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合作导航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学会介绍 | 学会动态 | 学术委员会 | 会员服务 | 学会交流 | 会员大会 | 会员介绍 |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现代专业市场网 >> 秘书长专区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让科研之光普照课堂         
让科研之光普照课堂
副标题:
作者:王先庆 来源:本站原创 人气: 时间:2007-5-11 13:49:17 进入论坛

“科研型教学”新模式的全方位探索

    长期以来,“如何将科研引入课堂教学”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在新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呼唤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性思维的形成无疑不能离开课堂教学的改革。传统科研与课堂教学的严重脱节,不仅使新时期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滞后,而且直接制约着新型人才的培养。鉴此,探索“科研型教学”新模式,显然是教学改革领域中的一项开拓性尝试。

一、创新型人才呼唤“科研型教学”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都是与缺少创新的守旧型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产品供不应求,产品无须创新,可以几十年一贯制地复制和生产,因此,企业缺少技术、组织、管理创新的根本动力。在此背景下,教学过程中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中,很难真正贯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传统的人才培养要求强调“掌握”和“理解”,突出让学生尽可能全面、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并通过各种考试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死记硬背”和接受知识的能力,在教学思想指导上似乎只要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就可以“终身立业”,不愁没饭吃,“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同样,传统的教学模式重在“传输”与“表达”,要求教师以生动活泼、系统深刻、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等多种有效的表达方式将书本知识“传输”给学生,突出强调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表达能力,以便学生对书本知识听得进、理解透、掌握牢。
     可以说,传统的教学体制既不鼓励学生对既定知识(尤其是知识体系和结构)的质疑、解析和创新,也不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创新,更不鼓励教师带动学生进行针对现有书本知识的研讨活动,一切以“教好知识、学好知识”为重心,并以各种教学检查制度和考试制度强化这一点,例如,教材体系的长期不变以及统一考试制度,都使你不得不离开现有的书本而进行所谓“革新”。
    固然,少数教师也试图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这种状况主要局限于理工科的科学实验以及少数研究生教育中的研讨性教学,至于大量的文科本科课堂教学,尤其是经济、人文等方面的课堂教学几乎很难引入科研方法。至于少数教师在课堂上引用大量案例进行教学分析,但也只是为了使学生提高兴趣和了解实际知识.
    不可否认,传统的知识型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等方面有它明显的优势和特色,而且,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容易产生高层次人才,尤其是理工科方面,这或许正是中国的基础学科的尖端科研人才相当多的原因。但问题是,知识型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不适应实际,学生接受的是大量过时的“死知识”,从而与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相差甚远。
    显然,这与新经济时代的脉搏不合拍,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开始被人们所摒弃。新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创新离不开科研,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迫切需要“科研型教学”。将科研引入课堂教学将是未来新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知识型教学与科研型教学的差异

     所谓“科研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只是给学生介绍当前各种最新的科研成果,而且结合教学内容,一方面引导学生以研讨的心态和思维去进行课堂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机械针接受;另一方面,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和推动学生针对有关的学习内容进行研讨活动,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

  “科研型教学”与知识型教学明显不同。

    第一,教学的假定前提不同。传统的知识型教学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假定前提:即所学的知识是正确的,不容怀疑的,并且是有用的。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缺陷就是: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不得不抽象其结论成立的条件和背景,使得其知识成为“永远正确”,“看上去永远有用而实际上永远无用”的东西,脱离实际,空洞抽象。显然,“科研型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判断研究能力,不能一开始就假定它是正确的,而应该对几乎全部的既定知识提出“为什么”,提倡怀疑精神,甚至让学生通过分析来判断它是否真正正确。

    第二,课堂教学的中心不同。知识型教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传授知识”,这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此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师生努力的方向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按教学计划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反之,“科研型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它强调激发部分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培养他们的研讨性学习兴趣,推动学生摆脱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这种教学模式下,固然掌握知识本身就成为这些学生能力体系中的一种,但这种能力不仅仅是“接受”,而且包括学生自己判断、分析和选择现有知识的能力。

