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国内重点流通企业正文
国资系大调整助推 中百集团打响第二轮股权“保卫战”
来源:2014年4月30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4-4-30 点击数:


    从被动“应战”到主动出击,中百集团的第二轮股权保卫战正式打响。

    4月29日,中百集团(000759.SZ)发布公告称,武商联的一致行动人华汉投资,通过二级市场收购中百集团股票,截止到4月25日止,对中百集团持股比例达到6.94%,其与武商联一起,对中百集团的持股比例增至25.01%。

    这是永辉超市三度增持中百集团后,大股东武商联的第一次主动增持。“这表明大股东不放弃控股权的信号。”武汉国资系一人士坦言,包括中百集团在内的三家上市公司,目前仍属于武汉国资系中核心且盈利能力很强的资产,无论是从武汉市政府的“面子”还是对武汉市政府打造全国性商业航母的计划来说,其都不可能放弃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控股权。而在多个场合,武商联及三上市公司高层也多次对外表达这种思路。

    股权争夺战

    这已是武汉市国资系面对的第二轮股权争夺危机。从2007年起,银泰系增持鄂武商(000501.SZ),新光控股轮番增持中百集团,武汉国资系以浮亏数亿元的代价,保住两公司控股权。不料此番风波尚未完全平息,永辉超市再度“来袭”。

    从去年年底至今年4月18日,福建民企永辉超市及全资子公司重庆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分3次增持中百集团股票,对其持股比例达到15%,超越新光控股,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而武商联集团则紧急增持,与其行动一致人华汉投资一起,将持股比例拉升至25.01%。

    针对三次举牌,永辉董秘张经仪多次强调,目前主要目的仍为财务投资,且不排除后期会继续增持。

    一商业人士指出,跟此前新光控股和银泰增持鄂武商不同,永辉增持是自己主动进来的,而其增持频率比较均匀,也比较按部就班,从业内的手法看,其应不仅限于财务投资,后期继续增持的可能性很大。

    一接近武汉国资人士则坦言,在国资系统内部,其资产结构以重资产为主,短期变现较难,而整体国资系的现金流相对不足,目前核心资产仍然为旗下三家商业类上市公司,后者在日常运营中对现金流的要求也较高,资金需求较大。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武商联还是华汉投资的增持资金,均属于自有资金,但后期若继续保住控股权,还需要做好继续增持的准备。

    国资调整时机

    不过,武汉国资系统内正在进行一场尚未公开的调整,即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武商联集团进行合并,目前已基本完成,新公司董事长由前国资公司董事长担任,武商联原管理层也进入到新公司继续担任高管职务,武汉国资人士透露,这次调整并不影响三家上市公司的人事结构。

    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3月,武汉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武汉经济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武商联集团,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70.55%和29.45%。原鄂武商董事长王冬生担任武商联董事长。但去年年初,王冬生因年龄退休后,其岗位一直空缺至今。

    这种局面下,武汉国资系可以腾挪的空间更大。据了解,武汉国资公司管理和培育的企业除3家商业上市公司外,还先后包括马应龙药业、武汉健民、武汉长印股份、武汉塑料、武汉石油、武汉电缆、双虎涂料等10家上市公司。目前公司资产主要分布在金融业、风险投资、商业零售、房产投资及工业园等行业领域。

    “这些公司目前已非武汉国资绝对控股,部分壳资源已被借壳。”上述国资人士坦言,其资金状况如何还很难说,但其多元化结构布局,可能为武汉国资系部署筹资渠道。

    永辉增持的时机还显得有些玄妙。上述本土商业人士透露,如今,鄂武商和中百集团的一把手都已将到或接近退休年龄,武汉国资商业板块可能面临大范围换血,永辉此时介入,让武汉国资系显得有些意外,此时国资的压力还不仅是资金的问题。

    事实上,曾有消息指出,武汉商业企业的重组停滞不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创始人的各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利益无法协调一致,“企业大佬间都无法通过行政手段强压推行重组”。

    曾有市场猜测,武汉国资系曾寄希望于通过股权激励来解决这种尴尬。但此前,武商联一直忙于重组和股权争夺事宜,至今没有进展。

    “利益协调不下来,管理层自然不买单,对重组推进得并不积极。”上述商业人士指出。如今,如果这批管理层退出一线,可能会有新的动作。两者叠加,武汉国资系保壳计划目前还有不少压力。


 

作者:陈红霞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东莞整肃风暴重创五星级酒店 5000亿元专业市场“动手术”
    热门资讯
    东莞整肃风暴重创五星级酒店 王先庆谈2014首届中国(广州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