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频道首页 | 头条 | 动态 | 深度报道 | 行业 | 政策 | 会议展览 | 市场招商 | 行情 | 市场开发 | 市场管理 | 融资 | 规划 | 市场数据 | 法规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资讯 > 市场动态正文
继续角力 沃尔玛亚马逊谁能笑到最后
来源:中国商报 发布时间:2017-4-7 点击数:

    沃尔玛日前宣布已经完成对独立时尚电商Modcloth的收购,这已经是该集团过去半年内的第四宗电商并购。沃尔玛收购动作之频繁显示该全球最大传统零售商正加快对数字渠道的部署,再加上沃尔玛最新推出的 “免费两日达,无需会员费”服务,都显示出了要在亚马逊面前保持竞争力所做的努力。

    风光无限的亚马逊也没有闲着,公司CEO贝索斯仍在忙于扩张他的帝国,不仅持续投资以推动其两大主要业务——电子商务和它的云计算Amazon Web Services(AWS),还推动着欧洲仓储地产投资升温。

    竞争,从来没有停止……

    沃尔玛不断吸收新鲜血液

    2016年8月,花费33亿美元收购了电商Jet.com;

    2016年12月,以7000万美元收购鞋履电商平台Shoebuy;

    2017年2月, 用5100万美元户外装备电商平台Moosejaw;

     2017年3月,收购女装线上零售商ModClot,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收购的成交金额约为8000万美元。

     短短半年时间,沃尔玛进行了四次收购。

     在收购Jet.com时,沃尔玛首席执行官董明伦就在美银美林消费者和零售科技大会上透露过,该平台吸引了更富裕、更年轻的都市顾客,某些不愿意在沃尔玛的电商平台上销售的供应商希望可以上架Jet.com。吸纳小型电商的策略是希望增加产品供应,并让这些电商借助沃尔玛和Jet.com加速扩大规模。再加上之后收购ShoeBuy,分析师们表示这两起收购活动加速了沃尔玛的美国电商业务,并进一步扩大了所提供的产品范围。

    综合美国媒体的报道,前后几起收购都让沃尔玛获得了新的客户群,特别是千禧一代消费者,他们才是电商业务的主要目标客户。进一步来讲,收购Jet.com让沃尔玛能获取Jet.com的专利技术和灵活的定价模式;收购ShoeBuy能让沃尔玛利用ShoeBuy建立独特的客户体验;而收购成立于1992年,主要出售 Patagonia,Marmot 和 North Face 等400多个品牌的户外运动用品和服装的Moosejaw,还是为了扩大产品范围,弥补沃尔玛对年轻消费者吸引力方面的缺陷。

    不过,与之前的几次收购不同, ModCloth一直未能获得盈利,且在寻求新一轮融资上也遭遇重重阻碍。不仅如此,公司很快就要面临债务到期的风险。

    据美国科技网站Recode消息,沃尔玛看中的除了ModCloth迎合当代女性“自然美”的营销方式,还有ModCloth的快闪店这种时髦玩法(近几年,许多时尚品牌品牌,包括H&M、adidas、Marc Jacobs、Chanel等都在开快闪店)。

    说到底,还是花样百出的ModCloth可以为沃尔玛带去些新鲜血液,既可以帮助它接触到更多年轻消费者,也可以填补其在时尚服饰在线零售方面的空缺。

    CNBC报道称,近来沃尔玛对服装类别的电商比较感兴趣,一直致力于收购规模较小的线上零售商,用以拓展自身业务,原因就是其希望填补自身与亚马逊之间的差距。而服装和配饰是目前线上零售最大的一个业务类别,沃尔玛最大的竞争对手亚马逊,早已经将业务拓展到了时尚服装行业,去年年底已推出8个自有服装品牌。

    除了频繁收购,近日在沃尔玛的网站还会看到新出现的“免费两日达,无需会员费”。很明显,这就是冲着亚马逊的Prime会员年费来的。之所以取消原有的会员制,是因为沃尔玛直接跟亚马逊的Prime竞争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

    华尔街知名机构Cowen&Co估计亚马逊Prime会员人数在5000万人左右,留存率约90%,可以说是美国零售业最成功的付费会员之一。

    根据国际知名零售咨询公司凯度零售咨询(Kantar Retail)的数据,三分之一的沃尔玛消费者也是亚马逊的Prime会员,这些人没有理由更换会籍。

    零售价格检测机构Profitero副主席凯西·安德森认为,沃尔玛的新政策或许能分流一部分不怎么使用Prime会员服务,只单纯追求低价和免运费的消费者。

    亚马逊发力云计算

    沃尔玛在电商业务上动作频频,又拥有一流的物流和供应链,似乎看来要在电商领域有一番作为,但亚马逊的战略布局却不仅于此。

    如今的亚马逊已经并不只务“零售”这一个正业了。

    在电子商务方面,《经济学人》指出,亚马逊吸引的顾客越多,就会有越多的零售商和制造商想在亚马逊上销售它们的产品。这给了亚马逊更多的资金去提供新服务,例如两小时送达以及流媒体视频和音乐,而这又吸引了更多顾客。以此类推,越多客户使用云计算服务,亚马逊就能在新服务上投入越多,进而吸引更多客户。