    第三,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关系不同。新旧两种教学法的重要区别在于:旧方法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和听众;新方法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同时教师和学生又都是观众和听众。如同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院长所说:“旧式商学院就象百老汇的演出,学生们背靠椅子观看。但现在我们打开灯,拉开帷幕,学生们可以参加演出,甚至可以改变剧本”。
    这就是说,传统的知识型教学要求教师这个“演员”教好,包括内容丰富、观念新颖、讲课生动、逻辑清楚等。而对学生这个“观众”的要求就认真听讲,做好笔记,领会教师的意图,掌握好重点,尽可能掌握较多的知识。这就是传统教育体制的天然产物。后果是老师一味讲,学生一味听。师生难以互动,缺乏交流,很难沟通。教师所述内容无论对错,学生都得老实听着。评价学生的水平是以各种高难度的考试,出许多偏题怪师,衡量学生用功即死读书的能力。背、记、考试、领会的能力。
     这样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不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缺乏表达、分析和科研写作能力。教师根本无法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对课堂专业知识有兴趣,是否真正找到本学科的真谛,是否明了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否找到了它与实际生活的对应和差距。
     然而,在“科研型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只是“传道授业”的关系,而是共同适应、配合并共同探讨问题的一种关系。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还应主动地参与。那么,上述弊端就可以明显地克服。

     第四,考察教学成绩的角度有差异。在知识型教学模式下,考察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最主要方法就是进行各种严格的考试,考学生接受知识以及死记硬背的能力。这种考试大多是客观题,要求学生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而这种答案是教师或书本给定的。相反,“科研型教学”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主要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其他能力的考核,如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把握问题的能力、批判与反批判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等。尽管目前对后一种考试方法还在探索之中,但它毕竟正在被各界接受,例如,高考改革就有这方面的动因。

   第五,使用案例教学的角度不同。“科研型教学”在教学中会大量使用案例,但它又不是通常所说的“案例教学法”。一般而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实证性案例教学,即运用一些成功或失败的事例说明、证实某一理论、策略或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和加强论点的说服力。而“科研型教学”中引用案例,主要是为了结合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和研讨书中所给出的结论能否成立(包括是否存在错误和不足)、适应条件是否有变化、实际中为什么会出现差异、能否解释现实中的问题。通过否定、推导、反证等多种方法,一方面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另一方面尽可能发现一些新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关心和进一步研讨的兴趣。

     第六,对待教师的科研要求不一样。在知识型教学中,教师是自己先掌握知识,而后“传道”给学生。它不一定要求教师搞好科研。一个教师科研不行,他照样可以是一个优秀教师,因为他教出的学生可能特别能迎付考虑。反之,“科研型教学”则不同,它要求教师必须自身进行科研,否则,就缺少资格,就没有发言权。可以说这是“科研型教学”的前提,只有自身的科研感觉到位,也才能把握在课堂上引入科研方法的度,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科研型教学:设计思路与改革实验

