鼎甲、三盟、蓝盾、广电运通、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南方电网传媒等企业入选工信部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汇量信息、万丈金数、互动派、佰聆数据、拓尔思、思迈特等13家企业入围2019年广东省大数据领域软件业务收入前20家企业名单。京华信息科技、佳都新太、虎牙信息科技等21个案例入选“2019年广东省优秀大数据案例TOP30”。有米科技、酷狗、工信部电子五所等6家单位的案例成功入选2019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百家大数据优秀案例”。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服务用户总数已超过3500家,在大气海洋环境、天文地球物理、工业设计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材料、指挥城市云计算等大科学、大工程、新产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应用成果。

    大数据产业园区和平台建设提质。黄埔区、番禺区被列为广东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培育对象(数量占全省的1/3),独角兽牧场、天河大数据产业园共2个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入选省级第二批大数据创业创新孵化园项目;天河区“互联网+”、黄埔“互联网+电商”、海珠T.I.T“互联网+创意”共三个省级“互联网+”小镇错位发展,航天云网“工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亚太信息引擎、中国电信沙溪云计算中心、广州云谷南沙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广州)数据中心等一批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进展顺利,大数据已经成为广州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也带动了创业创新浪潮、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

    ——区块链产业

    区块链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之一,促进了数字、数据的资产化。广州近几年来将区块链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产业之一,从产业培育、成长、应用以及技术、平台、金融等多个环节给予支持。2020年广州制定出台《广州市推动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2022年)》,标志着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政策、人才、技术、产品、应用等要素环节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产业集聚初步形成黄埔区、天河区、越秀区、荔湾区、海珠区、南沙区,培育了网融信息、方欣科技、秒钛科技等一批区块链企业。在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协会会员单位已经拥有IBM、阿里健康、广电运通等超过150家会员单位。2019年底已经获国家工信部批复建设“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2018年广州市黄埔区获工信部批复创建全国首个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城示范区,以“区块链”为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区集聚了100多家区块链领域企业。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多项应用场景中成功应用,如率先打造了国内领先的“税链”区块链发票平台及“政策公信链"政务应用,“区块链+智能停车”“区块链+物流供应链”等应用示范项目。

    ——医疗机器人产业

    广州非常重视数字医疗的建设,2019年名列全国数字医疗城市前茅。广州在医疗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手术、康复、辅助和服务四大类。在手术机器人应用领域,有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自2016年09月开始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开展手术治疗和广东省中医院2018年7月首次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广州地区首例骨科机器人辅助下骨科手术。在康复机器人应用领域,有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在2018年12月引进了儿童步态康复机器人。在辅助机器人应用领域,有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2017年05开启全球首个眼科机器人辅助诊疗。在服务机器人应用领域,有广州市妇儿医疗中心自2017年10月使用八台“诺亚”机器人运送药品、标本和手术器械,以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2018年8月使用赛特智能生产的配送机器人进行运输医疗物品。尤其是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为了建设成为全国首家“智慧”医院,从2018年4月开始在医院内物流、智能导诊、辅助诊断、手术等领域分别应用了手术、辅助和服务医疗机器人。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 广州医疗服务数字化建设领跑全国

    在2019年腾讯研究院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中,广州位列全国数字医疗城市第一,已经实现了“一码通用”、“一网联通”、“一键诊疗”、“一站会诊”和“一体服务”五个一工程。广州在全国率先打造了“广州健康通”,运用大数据和AI人脸识别技术,完成了广州居民电子健康码(国家卫健委以居民身份证为基础开发的)建设,实现诊疗“一码通用”,建立了一站式互联网医疗健康门户,覆盖64家医院(含所有的三家医院),解决了“挂号难”,还实现了互联网+慢病管理+预防接种+出生证预约等众多公共卫生服务。初步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一网联通”,在全国率先建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2300多万份电子健康档案对接电子病历以实现在线查询电子健康档案和就诊信息,建成全市预约挂号平台以基本实现医疗数据采集。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了看病“一键诊疗”、“一站会诊”、线上线下“一体服务”等医疗服务。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州交通服务数字化体系加快建成

