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流通研究 > 流通前沿正文
四个关键词解锁实体零售新发展
来源:2020年5月13日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0-5-14 点击数:


日前,戴德梁行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市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有所停滞,但与疫情初期商场客流量环比下降70%的“寒冬期”相比,进入3月复工期之后,全国商场客流回升42%,消费复苏指日可待。

戴德梁行北区商业地产部主管孟祎指出,商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窗口期颇具提振的机会,零售企业可借助此次疫情暴露的隐患,实现商业业态结构的优化、管理和运营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商业的品质升级。她同时强调,转型升级、社区商业、科技赋能和国货品牌将是实体零售未来发展的四大关键词。

在商业升级方面,疫情加速了老牌商业的改造与升级,一方面体现为老旧商业物业对于硬件设施的调整与升级,全面提升物业设施设备功能及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为零售商业空间注入绿色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则体现为传统商业项目在定位和商业内容上的升级调整,传统商业业态尤其是传统文娱业态将面临革新乃至淘汰,社交场景下的新业态、新体验、新服务将成为改造新亮点。

在社区商业方面,非核心区商业今年将加强供应,如在北京通州、大兴、石景山等区域都将迎来商业新增供应量的增长,且类型以社区商业为主。临近非传统核心商圈功能区的社区商业,在疫情期间所表现出的承接配套类消费的功能凸显,依托其交通的便利性、周边社群的聚集度以及整合营销、“最后一公里”的打通等,社区商业或者说非核心商业未来有机会在城市商业布局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在科技赋能方面,智慧购物减少了消费过程中人与人之间非必要的接触,互联网及物流连通线上线下购物与体验平台,疫情期间大放光彩的科技手段在疫情后仍然可以继续沿用。除此之外,科技还可以运用于深入探索“人”“货”“场”之间的合理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消费者的研究可以更深入,消费需求可以更加主动地被发现和引导,如抖音通过大数据实现消费需求的引导与商品推送。以科技修炼内功,实现用户引流,提升消费者粘性,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国货品牌方面,受国际范围内疫情的影响,今年国外品牌可能会放缓在中国开店的脚步,相应地,国货、国潮类品牌则有机会逆市提振,被摆到商场的门面位置,如国潮品牌李宁,科技类国货之光华为、大疆体验店,以及承租能力较高的新能源汽车、医美健康类业态等。经过多年积累,众多优秀的国货品牌有望在今年的商业市场上大放异彩。

在这四大关键词之外,未来商业的营销将是全渠道营销,由以往线下或线上作为单一流量入口,变为完全相互交互的闭环。因此如何利用线上和线下的科技,利用全渠道的营销提高消费者粘性,是未来商业需要考虑的方向。线上直播等营销方式将走向平台化、专业化、规范化,全渠道营销是发展趋势。

此次疫情中,一些线上线下结合的品质生活类的品牌,如下厨房、喜马拉雅、京东悦舍等,并没有停止其线下拓店的步伐;一些圈层消费、黑科技产品也是如此,如戴森、乐高等仍在对市场释放出积极的信号。疫情期间,封闭式的传统业态如餐饮、电影院、KTV等弊端暴露明显,疫情结束后,实体商业业态结构将会迎来一波洗牌。社交场所、活动空间、科技体验类业态有望扩大比重,传统文娱、餐饮业态比重可能会有所下降。



作者:李子晨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零售业将被颠覆?数字零售会 2018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
    热门资讯
    疫情下的“非常”商超 消费互联网:消费变革和升级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16095034号   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版权所有 ©2004-2016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