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内外贸一体化正文
进出口商品应保持合理结构
来源:上海证券报2003-3-4 发布时间:2006-4-24 点击数:

[摘要] 尽管1月份进口额大幅增长、出现贸易逆差有其特殊原因,但是关税下调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已逐步显现,进口压力明显加大。从走势看, 2003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进口增长12%左右,出口增长15%左右。如果国际油价不出现灾难性的波动,贸易顺差为250亿美元。然而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中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既有有利因素,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作者认为要保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应该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面履行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为契机,全面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对外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扩大出口,保持合理的进出口结构。

  尽管1月份进口额大幅增长、出现贸易逆差有其特殊原因,但是关税下调对进口的促进作用已逐步显现,进口压力明显加大。
  今年1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当月出口297.8亿美元,增长37.3%;进口310.2亿美元,增长63.4%,进出口出现贸易逆差12.4亿美元,这是自1996年12月以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的月份。新年伊始就出现贸易赤字,意味着什么,今年进出口走势又将如何,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一、1月份贸易逆差有预警意义,但不代表全年趋势
  
1月份进口额出现大幅增长,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春节前的集中进口效应。今年春节在2月1日,而去年春节在2月13日,不少企业预期春运紧张,市场活跃,为满足节日市场供应,出现了集中进口的现象。二是对商品关税率下降预期的影响。如关税税率下降明显的汽车和汽车底盘,当月进口42.1亿美元,增长114.6%;手机进口4.3亿美元,增长4.4倍。三是原油及其衍生产品价格上升明显,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当月原油进口836万吨,增长77.7%,平均进口价格上升51%,净增达11.1亿美元。四是自去年11月20日起国家对热轧薄板等5类进口钢材实施最终保障措施后,国内部分企业有赶在配额数量满额之前突击进口的倾向,导致1月份钢材进口299万吨,增长101%。
  从1月份进出口的情况看,既有一些临时性因素,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长期性因素。从走势看,2003年外贸进出口仍将保持较高增长,但增速在2002年的基础上会有所回调,预计进口增长12%左右,出口增长15%左右。如果国际油价不出现灾难性的波动,贸易顺差为250亿美元,比2002年减少50亿美元左右。
  二、进口调控机制初步建立,但进口压力明显加大
  
我国入世后,为适应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借鉴国际通行做法,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加强了对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的预警预测和及时监控,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预警体系,健全了重要工业品进口管理办法。加大了对进口产品的调控力度,对保留的配额和关税配额管理产品把握了进口节奏。加强了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产业对话与磋商。加大了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实施力度。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反倾销新立案10起,涉案值592亿元,对外应诉的胜诉率大大提高。在钢铁行业首次运用了保障措施,对钢铁行业利润大幅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我们初步建立了进口调控预警机制。但2003年,我国进口的压力也在显著增大。
  经济增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2002年,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我国坚持扩大内需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景气回升阶段,坚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7.5%以上是比较有把握的。经济的较快增长,既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也将拉动进口快速增长。尤其是作为我国主要贸易逆差来源的石油产品,如果国际价格上涨过快,将对全年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关税下调对进口的促进作用日趋显现。2003年是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二年,我国关税将进一步下调,对非国营贸易的配额分配也将增加,根据入世承诺,今年关税总水平将从12.7%降到11.5%。在国际市场产品价格总体下跌的情况下,如果调控得不好,进口有可能大量增加,从而冲击国内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有可能比今年更大。
  三、千方百计扩大出口,保持合理的进出口结构
  