    广州已经建成“一中心、三平台”的智慧交通体系,即交通大数据中心、智能感知平台、综合业务平台和创新服务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交通的融合,完善了交通信息化管理体制。建成国家公交都市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在全国首先开展公交地铁通用二维码的应用,实现交通部一卡通互联互通。打造了公共交通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和全国最大的智能公交监控调度系统,建立了“一建叫车”系统。开发出全国首款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的手机应用“行讯通”,为广州市民提供路况信息、实时公交、的士查询等18个模块,被评为“全国十佳交通信息服务手机软件”首位。完成国家首批和城市交通领域唯一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城市建设。白云机场成为国家民航局“四型机场”首批示范建设项目和首批未来“智慧机场”建设示范单位,已经实现二维码过检和自助登机,建成了国内首个覆盖5G的航站楼。广州国际贸易已经完全实现对全部跨境电商业务的空运“单一窗口”数据传输、回执和企业数据共享;实现了“无纸化”通关和“互联网+空港e通”。开展智慧地铁试点运营,广州在2019年9月开通了全国首个轨道交通智慧大脑穗腾OS,全面支撑数字化和无人化管理、智能化运维控制、场景化应用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并在广州塔和天河智慧城站集聚。广州地铁全国首批智慧地铁示范车站于2019年底全线开通。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州政务数字化走在全国前列

    2019年广州出台了《广州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推进方案》,专门设立广州市数字政府运营中心负责“数字政府”建设工作,全面各部门各类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推动智慧政务大数据建设,着力打造高标准的数字政府。根据腾讯发布的《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广州数字政务指数位于全国第一。作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示范工程试点城市之一,广州已经建成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数据库,可实现省市区数据共享。创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服务模式,实现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100%可网上办理,99.98%跑一次,85.86%不用跑。首创“智能无人审批”模式,被选为全国首届市场监管的十大案例。广州12345政府服务热线在“2019年全球最佳呼叫中心评选(亚太区)”的近200个城市评选中获得5项大奖,2018年手机上线广州12345小程序,比电话快近30倍。公共安全数字化位于先进水平,广州是全国超大型公共安全视频建设联网应用示范城市,物联网、视频监控和电子围栏技术广泛运用于城市治安管理当中。2019年开启的类案批量智审系统是全国首个专门处理互联网金融纠纷在线的审理系统和全国首个数字金融协同治理中心。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 广州数字经济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围绕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广州从总体上和分行业领域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从数字发展目标定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行业发展、关键环节建设、人才队伍建设、金融财政支持、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予以引导和支持发展,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塑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数字市场主体将成为城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以往社会治理主要是政府部门发挥主要的领导与推动作用,然而在数字化时代,社会治理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治理、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的方向转变,数字平台成为多元参与城市治理的新通道,数字工具和智能工具成为城市治理的新工具,一些数字企业积极参与城市运转与社会治理中,进一步丰富社会治理主体结构,推动城市治理方式革新。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州正迎来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高光时刻

    2019年,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商、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跨界合作,在汽车、船舶、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型显示、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定制家居等行业,探索5G在视频远程监控(识别)、机器人及智能设备控制、在线远程智能诊断、AR/VR辅助交互设计等工业场景应用。中船黄埔文冲、树根互联、鼎信信息、蓝盾信息、奥格智能等19个企业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2019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未来,随着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业和服务型制造业的发展,数字应用和试点场景不断完善,数字技术越来越渗透至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广州的数字技术企业、数字处理企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企业、数字平台型企业、数字应用型企业可望持续涌现,带动产业数字化的生态圈不断完善,最终将实现消费端的数字化转型和生产端数字化转型联动协同提升。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数字时代全球金融资源配置正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

