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商业地产正文
薪资猛涨 商业地产人才快速流动隐忧
来源:2011年10月27日 经济观察报 发布时间:2011-10-27 点击数:

       最近,一个商业地产圈的传奇故事被广泛传播,故事梗概是:“某刚毕业的年轻人进入万达后一个月拿2000元,去年年底拿到6000元,今年猎头找到他,他开出了70万元年薪的高价,最后讲到60万元。”这个段子出自去年以来被频繁挖墙脚的国内商业地产公司老大——大连万达集团的高管之口。

  “案例本身有些极端,但能够说明现在企业挖商业地产人才的竞争激烈程度。”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商业不动产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凌波说。

  另一位商业地产人士则感慨:“最近有两大现象,一是商业地产开发商高薪挖现有购物中心、百货、大卖场等商业物业的老总,出任随时将卖掉的商业项目的老总;二是很多家具建材卖场之类商业形态的老总也被请去做百货或者购物中心的老总。”

  阳光厚土商业地产基金执行董事陈方勇表示:“我们的一个店长最近被万达挖去做北京区的总经理,管北京的两个万达广场,工资翻了好几番。万达都这么缺人,其他家恐怕就更饥不择食了。”

  “只能用‘奇缺’来形容。几乎所有的做商业地产的开发商都缺人,整个开发运营流程都能做通的很少,基本上是半路出家的人,能挖到做过的就不错了,连做过的都不好找。”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说。

  水涨船高

  近两年来,商业地产开发的井喷趋势带来了人才的巨大缺口。根据上海道生智行业研究中心搜集的数据分析,全国目前在建和拟建商业体(CBD、SHOPPING MALL、旅游地产、酒店、购物中心、商业街、社区商业、专业市场、奥特莱斯)项目2219个,仅商业体后期营运人才缺口都在2万人以上。

  商业地产人才紧缺的局面自去年以来呈不断升级趋势,今年以来更是白热化,各个商业地产公司频繁上演挖角大战,“大企业之间互相挖人,不仅成为普遍现象,而且公开化了,经常有不同公司的老总说某个高管又被挖走了,不但委托猎头挖,甚至老总自己直接出马来挖,一个项目甚至区域公司原班人马全部被挖走的情况也不鲜见,像万达、华润这些猎头重点关注的公司,都出现过这类现象。”朱凌波说。

  朱表示,现在经常有开发商让他帮忙推荐商业地产项目的总经理、招商副总等中高层人才,随着挖角大战的升级,商业地产人才的薪资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印象中2008年-2009年一个购物中心总经理的年薪行情也就是50万元左右,当时大一点的住宅地产项目的总经理年薪一般在100万元以上,但现在购物中心总经理的年薪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住宅项目总经理的行情,可达150万元以上,甚至更高。”

  “商业地产人才主要有三个来源:有科班学历的学院派,有资格证书的专业人才,受过职业教育的培训人才;商业地产公司自己培养的基层干出来的实战派人才;从其他公司挖过来的空降人才。”朱凌波说,高涨的行情还带动了商业地产人才培训行业的发展。由于企业内训培养速度慢,很多商业地产公司一般是内训和外训相结合。他所创办的国际商业不动产运营商CREO课程班,已经从总裁班衍生出招商运营总监班、操盘手班等适应中、高级各门类商业不动产人才需求的培训体系,开设了“城市综合体复合开发”、“购物中心招商规划与全程运营”和“投融资与资产管理”等各种实用课程。宝龙、远洋、阳光新业等在该课程班学习的中高级人才都达到了二三十人以上。而学员中有2/3左右都是没有相关专业领域从业经验或经验较少的。

  价高质次

  在人才严重紧缺的局面下,流动性过大,也造成了很多困境和问题。

  “现在很多二、三线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都需要对整个前期、中期、后期的流程都熟悉,全程能运作下来的人才,但一方面,他们喜欢挖大的品牌公司的人才,而这些大公司的员工往往专业化程度很高,这也意味着他们无法接触到全部工作流程;另一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人才流动的节奏性太快,使得人才质量严重降低。”朱凌波表示,商业地产项目不像住宅地产在开发完毕后就完了,而需要三五年的孵化、调整期,但现在很多人才根本没来得及做完一整个项目,有的只做了前期招商,甚至只做了调研规划,人就被挖走了。原中粮置业副总经理暴雪松操盘数个大悦城非常成功,但是跳到万达干了不到半年就走了,外界揣测其原因就是不适应万达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压力。

  朱凌波说,做商业地产比住宅地产复杂得多,对团队的要求也更高。“比如万达从宝龙、从中粮挖人,并不只是通过10天的封闭培训就可以成为万达人了,还需要融入万达的企业文化。王健林以前跟我举了个例子,万达连东北人和上海人的比例都是有讲究的,例如东北人性格比较粗犷,适合干政府关系等开拓性工作,上海人则比较精细化,适合干运营管理等专业性工作。”

  陈俊则不喜欢学院派出来的人才,“这类人基本上有两个重大缺陷:一是没有做过生意,从理论到理论,很多时候都是背书上过时多年的知识;二是没有一支招商队伍,找不到商铺资源。”他说,有的商业地产操盘手,一心把房子建得很华丽,比如立水桥的一个商业地产项目,“是请某个国字号建筑设计公司做设计的,得了建筑大奖,但是弄得既不像楼盘也不像商场,一点用处也没有,开发了好几年了,现在里面还是空空如也”。还有的操盘手,一味追求五百强,比如世界公园附近的一个非常有名的烂尾商业项目,“开始天天喊口号要找世界五百强进驻,不行,就调整规划,要找中国五百强进驻,后来想做成小商品城都没做起来”。

  在高涨的人才价格行情背后,也有很多陷阱,“职位要求会很高,因为开发商不会白给你高薪,一定是要给他带来更高的利润,高薪背后是有很多限制性条件的,完不成业绩就拿不到那么多钱。”朱凌波说。

  尽管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商业地产出现了泡沫,但朱凌波认为,并不是泡沫,而是节奏的问题,“如果从总量方面来看不但不过剩还有所欠缺,例如美国人口比中国少多了吧,但美国的商场有4万多家,中国投入运营的是2000多家。”

  关键问题在于,现在国内一窝蜂上马商业地产项目,基本上都是标准连锁,导致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各个城市、各个区域的项目名字差不多,招商理念也几乎雷同。而发达国家的商业地产早就已经主题化、多元化,有很多的分类和分层,“例如在日本的便利店,有的定位于老年客户,那就需要加强送货上门等服务;有的定位于白领客户,就需要格外注重早餐和夜生活方面的配置。”朱凌波举例说,像大悦城只定位于18-25岁的年轻人,银泰购物中心定位于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人群,蓝色港湾定位于休闲购物,这样就做到了差异化竞争。而将来国内超小化的便利店有巨大发展空间,三五万平的社区型购物中心也会有市场。
 

作者:宋曙光  编辑:candy397786775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