针对2003年我国进出口形势,为保持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要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全面履行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为契机,全面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对外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去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2864亿美元,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我国一批优势企业有较好的技术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具备了对外发展的条件。
  但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规划,择优扶持,要高起点、严把关,切忌一哄而上。对于具备走出去条件的企业,可以以年度为单位,赋予其必要的外汇支配权,并在人员往来方面提供相应的方便。
  要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要力保现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适当加大对出口基地的技术改造支持力度,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商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出口产品标准化和检验检疫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各种非贸易壁垒。落实鼓励外贸出口的政策措施,优先保证出口创汇多、信誉好的重点企业及时足额退税。扩大出口信贷和信用保险,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和监管水平。
  高度重视反倾销、反补贴和产业损害调查。认真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在产业保护中的成功做法,建立完善以综合部门牵头、多部门配合的产业损害预测预警体系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进口商品技术、质量、环保标准,切实保障国内产业不受大的损害。
  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坚持质量优先,着力引进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开发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造、重组。
  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建立研究开发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和地区总部。引进商贸、旅游、会计、审计等方面有信誉的境外大型企业和中介组织,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
  四、十二重点行业进出口面临挑战
  
狠抓质量和标准,尤其在环保标准上注意与国际接轨,今年仍可保持出口快速增长
  冶金行业。冶金行业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全面取消关税配额的行业。2002年,由于我国建立了钢铁行业产业预警系统,并对普通薄板和钢坯等9种17类钢铁产品实施了临时保障措施,自11月20日起对冷轧普通薄板等5类钢铁产品实施"关税配额、先来先办"的最终保障措施,使我国钢铁行业从总体上避免了大幅度冲击,生产经营形势和效益状况好于预期。全年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82亿吨和1.91亿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0.3%和18.9%。实现利润307亿元,增长38.6%。但进口的冲击还是存在的。主要是进口增幅大,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
  2003年,随着房地产的降温,国内钢铁产品的表观消费量增幅将会降低,而国际钢铁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不会有大的缓解,预计总量过剩3500万吨,同时国内钢铁行业将新增冷轧薄板和热轧薄板50万吨和680万吨,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扩大出口又面临比较大的困难,2002年全年钢材出口仅545万吨,美国仍将继续实施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保障措施,国际需求不会出现大的增长,因此我国出口只能保持微弱增长。
  石油行业。我国是石油净进口国。2002年,原油和成品油进口9602万吨,贸易额181.6亿美元;出口2029万吨,创汇38.7亿美元进出口相抵,赤字142.9亿美元。2003年,随着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内对石油的消费将继续保持7%左右的增长,而国内原油和成品油的供应只能增长2%左右,因而进口势必继续大幅度增长。目前国际石油从总量上供求基本平衡,但受心理预期等多方面的影响,今年以来,英国布仑特原油价格已上涨41%,其中近1个月上涨20%以上。当前石油价格已经上涨到每桶30美元以上,超过OPEC每桶28美元的上限。如果爆发战争且久拖不决并波及周围国家,油价很可能上升到40美元以上。油价的大幅度波动,不仅将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小冲击,也会加大我国石油行业的调控难度。预计全年石油行业贸易赤字将超过160亿美元。
  化工行业。从总体上看,化工产品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许多产品大量依靠进口,2002年进口额达421.6亿美元。在重点监测的37种化工产品中,进口占表观消费量的比重在10%以上的达22种,其中超过50%的有苯乙烯、丁醇、辛醇、乙二醇、合成树脂、聚乙烯、己内酰胺、钾肥。而出口竞争力较弱,全国出口额仅210.5亿美元。全年贸易赤字达211.1亿美元。根据入世承诺,2003年化肥实行关税配额的产品仍为尿素、磷酸二铵和复合肥,配额总量分别达到180万吨、595万吨和298万吨。预计2003年我国化肥行业将面临大量进口和主要原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纺织行业。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主要创汇行业。2002年,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617.7亿美元,增长15.7%,其中棉纱线和棉坯布出口分别增长57.9%和18.4%。进口143.6亿美元,增长23.4%。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74亿美元,增长13.6%。由于对入世后纺织工业发展前景看好,社会投资热情渐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兴办纺织服装企业十分踊跃,纺机进口迅速增加,国内无梭织机,工业缝纫机甚至出现脱销现象,这将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出口实力。2003年,我国将继续享受《纺织品服装协议》中配额递增的好处,出口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但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加拿大企业对从中国进口纺织产品大幅增长已提出要采取过渡保障措施,欧盟也对我国纺织品实施了非贸易保护措施,如果处理得不好,将恶化我国纺织行业的出口环境。
