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市场动态正文
全时生活生鲜超市落地 引入餐饮抢食社区商业
来源:2018年05月10日     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8-5-10 点击数:

    核心提示: 零售商瞄准社区商业风口不断进行业务调整。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搭载餐饮业态的全时生活生鲜超市的新型门店已经落地。

    零售商瞄准社区商业风口不断进行业务调整。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搭载餐饮业态的全时生活生鲜超市的新型门店已经落地。

    此前,以销售生鲜商品为主的全时生活在京已开有4家门店。此次迭代后的全时生活门店则在保留了原有生鲜、酒水饮料等商品销售区域的同时,增加了堂食餐饮区。

    业内专家认为,永辉、京客隆等传统零售商相对来说已在生鲜供应链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以便利店打响名气的全时集团操刀生鲜超市是否也能迅速形成气候仍待考验。

    加码社区新零售

    北京商报记者在已开业的全时生活宋家庄店看到,进入门店内首先是餐饮区域,有爱炉火锅、D5牛排等多个餐饮档口,以及约三四十组桌椅。再往内部走才是零售区域,主要销售水果、蔬菜、肉类,以及酒水饮料、生活日用品等。据悉,全时生活与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全时便利店同属于全时集团,全时集团与真真小吃等餐饮品牌均为复华商业旗下产业。

    全时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未来,全时便利店的选址将主要侧重商务区,社区场景以后会主要布局全时生活业态,全时生活的两种店型会并列发展,由公司综合选址、客群、物业等条件决定落地单一生鲜超市还是融合餐饮的新型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时生活并未将零售与餐饮业态完全融合,而是分区独立运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全时生活宋家庄店的零售区域与餐椅区域分开收银,运营工作由两批员工分别承担,经营时间也有所不同,零售区域为早7点半至晚10点间营业,餐饮区则营业至凌晨2点。

    社区商业抢地盘

    全时生活曾被对比永辉生活,二者名称相似,定位也都瞄准社区型生鲜超市。在门店数量上,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永辉生活于2017年以6倍的增速在全国扩店,2017年末在全国共有200家门店,并且预计2018年将在全国新增1000家门店。不过截至2017年底永辉生活在北京市场的门店为16家,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

    据全时相关负责人透露,全时生活2018年计划在北京开30家新店。就此来看,如果仅在北京市场,二者或有一轮“厮杀”。

    随着贴近社区、聚焦生鲜的小型门店越来越受推崇,市场上也聚集了各路玩家。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卖场都已先后开辟了小店型;本土零售商超市发的定位愈发清晰,要做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的“菜篮子”、“米袋子”,同时还不断丰富便民功能,搭载理发、洗衣、修锁等多元服务;京客隆新推出的京捷生鲜便利店也在低调开店,截至目前在北京开有20余家门店。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尽管目前社区里有不少生鲜店,但基本还是粗放经营的夫妻店占主流,效率更高、品质更好的新型店铺还远没有大范围铺进市场,品牌化、连锁化的社区生鲜店还有很激烈的竞争空间,势必将迎来一轮对优势选址点位的抢占。

    生鲜经营能力待考

    社区场景的人员流动量较小,客群主要是一公里范围内相对固定的居民,因此要培养、维护好常客资源,而生鲜是社区居民中最高频需求的品类,生鲜的运营能力则是决定品牌生存的根本。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永辉多年来积累的生鲜供应链优势对于永辉生活的发展来说足以提供有力支撑。而全时便利店与生鲜超市的商品重叠度太低,全时生活在生鲜供应链方面几乎等于要从零建起,全时生活与便利店、餐饮各业态之间实现资源的调动和协同能力也仍待摸索。

    同时,社区小型店虽然与超市、大卖场等业态相比在选址上相对容易,但是在抢占市场初期仍要面临高昂的扩张成本。据永辉2017年财报显示,孵化永辉生活与超级物种的永辉云创公司在2017年亏损仍高达2.27亿元。据悉,生鲜门店背后的采购、物流等方面的支撑成本很高,当门店数量很少时,很难覆盖后端的供应链、物流成本,只有当门店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才有机会出现盈利增长点。

    由于生鲜商品本身具有高损耗特点,这需要门店具有很强的商品管控能力,既要及时调整动销最快的SKU,又能以最实惠的价格呈现给消费者。零售业观察评论人王利阳认为,社区生鲜店只有修炼好内功,将门店的各个模块做到标准化,才能更利于后期的加速。当下对于社区生鲜店来说,一方面要加速扩张门店数,形成密集“店网”,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分摊高昂的物流、仓配成本投入。另一方面则要尽快整合供应链资源,增强全品类的基地垂直采购能力,减少因供应环节过多产生的附加成本,从而争取到更多利润空间,形成价格优势反馈给消费者,更好地应对竞争对手。

作者:佚名  编辑:CHENJING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售业最后的风口?商业巨头 飞鹤高端奶粉销量暴涨 国产奶
    热门资讯
    温氏生鲜登陆广州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