     通常而言,大学教育明显不同于中学教育的地方在于: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一种开拓性工作,任何一种教学、教育活动,都带有对科学的探索,或有某个方面的新意,而大学生也正处在自我意识的完善和智力的高度发展阶段,因此,根据这一特点,大学教育方法应该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并使他们逐渐增强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要创新,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研究能力。显然,大学生并不天然具有这方面的能力,他们必须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这就是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必须将科研引入课堂教学。这一点上面已经分析过了。
     然而,人们不难发现,或许有的教师搞好科研并不难,而有的教师搞好教学也不太难,然而,但如何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统一,并以此搞活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却相当难,需要教师费尽心机和付出艰苦的努力。唯其如此,“如何将科研引入课堂教学”才成为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
     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始于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发现。我偶然发现,学生对一门课程中某些重点内容的学习,如果能结合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料和信息,通过深入而认真地思考、分析和广泛讨论,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写成学习心得和文章,其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与那种纯粹被动听课所达到的效果相比,有着很大差别。于是,我引发了对“如何将科研与教学有机融合”这一课题的研究兴趣。
    我还发现,其实,“将科研引入课堂教学”有三种途径:一是上述所说的老师将自己的科研学术成果融合于讲授中;二是在课堂讲授和分析中,教给学生进行科研和学术思维的方式方法;三是老师引导学生以“研究者”的心态主动分析和判断所学知识,而不只是纯粹被动地接受,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就某些热点难点问题一同进行研究,并取得一些成果。
     一般而言,对于上述第一种途径,大部分老师都可以做到,不过,目前来看,相当多的教师大多局限于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授,介绍一些新的学术思想或观念,至于学生是否有兴趣听,以及是否与他一起进行思考或者进行思维创新,则不得而知。因此,这不能算作本文所指出的“科研型教学”。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后二种途径时则往往困难重重,有时甚至是寸步难行,其难有三:一是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学生的认同和共鸣,反而会适得其反;二是难以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突破口,担心顾此失彼;三是出不了成果,劳而无功,有始无终。此外,学生长期被动接受,因而部分学生对这种“创新性思维方式”的引入感到费力甚至排斥,因此,需要去除这些学生的抵抗心理。
    这样,近几年来,我就一直思考以下一些问题,包括:如何结合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研究教学内容中的某些热点或疑难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和写作能力、如何选择将科研引入课堂教学的突破口等。
    与此同时,从1996年起,我就开始进行这一实验性探索。实验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广东商学院金融系2、3年级学生。课程是两门专业课:《金融市场学》、《中国上市公司分析》。采取的方法较多,包括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调查、案例分析、小论文竞赛与写作、模拟股市、学术报告、科研兴趣小组、课前5分钟连环问、课堂小组辩论赛、学生互相设问并评解、“给老师出难题”、由学生进行“章评”和“节评”、反复设问式讲授法、组织科研兴趣小组、对学生论文进行多层次辅导等。
    我进行“科研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的大致思路是:教师在大学财经类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应教给学生现有的知识,还应适当教给学生如何在既定的知识框架中发现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甚至对某些不严格、欠科学的概念、理论观念、逻辑体系等提出质疑,进而激发、引导和启发学生研究这些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方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指导他们进行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最后得到自己正确的选择、看法、结论甚至自己的“新东西”。
    实验过程中,我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步骤如下:
    1、科研在先。我根据教学计划内容,结合学术前沿动态和多方面的最新案例资料,对各章重点或主题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并写成不同形式的学术成果发表;
    2、师生互动。讲课时,一边阐述课堂要求重点掌握的主要内容,一边通过多重设问、反证、学生相互辩论等方式,有意地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学生与你一同分析和思考;
    3、挑起论争。每次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引出2、3个疑难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思考,而后在下次课前进行5分钟问答或讨论,这样,一方面唤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心态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讨论运用金融专业等财经类课堂的教学中,是一种活跃课堂的好方法。就金融市场学而言,这是一门新兴学科,不少理论缺少系统性和深度,而且不少理论或观念本身在学术界就处于激烈的争论过程中,因此,仅靠课堂讲授难以使学生掌握问题的核心,甚至降低学习兴趣。而且,现有的金融市场理论和技术分析方法,大多产生于西方发达的金融市场基础上,也立足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上,因此,如果不进行一些讨论或争论,很难就其中一些问题弄清楚,更难了解这些知识运用的前提、范围和背景,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课堂讨论的最高形式是组织小型辩论赛。提前两周告知题目,让其准备,用一节课进行,效果很好。    
     4、提供有研讨价值的案例。案例要有针对性、容易引起兴趣。如讲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时,就可结合目前的降息、征利息税等问题,组织有关的案例,进行较大规模的讨论。案例教学时,尤其是注意的是,一是要切实与教学内容融合;二是老师自身要有较深的分析和把握能力。总之,不能为案例而案例,仅仅作为教学中的“佐料”。否则,学生仅仅听了一些故事而已。
     5、选好论题。根据课程内容精心设计若干组论文参考题目,作为平时作业分阶段布置下去,然后结合课堂教学不时地进行提示和指导,并督促学生们去查资料和相互讨论;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一味地讨论。因此,每次课堂应在讲述中“留下”几个“未讲透”的重点或难点问题,只提问不讲解,留在下次课前提问。久而久之,学生有的就在课后自己组织答案,准备提问。同时,一些较长时间未被提问的学生,也会主动要求老师安排。请学生提问,必须全面照顾各位同学,其他全期每位学生有两次以上的机会,同时,有些问题在作出总结性评论前,还可留机会给其他愿意主动作补充性回答的同学。
      6、培养典型。对于写得较好的论文,给予重点辅导和反复修改,使其升化和提高,以点带面,激发起学生的研讨和学习热情;(6)发表成果。千方百计为学生发表各种研究成果提供帮助,使学生们的努力有所回报,从而产生示范效应。