  轻工行业。2002年轻工行业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出口额超过890亿美元,增长19%。在家电、皮革,箱包、金属制品、玩具等领域,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在我国进行独资、合资、合作或定牌生产,将使我国轻工产品的出口能力进一步提高。欧盟对我国鞋靴、陶瓷用品和厨房用品的准入量将增长10-15%,也将扩大我国轻工产品的市场空间。只要我国狠抓质量和标准,尤其在环保标准上注意与国际接轨,仍可继续保持出口快速增长。
  机械行业。2002年,在国内投资和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机械行业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24.8%,并带动了进出口的较快增长。2003年,由于看好我国经济前景和投资环境,外商来华投资踊跃,部分质优价廉的机电产品进入了跨国公司采购体系,为扩大出口开拓了新的途径。国内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三峡工程"、"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及国家重点技改项目将继续保持较大投资力度,汽车消费短期内不会降温,进口还将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增幅均可达到10%以上。
  电子信息行业。电子信息行业是支撑工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002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长23.8%。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仍将维持高速增长。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口以高档产品为主,2002年集成电路、手机、彩管产品进口294.6亿美元,增长89.9%。由于与国内同类产品在质量、档次上基本不形成竞争关系,对国内产业基本没有大的影响。但2003年电子信息产品的关税总水平从3.5%降为1.5%,其中零关税税目占全部信息技术产品税目的83%,关税的下调有可能使进口快速增长。
  建材行业。建材产品以内需为主,但近年来进出口的规模也呈快速上升趋势。2002年,建材商品实现进出口69.2亿美元,增长22.1%,增幅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当年实现贸易顺差13.2亿美元,增长42%,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出口产品结构正从以采选品为主向制成品转变,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正在逐步增强,例如对韩国出口连续4年快速增长,2002年出口额增长1倍。这种趋势预计在短期内不会改变,2003年出口仍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全年贸易顺差30亿美元以上。
  煤炭行业。煤炭是我国有比较优势的重要产品。2002年,煤炭行业努力克服国际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继续保持了较高出口水平。全年完成煤炭出口8575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国内价格大幅度上升,个别地区出现了短期的供应紧张,也刺激了进口增长,全年煤炭进口1081万吨,增长3.3倍。2003年,随着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煤炭出口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而国内供求矛盾的缓解,将抑制进口的大幅度增长。
  有色金属。我国是有色金属进口大国。2002年,全国有色金属进出口总额达到167.8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58.5亿美元,增长40.3%;进口109.3亿美元,增长11.3%。进出口相抵,进口大于出口50.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2%。进口产品中以铜、铝为主,两种产品合计进口93.7亿美元,占进口额的85.7%。铅、锌、锡、钨、稀土是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2002年,铝出口大幅度增加,铝及铝合金出口78.8万吨,净出口达到20.6万吨。由于近年来铜、铝产能增长过快,铜精矿、精铜、氧化铝大量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2003年有色金属行业贸易逆差仍将保持50亿美元左右的水平。
  黄金行业。今年以来,黄金价格一路攀升。据专家估计,伊拉克战争爆发,金价还会攀升,一旦突破每盎司355美元,有可能一路上升到420美元。价格上涨过快,虽有利于国内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但也可能诱发大量进口,对平衡国际贸易造成压力。
  农产品。2002年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和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我国农产品经受住了入世第一年的考验,实现出口135.1亿美元,增长13%,贸易顺差增长34.8%。根据入世承诺,2003年,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将从18.5%下降到17.4%,主要农产品配额也均有所增加。其中小麦由846.8万吨增加到905.2万吨,玉米从585万吨增加到625.5万吨,大米从199.5万吨增加到232.75万吨,豆油从251.8万吨增加到281.8万吨,棉花由81.85万吨增加到85.625万吨。由于我国玉米、大米仍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估计不会出现大幅度进口,豆油、棉花、食糖国际竞争力较弱,进口趋势值得关注。出口方面,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扩大出口的主要障碍,如果我们不能在破解绿色壁垒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农产品的贸易顺差将会减少。
  五、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国际经济贸易环境不乐观
  