    在云计算方面,2015 年 6 月,亚马逊宣布开放旗下的人工智能语音助手 Alexa,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 Alexa 平台上开发基于语音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则可以通过亚马逊的 Echo 智能音箱被消费者应用于家庭生活中。

    在今年初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亚马逊虽然没有参展,但是众多参展商的智能硬件设备都搭载了亚马逊的Alexa语音功能,比如惠而浦家电产品、三星家电产品还有福特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以及大众车载系统等等。

    就在今年2 月 23 日,亚马逊宣布其人工智能助手 Alexa 的技能已经超过了 10000 项,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去年 11 月Alexa 的技能才刚突破了 5000 种技能,今年1月份的国际消费电子展,Alexa 的技能就已经达到 7000 种。

     美国“Vox传媒”公司指出,这意味着无论在技术的累积上,还是平台的构建上,语音的商业化应用都已经建立起绝对的优势,而亚马逊在此人工智能领域暂时无人能及。就连谷歌都在试图追赶,但或许为时已晚,因为Google Home比亚马逊Alexa的推出晚了整整近两年。

    美国媒体CNET曾计算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上有多少用户使用亚马逊、谷歌和苹果的语音系统,结果是亚马逊轻松胜出:有31家公司的产品搭载Alexa,苹果以16家企业搭载其语音系统位居第二,排名第三位的谷歌则遥遥落后,只有10家公司的产品与Google Assistant兼容。

    在仓储方面,《经济学人》指出,除了向其他卖家出租仓库,亚马逊还在肯达基州建造了一个价值15亿美元的空运中心,目前正在门店测试新技术,以使消费者可以完全跳过收银台结账环节。

    《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日报道称,亚马逊推动了欧洲仓储地产投资升温。报道称,随着亚马逊和其他电商公司涌入欧洲仓储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争相买进仓储地产。数据显示,去年欧洲工业和物流地产投资额触及纪录高点,达到250亿欧元。在英国,去年租出的仓储物业空间中,亚马逊的占比已接近四分之一。亚马逊表示,最近几个月他们还将在法国、德国、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地新开设几个物流中心。

    如今的亚马逊,在电视上的花费可能会是美国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有线电视网络媒体公司HBO的两倍;公司自有品牌的实体产品也从电池到杏仁再到西装以及音箱;在尝试用无人机送货到家……《经济学人》认为,在亚马逊的这些服务中,很多都有助于亚马逊自身和其他公司的扩张,既为亚马逊自己也为其他公司的运营提供动力。有分析人士认为,亚马逊也许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公共事业,提供从云计算,支付到物流的基础设施服务。

    谁的天下

    以上来看,沃尔玛似乎获得了一些有利因素,但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却依然落后于对手亚马逊。

    2016年美国零售联合会旗下的媒体杂志STORES Magazine发布了《Favorite 50》,列出了年度最受美国消费者欢迎的50大电商网站排名。毫无疑问,亚马逊和沃尔玛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相比66%的受访者把亚马逊列为网购的首要去处,只有14%的受访者把沃尔玛列为最喜欢的购物网站,但这已经高于2015年的12%。

    要反击亚马逊,华尔街知名机构Cowen&Co制定了一系列计划,据美国《财富》报道,首先要继续加速为顾客提供便利;其次要让亚马逊无法使业务发挥更大优势,比如在药品、医疗保健和汽车服务方面;第三,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实体店优势,约九成的美国人从家里开车到沃尔玛的时间都不会超过15分钟,这就形成了一个由数千家店铺构成的网络,可供在线下单的客户提货;第四,食品约占沃尔玛美国销售额的55%,其食杂业务规模远超其他食杂零售商,Cowen&Co表示,虽然大约有22%的亚马逊Prime用户会在网上购买食品,但沃尔玛仍可以大力反击,因为沃尔玛有优越的食品供应链和食品规格,并且是老牌食杂零售企业;最后就是整合以上收购的电商平台,借助网络零售商及其特有的技术,接触并吸引年轻且富裕的客户群。

    可要知道,如今的亚马逊已不再是一家单纯的电商公司,它用云计算来反哺电商业务,它的云计算已经超越微软、IBM和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尽管亚马逊兴起于电子商务,但电子商务却只是亚马逊未来疆域中的一隅。

    《经济学人》指出,如今亚马逊的市值超过400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五,但其中92%的估值预计在2020年后才会实现。要实现这一预期,它必须持续增长,还要变得比任何美国公司都更赚钱。为了证明它的市值合理,亚马逊的增长必须快过现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公司。它能做到吗?

    而且,如果亚马逊的业务的不断扩张,他的对手亦不会坐以待毙,亚马逊自身也会面临监管的挑战。帝国仍在扩张,但是否已种下危机的种子?(来源于中国商报 编译 年双渡)

 

作者:佚名  编辑:雅雅力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化妆品制假售假现“黑产业链 倒闭、裁员、被收购 生鲜电商
    热门资讯
    十万外国人广州“淘金” 国际 长沙市专业市场布局规划(20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