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商业地产正文
零售巨头的“地主梦”
来源:2010年8月18日信息时报 发布时间:2010-8-18 点击数:


   当利润愈发趋薄的零售业遭遇不断飙涨的场租,这时的零售商们似乎再也不愿意“寄人篱下”了,顺势自建物业主动扩张成了当下零售商们的一大动作。

  继厦门五缘湾、福州浦之后,日前乐购(TESCO)在厦门的第三个自购商业项目七星Lifespace乐都汇购物广场正式签约。而TESCO首个在一线城市自有物业广州乐都汇已紧锣密鼓进入倒计时阶段。截至目前,TESCO在中国市场上签约购地自建项目达10余个,总投资额约50亿元。TESCO也正从零售商向着“商业地主”的身份靠拢。

  然而,想做“商业地主”的绝非只有TESCO,如今习惯了以采购赚取成本差价的零售巨头们,正瞄准了“土地”这一稀缺资源,不约而同的加大自购物业“赚稳定收入”。瑞典宜家家居、法国欧尚超、德国麦德龙等国际零售公司纷纷加大在华购地自建物业。目前麦德龙在华所有门店除北京、深圳外,均属于购地自建项目。而前几年宜家购买的地块价值已经翻倍。除此之外,内资零售企业广百,华润、王府井、新光百货、上海百联、武商集团、新世界、百盛、步步高等亦在今年接连吹响跑马圈地的号角。

  可以看出,零售巨头在这一轮的自购圈地潮中,摆出了一副绝对主业的姿态,玩得也更专业。据悉,TESCO已在中国成立了一家中国地产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这家独立公司主要负责购买土地自建购物中心。而广百、华润等商业集团则成立置业子公司,甚至其背后还有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支持,如华润旗下就有专注于大中华区的房地产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汉威资本,目前已推出了两支零售房地产基金,计划筹集资金来扩张土地储备。

  其实,不难理解零售巨头抢先购地自建的做法。首先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单从零售业务中得到的利润越来越少。公开资料显示,国内连锁百强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只有1.32%,即便是销售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内零售商,净利润率也只有1.77%,这与商业地产升值空间相比,投资回报率相差甚远。其次,零售巨头手握大量现金流,在零售业竞争激烈且利润被摊薄的情况下,自购商业地产不仅免去租赁资金,解决日益上涨的租金问题,同时还能带来公司财产增值。此前这部分增值地租基本被小业主和地产商分享。显然,零售商们无法再忽略这部分利润。

  另外,“国十条”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却“无意间”触动了商业地产市场的加速键,零售巨头们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了商业地产。

  不过,有专家认为,零售企业自建物业周期较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扩张的步伐。尤其在国内一线城市商圈日益饱和、地价飞涨,加大了有利商圈选址的难度。如麦德龙在北京、深圳购地自建就走得异常艰难,也直接限制了其在华的拓展步伐。另外,缺乏强大的品牌资源和专业的团队运作,也难免遇到很大的问题。虽然零售业和地产一体化运作可能取得较大收益,但地产资金沉淀太多,一旦遭遇宏观调控,某个环节资金链发生问题,很可能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到头来,盈利水平难保证,甚至还可能血本无归。

 

作者:林建敏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