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会议展览正文
我国会展业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
来源:2012年第9期    对外贸易 发布时间:2012-11-23 点击数: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须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受益,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会展业包容性增长是指会展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更多地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均衡发展。不仅注重量的积累,更要求质的提升。会展业包容性增长的过程应是共赢的过程,不仅企业自身实现赢利,更应达到双赢或多赢,令整个产业持续协调发展。提倡包容性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方式,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并由此构筑新的发展基础,要求用包容的方式去思考和看待发展。

  一、我国会展业实现包容性增长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无序性和盲目性较强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有效的包容性增长战略须集中于能创造出生产性就业岗位的高增长、能确保机遇平等的社会包容性以及能减少风险,并能给最弱势群体带来缓冲的社会安全网。最终目的是把经济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让普通民众来受益,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会展业包容性增长是指会展业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保持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更多地关注整个产业链的均衡发展。不仅注重量的积累,更要求质的提升。会展业包容性增长的过程应是共赢的过程,不仅企业自身实现赢利,更应达到双赢或多赢,令整个产业持续协调发展。提倡包容性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公平正义的方式,让发展的成果普惠大众,并由此构筑新的发展基础,要求用包容的方式去思考和看待发展。

  二、我国会展业实现包容性增长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无序性和盲目性较强

  现阶段,我国会展业与会展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还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发展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各地均把发展会展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法宝”。有些地方政府不切合当地的实际状况,不考虑实际需要,一味求大求全,盲目兴建大型会展场馆。结果导致展馆建成后空置率高,收不抵支,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会展市场很不完善,市场秩序比较混乱。各地、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存在低水平的无序竞争,小规模、低层次、重复办展屡见不鲜。缺乏行业规范和制度约束,缺乏行业自律和协调能力。

  (二)市场化程度低

  我国会展业发展进程中,国有部门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化程度较低。政府对会展活动的具体运行干预过多,许多大型会议和展览都由政府主办。然而在制定规则和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等重要问题上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长期实行市场准入政策使我国会展业的市场开放度不高,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在会展业中的作用,也限制了外资的进入,不利于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格局,使会展市场难以走向成熟。

  (三)品牌意识薄弱

  由于我国会展业处于起步阶段,受到策划、招展、组展能力等因素的限制,组展公司多追求综合化,强调小而全,希望以此吸引更高层次、更多类型的参展商,反而造成展会专业性不强、特色不鲜明、规模普遍偏小、吸引力不强。导致目前我国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在国际会展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对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由数量需求向质量需求转变的结构性转变。随着会展行业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会展人才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虽然会展运营、服务和执行人才及国内参展单位和企业的支持和辅助人员多数具有一定的学历,但大多不是“科班”出身,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会展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总体素质跟不上会展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尽管会展业学历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组织蓬勃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但并未从根本上缓解人才缺口。往往因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和课程体系不科学,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原因,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会展人才培养仅在数量上有了较快的增长,但在质量上远未达到行业的需求,更无法为行业内输送高水平的会展经营、策划、管理人才提供保障。

  三、我国会展业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会展业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

  尽快健全并完善法律制度,加大对非市场行为的监管力度,为会展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同时,组建国家或地区性行业协会,制定协会章程和行业规章,对会展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欺诈行为进行监督,以保障会展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行政机关应主要通过调控手段来调节会展业市场,而市场的自律则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等组织来进行协调管理。欧美大部分国家的会展业为了理顺关系、协调展览活动,大都建立了会展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达到整顿秩序、提高会展业水平的目的。我国应借鉴这些先进的行业管理经验,成立全国性的会展行业管理组织,并采用网络技术等科技手段,建立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理顺与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取消价格多轨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展览环境和竞争秩序,在操作上力争快速实现规范化,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

  (二)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组展单位吃“政策饭”,靠政府部门批任务,靠财政补贴过日子。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展览公司必须走产业化发展之路,靠市场竞争发展壮大,并在竞争中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展览公司之间通过兼并、收购或联合来组建展览集团,提高企业组织规模,增强竞争实力。政府相关部门应减少对会展业的干预,并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的企业竞争格局。各级政府和部门应摒弃地方或部门利益,鼓励展览公司之间的兼并,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大型展览集团,鼓励这些集团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扩大经营服务范围。

  第一,要与城市的发展总体战略相契合。会展业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过程,会展业要紧跟城市的总体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合拍,并与城市的特色相得益彰。

  第二,要与区域的产业发展互动。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带动性、互动性和渗透性很强的产业,各行业都与会展业紧密相连,这为会展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意味着会展业要兼容并包,为产业提档升级服务,为城市经济腾飞服务。会展业的发展、壮大不能“闭门造车”,要从统筹和全局的角度去看会展与城市、会展与城市中产业的互动发展关系。

  第三,会展城市之间实现有序竞争。当前,会展业已经逐步从各自为政的初级阶段向规模化、品牌化和专业化的目标迈进。扬长避短、错位竞争,不仅不会阻碍各会展城市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将推动会展城市群的迅速崛起。会展城市只有积极创造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共同面对挑战,实现双赢或者多赢,会展产业才能整体良性发展,个体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坚实根基和广阔空间。

  (三)突出特色,打造会展品牌

  我国会展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多打造一些像广交会、科博会这类颇具规模和国际影响力的会展精品,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还要积极对外宣传促销,政府、企业和媒体紧密配合,通过电视、电台、网络和报纸等渠道宣传会展目的地的特色形象,集中力量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会展,还应注重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合促销,把会展目的地的宣传和当地的自然生态风光、人文历史景观等资源紧密结合起来,以旅游促会展,以会展带动旅游,努力实现会展与旅游的双赢。

  (四)进一步加强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强高等院校会展专业教育和会展研究机构、会展职业培训单位的会展职业教育工作,在教材、师资、科研成果、认证培训和中外办学等方面不断突破。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明确院校应按原有学科特点和会展人才需求类型开设会展相关专业,形成职业培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等不同层次的多元化会展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学校发挥特长,建设特色专业,开展错位竞争,严格审核会展专业设置,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教育机构,增设会展学科,加强对会展专业人员的培养,使会展工作人员达到了解会展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灵活运用英语、会展术语、办公自动化等工具,懂经济管理基本原理的水平。要注重与会展业发达的国家进行交流,借鉴他国发展会展业和成功举办大型国际活动的经验,为我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会展人才,促进会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军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环境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
  [2]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报,2011(5)
  [3]蓝星中国会展业前沿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王冬梅  编辑:林禾珞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