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外资进入与管制正文
国家应加快建立商业开放风险评估体系
来源:2006-03-08中国商报市场周报 发布时间:2006-4-5 点击数:

 

商业对外开放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的趋势,但流通业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专家呼吁,面对外资商业的大举扩张,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高度出发,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商业开放风险评估体系和产业预警机制。

 

“目前,国内自由化程度最高的两个行业是零售业和足球——自己怎么做都可以,外人怎么骂都没事。”在表达对全面开放一年后的中国零售业的看法时,北京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平如此调侃。

 

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商业流通业特别是零售业基本全面对外开放。然而,近乎百无禁忌的外资商业在2005年全方位、多渠道的战略布局和迅猛扩张势头,令国内商业企业以及业内专家、学者都意识到:是建立商业开放风险评估体系和产业预警机制的时候了。

 

外资新动向

 

2月24日,由北京工商大学举办的“零售业全面开放大趋势”论坛在北京举行。我国商业最高政府主管部门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在论坛上用详实的数据描述了外资商业从2005年开始出现的新动向。

 

外资商业进入中国速度大大加快。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底我国取消了对外资商业的地域、数量、股权的限制,并且允许生产企业增加分销业务。去年商务部共批准设立了1027家外资商业企业,合同利用外资18.16亿元,开设店铺1660个,营业面积468.34万平方米。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只是商务部批准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商务部门批准的外资商业企业

 

外商独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2004年底取消对外资商业的股权限制后,2005年共批准设立625家外商独资企业,占全部新批外资商业企业的61%。其中,新批的187家外资零售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124家,比重为63%。

 

外资的业态更加趋于合理。我国商业最早在1992年进行开放的时候,外资业态以百货店为主。最先获得批准的合资企业如上海的第一八佰伴、北京的燕莎都是百货店的业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购买力增强,外资业态开始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在2005年商务部新批的外资零售企业中,专业店占57.2%,大型超市占了25.5%,百货店开始逐步进入中国占13.9%,便利店比重最低不到4%。

 

外资并购案例明显增加。2005年,商务部共批准外资企业并购项目24个。其中,上海永乐电器公司一次就向外商转让61个店铺,营业面积28万平方米,也是最大的一次兼并案。

 

外资批发企业明显增加。2003年底开放批发经营后,2004年批准设立11家外资批发企业。2005全年共批准571家批发企业,占新批准企业总数的56%。其中,生产资料批发企业303家,占外资批发企业总数的53%。

 

另外,记者发现,加大自有品牌的力度也是2005年外资的一个特点。2005年11月7日,沃尔玛在北京的第二家购物广场开业,与第一家店相比,自有品牌商品的数量不仅明显增多而且摆放位置也突出了。

 

目前,沃尔玛中国56家卖场中有高达1800种沃尔玛自有品牌商品在销售,这占到了其全部25000种商品的1%。按照沃尔玛亚洲供应商资源拓展部总监冯瑞璋的说法,这些甚至连“初步发展”都还谈不上。他透露:“目前自有品牌只占沃尔玛中国销售额的2.5%,但未来5年内的目标将是20%。”

 

2004年之前,沃尔玛在中国的商品销售是亏损的,但去年在中国超过200亿美元的商品采购量保证了它的总体盈利。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么大规模的采购中居然有90%以上是沃尔玛的自有品牌商品。

 

外资带来的隐患

 

中国商品市场20万亿元的份额以及零售市场两位数的递增速度无疑是最对外资商业的最大诱惑。那么,大量涌入的外资商业在带来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是否也存在一定风险进而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呢?

 

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最新的一份报告表明,一些外资商业长期亏损,影响了国家税收和我国合营者的利益。实际上,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先亏损,后盈利。因此出现一些外资零售企业长期亏损而不倒的现象。这种策略的用意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利用低价策略,增强竞争力,提高占领市场的速度。二是从利润中提取资金,用于开设新店的投资,减少纳税额。三是增加合资者的经济负担,在适当时机迫使合资者减少股权,而自己以较好的价格增加股权。如沃尔玛在我国投资开设的店铺,在2004年初才实现收支基本平衡;麦德龙在我国投资开设的店铺,到2004年底仍在亏损。这样既影响了国家税收收入,也影响了我国合营者的利益。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开放国内商业可能出现的风险主要出现在外商迅速扩张,取得市场销售额控制权或者主导权以后。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风险。

 

首先,国外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将大量进入。一些国外有竞争优势的商品,由于对中国渠道不太熟悉,所以现在进入的还不是很多,但是如果国外商业企业控制了国内销售渠道后,这些产品就会大量进入。目前,在一些日化产品中,沃尔玛公司和宝洁、家乐福和联合利华都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其实,麦当劳与可口可乐、肯德基与百事可乐的如影随行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其次,民族产品在进入外国公司销售网络的时候将受挤压。其实,这种情况在国内已经出现了。为沃尔玛生产其自有品牌产品的加工企业通常只能拿到5%的利润,许多加工企业拿到的利润甚至不到1%。或许,这也正是沃尔玛在中国巨额采购自有品牌商品的原因。