    经历货币化、资本化等阶段之后金融数字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在数字时代,以新技术和新需求为驱动力的金融数字变革正深刻影响金融发展理念、发展模式,数字金融资源加速涌现,数字金融产业加速发展和布局,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越来越高,金融市场活力更加充足。面向未来,在金融、数字与科技的融合发展过程中,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将会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趋势:一是一些传统老牌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可能会被削弱,以科技金融发展见长的新兴城市可能加速成长并在全球金融中心体系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二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衰亡与重生,新兴金融机构的孕育与壮大,将深刻影响未来的金融资源配置市场。三是新一轮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正在推动金融发展进入新一轮开放创新期,同时也倒逼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全球将迈向政府金融监管改革创新和市场金融开放创新双活跃、双协同的新周期、新时代。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州数字贸易发展基础优越、前景看好

    良好信息产业基础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新动能。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良好的通讯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广州是国家首批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信息产业基础雄厚,信息技术全国领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正加快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创新应用,整合企业、海关、物流、银行、检验检测及认证机构等各国际贸易主体数据,推动各项证书、单据数字化,提高贸易效率,促进数字贸易快速发展。特色产业为数字贸易发展注入新活力。广州强大的产业基础是数字贸易发展的坚实后盾,具有船舶、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极具数字贸易潜力的特色产业,以及当前声频电子、箱包、牛仔服装、珠宝、灯光音响等享誉全球的产业和产品,都是广州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后备力量。大量互联网用户为广州数字贸易发展提供快速繁殖土壤。广州信息技术创新氛围浓厚,电子商务市场体量庞大,数字化程度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下,IAB、NEM等领域涌现出一批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贸易更快实现规模经济提供可能。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四大挑战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正全范围、深层次重塑企业,从业务模式、产品创新、服务能力、运营管理各个方面重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体系,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但随着数字化转型逐渐进入“深水区”,数字化转型各项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浮现,制约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面临四大挑战:高层领导未能形成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共识,部分企业缺乏明确的转型方法和路径,传统IT架构及组织难以支撑日趋复杂的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数据融合价值需要进一步激活。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州互联网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近年来,广州成功吸引到思科、航天云网、腾讯、阿里、百度、中兴、华为、科大讯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一批带动力强、产业链长、产业规模大的优质项目落户广州,带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壮大。广州市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和应用平台发展均衡,整体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涌现出欢聚时代(YY)、UC、酷狗、3G门户、网易、唯品会等一批领军企业,在移动社交平台、浏览器、语音交互平台、移动音乐、游戏、广告、电子商务等细分领域处于龙头位置,其中跨境电子商务广州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一。此外,广州还在其它领域实现了多个第一,比如全球首个5G互联网法院庭审、中国第一个5G基站开启、中国第一个“区块链+港口”项目落地、全球首个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建成等。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东数字产业化水平稳居全国前茅

    广东大力推动数字技术自身的产业化和创新扩散,在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多个领域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跃升和新动能的培育:

    一是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带动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不断提升。

    二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水平居全国首位,成为拉动服务业结构优化的引擎,广东省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迅猛,2019年广东全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居全国第一。据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广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指数已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经成为广东规模以上服务业10个行业门类中营业收入占比最大、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贡献率最高的行业。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广东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的31.9%,拉动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4.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8.5%,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增长极,加快了服务业的结构优化。