近两年,在全球贸易增长停滞乃至下降的情况下,我国的出口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这与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使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显著提高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以来,我国的冶金、机械、纺织、轻工、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的产品,其质量和档次都有很大提高。2003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还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国际经济与贸易活动中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既有有利因素,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外资企业对我国出口的带动作用将继续增强。2002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27亿美元,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实际投资317.3亿美元,增长32.9%,占实际外商直接投资的60.2%。外资的大量进入,一方面促进了进口增长,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出口增长。2002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99.4亿美元,增长27.6%,对出口的贡献率达到61.7%。合同利用外资828亿美元,增长19.6%。按合同兑现率80%计算,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可达660亿美元。而外商投资企业的增加和利用外资规模的持续扩大,将有利于我国继续保持出口较快增长。
  2、美元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2002年美元对主要工业国家汇率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欧元下跌12.98%,对日元下跌8.85%,对英镑下跌9.16%。这一因素从今年一季度后开始弱化,但由于美国经济反复不定,加上伊拉克问题引发的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美元走软的趋势仍将继续。
  (二)、不利因素
  虽然存在不少扩大出口的有利因素,但我国出口的国际经济和贸易环境并不乐观,将对出口形成较大的制约作用。
  1、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出口的难度。2002年,世界经济增速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预测增长2.8%,联合国预测增长1.7%,均比上年加快0.6个百分点。由于主要国家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如果世界经济政治环境稳定,2003年全球经济仍可保持回升态势。但由于对伊拉克战争问题,各个国际组织对全球经济增长都比去年底的预测有所调低。近日,世界银行将2003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从3.6%调低到2.5%。世界经济再度陷入低速增长,将对我国的出口产生较大影响。
  2、美国经济成为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美国在多次下调利率和增加预算支出的带动下,2002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曾出现强烈反弹,增长幅度达到5%,但随着存货调整的基本结束,二季度仅增长1.3%,三季度增长4%,四季度又回落到增长0.7%,全年增长2.4%。尽管布什政府采取了减税和增加预算开支等措施刺激经济,但由于股市急剧下跌、资产缩水,支撑经济增长的财富效应趋于破灭;美元利率降至40年来最低,利用外资大幅下降,资本项目将难以弥补4352.2亿美元的贸易赤字,有可能推动美元继续走低;工业生产、效益双双下滑,破产加剧,失业率上升,这些不利因素使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经济先行指数连续下跌,下一步经济走势仍不明朗。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2年,我国对美国出口699.5亿美元,增长28.9%,占全部出口总额的21.5%。从美国进口272.3亿美元,增长3.9%。美国经济不振,将对我国出口和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并有可能产生新的贸易战。
  3、欧盟与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对我国出口也有影响。日本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02年对日本出口484.4亿美元,增长7.8%;从日本进口534.7亿美元,增长25%,由上年的顺差21.6亿美元变为逆差50.3亿美元。受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缓慢、银行不良债务高居等因素影响,实现经济增长仍有待时日,对日出口只能维持低速增长。欧盟是我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2002年对欧盟出口482.1亿美元,增长17.9%;从欧盟进口385.4亿美元,增长7.9%,顺差96.7亿美元。欧盟各国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欧盟2002年经济增长1.1%,如果不发生对伊拉克战争,2003年可增长2.3%,从现在情况判断,要实现这个预测目标的难度非常大。
  4、世界经济增长总体乏力,促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截至2002年12月,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动60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案金额近10亿美元。发达国家分别对我国的农产品、水产品和动物源性食品甚至打火机等,采取了多项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出口退货大量增加。而发展中国家与我争夺市场的贸易战也更加激烈。

作者:国家经贸委, 刘南昌  编辑:redana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红星收购吉盛伟邦 家居流通业 中国成亚洲最大零售经济体 本
    热门资讯
    武汉商业地产跨入战国时代 便利店掀起零售业革命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webmaster@Kesum.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