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资讯头条正文
聚焦大湾区发展融合: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
来源:2020年11月29日 羊城晚报 发布时间:2020-11-29 点击数:


    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11月29日,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广东大厦召开。

    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及澳门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主办,聚焦“新目标、新格局、新征程”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奉献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案。会议共征集到论文130多篇,经专家组集体评审,遴选85篇进入参会论文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秘书长李敏,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党委书记、中科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穆荣平,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执行会长林迪夫分别致辞。

     会上,来自国家有关部委,港澳及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的9位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主题发言,38位论文作者分别作了专题发言。他们跟与会人员分享了关于如何以新目标、新格局、新征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观点、新思路。

    主题发言中,财政部财政科研所原副所长王朝才对十四五时期财政税收政策进行分析解读。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李惠武,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国体改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陈池,澳门社会科学学会会长杨开荆分别作了《着力打造大湾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广州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中的角色研究》、《澳門与UENSCO世界记忆工程发展对大湾区文化繁荣的启迪》等题目。

    借鉴长三角经济带经验,提升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实施以来,大湾区“区域协同发展”受到学界关注。
广州大学张仁寿教授主持的“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与政策研究”获得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课题组重大项目立项。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描述统计、计量经济学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研究显示,珠三角产业系统与香港产业系统协同度随着时间逐年递增,两地产业相关度非常高,珠三角与澳门及香港与澳门的产业协同度趋势也基本相同。在发展水平上,目前香港、澳门、广州、佛山等4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呈现超前发展的态势。

    张仁寿认为,整体来看,2011~2018年,珠三角的先进制造业超前发展系数大于1,表明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快于经济整体的发展,但广州、佛山、中山、肇庆的高技术制造业滞后于经济发展。

    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成长春与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省优秀社科专家陈鸿宇,分别从“长三角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比较研究”以及《关于泛珠三角全方位“融湾”格局的实践逻辑》的角度,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现实案例分析。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研究的重要课题。

    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赖文凤、许萌、王芳芳针对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制造业布局的要求,选取粤港澳大湾区2007-2017年市域制造业增加值为主要研究指标,运用重心分析方法对大湾区制造业的空间轨迹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在广州南沙区凤凰大道,制造业整体重心主要分布在南沙区和东莞市交界处,大湾区制造业东西方向的差距远大于南北之间的差距,而且从2007-2017年制造业重心主要变动方向是在经度上由低向高移动,更进一步表明大湾区东西部之间制造业的发展差距在继续扩大。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黄晓慧认为,良法善治是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的关键。广东应充分利用“双区驱动”优势,通过法制的力量与市场的机制的有机结合, 及时将“先行先试”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定化,放大广东“立法实验田”效应。

    作为“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根基” 的《民法典》的颁布与实施 ,弥补了长期以来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平等性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的短板。

    籍此契机,通过地方立法,及时将“先行先试”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法定化,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从而有效地落实《民法典》,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数字经济催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新技术条件下,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新基建”、“数字湾区”研究尤为引人注目。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孙亚平、高艳荣、何邓娇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税收协调研究表明,在数字经济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正逐步形成以数字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但数字经济具有交易虚拟性、高流动性等特征,传统税收制度体系、税收规则的适用性受到挑战。

    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BEPS问题治理、税收权益分配及税收征管合作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有碍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融合。结合数字经济税收协调的国际实践,建议粤港澳大湾区税收从政策、征管及争议解决等几个角度,推进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融合和协调进程。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矫萍、王先庆认为,数字经济已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催化剂”,它将使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制造业与数字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得到充分释放,有助于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他们分析了数字经济时代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新基础,并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两业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路径与对策建议。

     此外,还有部分论文密切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或关注点,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教育、大健康、城市群建设及绿色发展等领域展开了充分研究,提出了自己的前瞻性观点和思路,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作者:朱绍杰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广州市黄埔区商业网点布局与 《阳江市阳东区商业网点布局
    热门资讯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餐饮业影 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