 

但是,长此以往,随着外资连锁规模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中间商品牌和无品牌商品的增加,并逐渐取代中国的制造商品牌,这对我国整个后续工业的影响将非常大,有可能造成一些小工业、小手工业企业的崩溃或消亡。

 

再者,如果遇到自然灾害、严重疫情等而导致国内重要商品市场供应紧张的时候,政府调控的力度和实效有可能受到影响。2003年我国出现“非典”疫情后,一些城市的商品被抢购一空,政府决定从外地临时调运紧急商品,尽管调运成本比较高,但是政府要求零售企业不能提价。当时,北京本土的大型零售企业像物美等全部按照政府的要求不提价,受到了国务院的褒奖。而在这些被褒奖的对象中,大家并没有发现外资商业的身影。

 

对此担忧,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商业领域中外资所占市场份额不足3%,不足以对我国经济构成威胁。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吕一林认为,我国零售业真正的危险在于外资企业可能会占据最有价值的地区市场和经营领域,吸引走最有价值的顾客。

 

一项统计数字显示,2004年5000平方米以上的外资大型超市占5%,但在10个率先开放的城市中占当地网点数量的27.7%,销售额占29.8%,其中大连占到了43.4%,厦门甚至占到了97.3%。

 

由于现在城市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开始越来越向大型超市集中,为吸引更多有价值的顾客,外商越来越重视通过收购来进行扩张。而对外资对于我国境内零售企业的收购,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应对措施。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

 

现代流通业,绝不是一个流通问题,而是中国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战略问题,而且这个战略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竞争力,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认为,重视流通业应上升到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层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强调,不要因外而失内,不要因为引进外资而失去了国内自己的市场。外资无论什么时候对中国来说都是一种补充的作用、引导的作用、示范的作用,起主体性、主导性的还是中国商业,如果颠倒过来怎么说都是失败的。因此,在商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加快建立商业开放风险评估体系和产业预警机制。

 

然而,正如面对外资并购一样,我国在商业开放风险评估领域方面几乎是一片空白。目前,商务部则主要通过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来调控外资。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重视此项工作,从而引发了许多本应能避免的矛盾。前一段,北京华联在重庆上书市人大,要求制止家乐福贴身开店,理由是后者违反商业网点规划

 

据悉,商务部已经将《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上报国务院,经过反复的修改,已经被列为2006年争取年内出台的48件重点立法项目之一。按照惯例,被列入国务院一类立法计划年内应该能够出台。

 

据悉,《条例》的核心是听证制度。由相关方代表,比如市政建设的负责单位、商业的负责单位、企业代表、行业协会以及消费者代表等组成一个听证委员会,如果听证会予以否决,那么,规划部门规划不予立项,工商部门不予登记。

 

清华大学副教授李飞认为,听证的前提必须有个零售业饱和指标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判断某个企业是不是违反了网点规划。记者了解到,商务部去年已经起草了一个类似于零售业饱和指标体系的《零售业同业损害评估方法》。起草人之一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刘普合主任说,在快速消费品零售业态中,同业损害有可能发生。该《评估方法》主要分为同业损害的范围、条件、成立和评估方法等四大部分。

 

李飞还表示,《反垄断法》也可以作为评估商业开放风险的依据,但同样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国外在判断垄断上有一个CR4、CR8体系,前4名占领的市场份额超过30%就形成垄断,就要拆分;前8名占有行业总额超过40%就带有一种垄断的性质,就需要分开。

 

像法国家乐福前几年在国内和法国第二大集团合并,在合并的时候法国的相关机构发现两个企业合并之后,在部分地区市场占有率过高,所以裁定两个集团合并之后要卖三十几个企业,卖给法国的第三大集团,以减少垄断的倾向。

 

专家指出,在建立一套开放风险评估体系后,国家还应严格控制违规开店。对于地方政府违规批准的控制标准内的零售店铺,应依法关闭,同时对政府有责任的官员给予严格的行政处分。对被拒绝的控制标准内的零售店铺的开发申请,可实行上诉制度,由商务部负责监督和处理上诉。

 

当然,说到底,零售业竞争的核心,主要表现为单店的对抗,表现在一个商圈内,同业态之间的对比和较量,谁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谁能拥有更多的忠诚的顾客群,谁就是强者,谁就能取胜。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教授王成荣则把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特色。他举例说,有“中国黄金第一家”之称的北京菜市口百货经营面积只有8800平方米,去的销售却达11.7亿元;我国去年黄金产量216吨,菜市口百货就卖了3吨,这就是特色。

 

作者:胡 斌  编辑:redana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流通业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