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会议展览正文
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有关思考
来源:《国际市场》2011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1-11-18 点击数:

    “低碳经济”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而言,紧迫性显而易见。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面临着调整的必然性。会展业自1851年在英国举办首场世博会获得成功以来,迅速发展,并已成为一个新兴产业,受到世界各国重视。现代会展业被看作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本身的发展理念更注重资源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会展业成为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一、会展业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会展业一般指围绕一定主题进行的集体交流活动,通过举办各种类型会议、展览和提供各类服务,来促进商品、物资、人员、资金、信息流动的一种现代服务业。会展业由于收入高、盈利高、无污染,被誉为“绿色产业”。在国际上被视为继旅游、房地产之后崛起的“无烟产业”、“朝阳产业”,并把会展业与旅游业、房地产业一起并称为三大新经济产业。会展经济是一种具有生态绿色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可持续发展中解决与增强城市竞争力问题的一种经济形态。与传统会展相比,现代会展经济更注重会展自身和展会所倡导的理念,更注重资源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现代会展经济本身就是生态绿色经济浪潮中的耀眼增长点。“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在现代会展中首次提出来的。
  “低碳、绿色”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基本理念。上海世博会不仅对上海的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而且通过建设绿色世博园,实现世博园土地利用集约化,资源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垃圾最终处置量的最小化和无害化,使世博园成为应用和展示最新的资源节约和低碳经济理念、技术和产品的场所,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示发展低碳经济和资源节约成就的集中展示区。
  
  二、我国会展业发展中的问题
  
  会展业在我国成为很多城市发展的支柱或主导产业,而这一思路的确定也伴随着大量的政策规范的出台。从2000—2008年国务院各部委颁布的会展法规约46个之多,各会展城市自己也出台了会展业发展规划。但从规范的内容上看,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产业政策的目标和实施手段脱节。产业政策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元,各主体通过产业政策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但企业的参与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过多地依靠增量投资来推动发展。各地在会展业发展中,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新增投入,对存量资产的调整不够,使无效或低效的场馆增多;三是会展区域发展规划失衡。从当前会展的区域分工上来讲,没有统筹规划,而是各自为政,会展项目、规模雷同,地方性、短期性思路明显,造成企业参与不够,地方利益格局与价格的扭曲阻碍了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当今世界会展业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政府主导模式。第二,市场主导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一般来说主要是针对处于初级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时期会展业而实施。而市场主导模式中,政府提供的是一种间接的支持,作为市场配置的补充。我国处于政府主导模式阶段,政府对会展的干预不仅范围广,而且程度深,极大地限制了会展业协会的发展和职能的完善。
  
  三、完善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相关制度
  
  1.确立我国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国家统一会展业发展思路时,首先,应将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在产业规划中。从场馆建设、设计、运营等方面,使区域经济发展与会展的特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区域错位发展,避免过度竞争;其次,在产业政策导向上,政府应该把会展业作为服务业中的重点产业。产业政策应当明确会展业在我国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地位,以此为依据,各地在自己产业规划上再明确本地会展业的产业地位;再次,在产业布局政策上,政府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特征、会展资源,确定区域会展发展规划;最后,在从业资金上,建立会展业发展专项资金,可以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境外资本和民间资金参与开发。要快速发展会展业,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颁布一套能够规范会展竞争市场的会展法。目前,虽然制定会展产业法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制定《会展市场准入条例》、《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临时性规范,并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其中,将对我国会展业的有序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2.确立我国会展行业协会的地位
  
    我国会展业发达的省市成立协会较早,二线城市较晚。区域性行业联盟也在有限的会展发达区域中形成。目前无论是省市协会,还是区域性联盟,其开展工作和发挥职能还差强人意。因此,如何在政府的引导下更好地发挥作用,是目前和今后会展协会的主要任务。我国应当成立全国统一的会展行业协会。在业务上,行业协会不应再仅仅局限于事务性工作,而是将行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自律、协调及发展作为协会努力的方向。如确立行业“游戏规则”:确立会展评估体系、市场准入机制、主办者的资质条件、参展商的行业标准、展会地点与频率、招展程序及各项费用标准、配套服务管理等事宜。
  
  3.建立会展企业集团
  
    我国会展企业普遍规模小,随着会展市场开放步伐的加快,高水平的国际会展企业大量涌入国内,市场对展会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促使展览公司从资金、人力资源、国际网络等各方面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作出很大的投入。小型展览公司往往力不从心,被大型展览公司兼并收购,形成了展览公司集团化的趋势。目前在法国展览市场上,主要的集团是爱博展览集团、博闻展览集团、巴黎展览委员会、励展集团等。瑞士90%的展览会都由瑞士交易会协会下属的6个贸易展览公司承办。会展市场出现“集团化”和“国际化”趋势,出现了“会展业的质量型增长”。我国应以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为契机,引导会展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收购、兼并、战略联盟进行跨地区、跨部门的战略重组,组建会展集团,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培育并鼓励大型会展集团进军国际市场,参与国际会展业竞争。中国会展行业的集团化大体可分三种形式:一是采取横向联合,即企业与企业间、展馆与展馆间、区域与区域间联合;二是纵向联合,即产业链式的上下游之间的联合,展馆、项目和服务的联合;三是跨行业合作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
  
  4.项目运作上的多元化
  
    从会展的性质讲,会展一般包括政治性会展、商业性会展和公益性会展。会展企业一般从事的是商业性会展,而政治性与公益性会展具有正外部性,往往由政府承担。随着城市会展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和规范化,可以考虑鼓励各种资本采用参股、期权等资本运作方式,参与到大型会展场馆的投资和建设中来。会展场馆的组织经营则完全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即政府建设、企业经营,采用与企业建立委托代理关系的办法,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资质认定,引入展览公司间的公平竞争,间接地起到培育市场主体的竞争力的作用。我国商业性会展项目运作虽然目前依然是政府主导,但国外会展公司在我国的展览市场已有所动作:1.他们委托中国展览机构或公司作为代理,展览品牌移植和共同合作举办展览会;2.在中国建立合资展览公司,深度开发中国展览市场;3.以外国资本投资中国展览馆建设,如德国的汉诺威、杜塞尔多夫和慕尼黑公司共同投资上海新浦东国际展览中心等。因此,国内的会展企业也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针对我国会展企业相对弱小的情况,一方面积极实现与外企的股权整合,另一方面在业务上利用“中国因素”实现错位竞争。

作者:剧宇宏  编辑:李雪英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消费新政放开管制 拉动9000亿 新零售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