    自1996年以来,我一直在默默地进行这一领域的探索,现在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
    第一、已初步形成自身的“以科研促教学”的风格,学生中已基本接受本负责人创造的这种“科研型教学”方法,已引起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和“传播效应”,教学效果连年被评为“优秀”;
     第二、经过探索,把科研引入课堂教学的方法体系也渐趋完善,许多方法渐已成为促进授课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独立思考习惯的主要手段。其中,将课堂内容以大量连环设问、多层次反问、反证与反复质疑等多种方式出来,不仅在课堂上能吸取学生强烈的“注意力”、“兴奋感”,而且能使学生一直处于思考和分析的状态,并引起师生之间情感和思维上的共鸣。
     另外,在讲课过程中结合相关内容穿插介绍如何解析定义、如何构架体系、如何展开分析、如何利用文献资料、如何对待不同观念等一系列科研方法,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研能力;
     3、4年来,有近60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公开出版或发表不同形式的科研成果,包括调研报告、分析报告,其中,参与写作并已经出版的著作达6部以上,从而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示范效应,甚至不少学生希望通过努力能获得老师的注意和帮助。公开发展的有关成果包括:
    (1)、1996年给94级金融专业上《金融市场学》时,我指导30多名学生参与“珠三角居民金融市场意识和行为调查分析”的大型调查,据此写成的长篇调研报告在《信息时报》、《证券时报》等多家报纸整版登载,引起较大反响;
    (2)、94级学生中有3人次分别参与《金融市场学》、《华人投资奇才邱永汉》两本书的写作,已于97年出版;
     (3)、有6名本科学生参与写作的《欧元横空出世》、《货币分房》两书已于98年出版;
     (4)、95级20多名学生参与研究和写作的《中国上市公司板块分析》(1998年版)于1998年5版; 
     (5)、96级25名学生参与写作的《中国上市公司热点板块分析》已于99年5月出版;
     (6)、97年1名学生的论文即将公开发表。另外,95级部分学生参与写作的《中国危机问题研究丛书》也即将出版。
     总之,近四年来,已经有近60名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公开发表了研究成果,已在学生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四、科研型教学:经验与问题

     尽管“科研型教学”还只是处于初步探索和实验中的一个教学模式,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然而,经过这些年的摸索,有几条经验值得总结:

1、“科研型教学”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科研型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研讨兴趣和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的前提是必须要善于思考。要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具有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立体思维等具有现代特征的思维方式。打破思维的局限和僵化,敢于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敢于打破禁区和权威,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创新性思维,使课堂“不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1]江**同志指出:“培养人才最重要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创造出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或新事物能力。它是人才的本质特征和智能结构的核心要素。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性思维。如何培养这种思维呢?一般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
    (1)、教育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并拓宽知识面,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条件;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及勇于探索的品格(其实,最关键的是研究心态和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训练其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3)、鼓励学生多思,发展思维灵活性。如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应有反叛权威和不唯书本的精神。为此,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多持怀疑态度,学习权威理论和知识,不等于迷信,更不等于不能怀疑。怀疑是创新之母。创新能力要求有创造,它要求高起点地继承前人的优秀文化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方法,大胆探索和实施新观点、新思维、新方法和新举措,敢于标新立异,具有勇敢和冒险精神;善于运用知识和智能结构,把握事物的方向和规律,富有预见性和果断的决策力和应变能力。