    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多领域发展领先全国,促进新动能加快壮大。广东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取得诸多进展。云计算产业方面,现已拥有包括广州超算中心在内的5个国家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广州、东莞、惠州、肇庆等地建设了支撑当地主导产业的“工业云”平台。人工智能产业初步形成集聚发展格局,广州琶洲、广州南沙、深圳湾等人工智能产业园区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开展智能芯片、机器人、智能医疗等产品研发与生产。5G产业研发与商用全国领先,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积极推进5G通讯设备、5G芯片、基站天线等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了一批突破性创新成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对广东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创新驱动的作用,以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加速产业价值链重构,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点。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 广东产业数字化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在三次产业领域拥有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和融合发展市场空间,通过加快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的应用与融合渗透,各行业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明显加速,产业数字化整体上居于全国前列,促进了生产方式变革和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并驱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制造业数字化加快推进,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速广东重点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展开工业互联网应用、智能制造和工业技改。
    一是以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为抓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在全国首创“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模式,培育跨行业、跨领域“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推动企业平台化合作;重点支持制造业领军企业率先探索,打造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目前示范效应初步形成。二是支持工业企业以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为重点的新一轮技术改造,促进工业生产及装备制造数字化升级。如美的集团通过实施数字化升级,既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又大幅提升了生产经营效率和产品质量,企业营收增长超过 50%;维尚集团“互联网+定制设计+智能制造”成为全国家居行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典范。三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逐步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制造业的新模式。同时,在服装、家具等都市消费品行业逐步开展个性化、定制化模式创新;而电气机械、医药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行业则进行智能化、信息化升级改造。

    二是服务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服务效率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广东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服务业领域的融合渗透,电子商务、数字金融、数字旅游和数字物流等蓬勃发展,服务模式和服务效率得到有效改善。在电子商务领域,广东的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交易额、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等指标名列全国前茅。拥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示范园区总数和示范企业数量(含深圳)均居全国第1位。在数字金融产业领域,广东的数字金融发展较快,走在全国前列。P2P网络借贷平台起步较早数字金融技术平台创新和智慧金融园区相继建设,如广东金融高新区正在打造“互联网+”众创金融示范区。在数字物流领域,广东重点建设南方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从顶层设计入手,整合了生产、物流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的供应链管理信息,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提高行业运行效率。构建广东省级综合运输管理信息平台,推动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互联共享,开展“一票到家”的旅客联程运输和“一单到底”的货物多式联运。

    三是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稳步推进,带动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广东的产业数字化出现从第二、三产业下沉入第一产业的趋势,农业数字化从群体性管控向个性化应用发展。广东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建设农业大数据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农产品溯源、种子检验、疫苗供应等业务信息共享。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迅速。已经建立了广东十大名牌、省名牌、名特优新农产品网络展示网站,设立名特优新农产品天猫体验专区,面向广东本土农产品免费开展“上网触电”培育,帮助已有网店的农产品直接对接淘宝广东馆。

    《广州蓝皮书: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0)》指出——广东数字生活融合型新业态多样化发展

    数字经济融合型新业态的发展为广东居民提供了诸多数字生活应用场景和新生活方式,移动支付、数字文化娱乐、数字化公共服务加速发展,大众数字生活日益趋向多样化。

    一是移动支付全面渗透,拉动了生活化、小金额的场景应用

    近年来,随着4G网络的普及和社交软件的兴起,移动支付已经渗透到广东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推进,云闪付为代表的新型移动支付产品应用不断普及。广东省移动支付交易笔数、金额均居全国第一。

    二是数字娱乐新业态不断涌现,丰富了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

    广东建设了一批文化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其中微信、QQ、酷狗音乐位居全国APP安装量总榜前三名。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广告等均处于全国前列。拥有腾讯、网易两个网络游戏巨头,腾讯游戏营收稳居全球第一。

    三是数字公共服务加速发展,助力提高生活品质

    广东在医疗、交通、教育等领域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智慧医疗模式率先铺开。广东省网络医院于2014年10月在全国上线,成为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显示,数字医疗城市榜单十强中有四个城市来自广东。“互联网+”交通效果明显。智慧教育布局逐步开展。广东省实施中小学网络“校校通”、优质数字教学资源“班班通”等工程,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形成多层次、交互式的网络教育体系。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作者:大风号  编辑:酸奶可以喝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王先庆新著《新物流:新零售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
    热门资讯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 第二届华南现代物流学术年会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