 2、必须调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

    传统的知识型教学法,学生是局外人、旁观者。在大多数情况下,“科研型教学”不以居高临下、传输真正式的讲述式,而是一种探讨式、提问式、不肯定式的方式开头或结尾。即使是十分确定的问题,也应留下反问,是否一定如此?有无反例或前提错误?这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似乎都缺少一个明确的具体答案,即使是合理的,也会被多层反复追问,直到立论正确为止。这样,学生被迫积极思考,看是否自己有无发现错误或新的观念,尤其是在其他同学有重大发现时,学生们普遍会心地点头,也受到鼓励。其结果是,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头脑处于活跃和兴奋状态,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同时,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创新的能力。学生又自己有新的发现为自豪。或许他们开始会很小心,但一旦经过尝试,就会变得很大胆。

 3、以研讨为主的“问题教学法”效果显著。

    传统的规范式讲义式教学一切取决于教师的讲授,教为主,学为辅。科研型教学法则主要采用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接受或死记硬背教师所介绍的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道分析教材的体系、知识结构、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教材内容中的特点与不足。整个课堂贯穿一种知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色彩,学生必须引入自己的判断和分析,并在反复讨论中找出问题的关键,并得到较确定的认识。
    课堂研讨的目的在于提高领悟力、判断力、知识的选择能力、批判能力,它并不是要求学生获得唯一正确的知识答案或唯一正确的选择方案,而是让学生培养一种发现新问题、得出新认识的创新性思维方式,训练分析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研型教学”也并不是真正要求学生有多少重大发现,其研究成果也不能完全与真正的科研人员相比,关键在于训练他们的科研心态和科研能力。
    另外,在组织具体的科研活动时,也不要超过他们的能力,一是不离开他们所学的内容,二是要可以完成。
    另外,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全期每个学生至少有两次以上的答问和辩论机会)。讨论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如相互设问、评论。以提高学生的辩论(立论、反驳)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科研型教学”本身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一、如何解决学生对科研和学术探讨一片茫然甚至感到神秘而高不可攀的状况,激发起他们的科研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被动接受与主动创新有机结合;
     第二、如何选择“将科研引入课堂教学”的突破口和方法?如何解决在不影响整体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既要使学生多掌握基本知识又要形成研讨和分析的思维习惯?
     第三、如何帮助和指导学生在不影响整体学习的前提下,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以提高他们的研讨热情和动力?同时,如何将他们的课外学习、实践与课堂学习以及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另外,老师如何介入学生中的研讨活动,各种可能的方法的优劣点何在?

[1] 西方教育家S.拉塞克和G.维迪努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所说:新的教育目标要求教育对青年的科学培养并非追求掌握形式理论,而是着眼于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除了传播知识外,教育还担负着让人们具备正确对待这些知识的态度的使命……,教育应该首先发展认识的手段,而不再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引自《教学研究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第285页

分享到:
点击更多王先庆的文章 文章录入:心怡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 王先庆给中山大学总裁班MBA学员作粤商转型专
  • 王先庆:温州民间资本国内外受损的警示
  • 王先庆:广东加快转方式的突破口在流通
  • 中国经济导报专访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
  • 王先庆:广州应重点打造商贸流通领域
  • 王先庆出席中国美发美容高峰论坛
  • 王先庆:和谐商业 广州商贸流通业发展正当其
  • 王先庆教授等出席“广州百货业发展”学术沙
  • 国际商报王先庆专访:流通决定了你的未来
  • 王先庆:中国需要一次现代流通知识大普及
  • 文化宫遭遇时代错位
  • 王先庆谈北京燕莎MALL的四大变化
  • 普通文章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十届珠三角流通学
    普通文章学会关于2013年换届改选筹备工作的通知
    普通文章第七届常务理事、副会长选举程序及候选
    普通文章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候
    普通文章[图文]正副会长、秘书长联席会议第一次
    普通文章[组图]徐印州王先庆出席“2012中国商业
    普通文章关于征集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
    普通文章[组图]学会承办的2011中国流通三十人论
    推荐文章[组图]第十一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
    推荐文章关于举办“流通业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荐文章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年会2009年年会10月
    推荐文章关于征集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论文的
    推荐文章关于征集第三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征
    推荐文章广东流通业三十年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视
    推荐文章[组图]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2008年年会通
    推荐文章[图文]广东省商学会2007年年会通知

    正副会长、秘书长联

    徐印州王先庆出席“

    学会承办的2011中国

    “内外贸一体化与流

    《南沙区再生资源回

    广州新兴商圈发展研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