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正文
强化中国农产品流通渠道控制权
来源:2014年11月21日 《优质农产品》 发布时间:2014-11-24 点击数:


   近年来,外资大举进军我国农业的案例并不鲜见,不但投资范围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等各行业,以及农产品流通和加工等多环节,而且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主要渠道。当前全球投入农业的外资总量增长迅猛,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已成为跨国收购的主力军。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农产品流通领域专家王先庆认为,尽管外资的进入有利于我国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我们却不能盲目迷信外资,尤其在一些关键性领域更是不能被其提供的“短期得益”所迷惑。我们应该在灵活利用外资、自我发展的同时,强化对农产品流通业的“渠道控制权”,这样才能做到发展控制两不误。

  记者:目前,有人用“外资围城”这个词来形容中国农产品流通领域现状,这样的判断是否客观?

  王先庆:这种说法虽然有一点夸张和文学化,但目前问题确实已经很严重。农产品流通是国家的主渠道之一,通常来说,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放开这个渠道。我们国家之前并没有注意到农产品安全流通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呈放开的状态,比如粮食、水果、牛奶等流通领域一直都在引进外资。所以外资很轻松地就进入到流通领域。目前,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外资占领大部分农产品流通领域却是既成事实。

  记者:相对于外资的全面发力,为什么国内的民营企业没有大的动作?是没有预期,还是感觉这方面的利润不足以吸引他们?此种情况下,国企是否更应该出手?

  王先庆:中国民营企业本身发展的环境是有限的,在获得优惠政策和发展空间方面都劣于外资企业。同时,国内民营企业的实力也有限,没有那么大的资本实力。最重要的是,民营企业往往也不具备外资企业的战略眼光和视野。相对于外资企业的成熟老到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国内民营企业还远远不具备竞争力。

  农产品流通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流通,本来就应该由国企担起中国农产品流通和世界竞争的责任,但是由于国企体制和水平问题,造成他们不但不履行这个责任,反而跟外资企业联手来跟民营企业竞争,进一步加速了农产品流通行业沦陷的速度。

  记者:您曾提到过,外资全面占领农产品流通渠道会取得“定价权”,但是如果民营企业占有这个渠道不是同样会取得这种“定价权”吗?实际上农产品的价格对于消费者的区别只有贵贱,没有外资和内资的区别。

  王先庆:农产品的“定价权”主要牵涉到国家安全性。作为本国企业可能为了市场竞争而抬价,也可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抬价。不过基于这种原因的定价权可以在市场的自然波动中取得均衡,也会随着国家的调控得到解决。但是,如果流通渠道完全被外资控制了,它会在你的政策允许范围内逐步剥夺国家产业链的利益,价格反而不会随着市场的自然波动而变化,例如世界的铁矿石和石油就是外资占领之后取得定价权的典型案例,外资以此稳固剥夺我们的国家利益。

  粮食是基础产品,随便涨个三五角钱对国家和民生影响都是巨大的。外资目前还在布局阶段,一旦他们真的完成了布局,控制了主流通渠道,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地调整价格,市场被其控制也在能想象的范围内。

  记者:有人认为中国粮食价格稳定是因为粮食市场还控制在我们手中。新闻报道称,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已经达到16%,远超粮食自给警戒线的95%。这种情况是否会影响粮食市场?

  王先庆:可能性会有。因为世界粮食市场的供求和中国是脱节的,国内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又很高。比如国外玉米就远低于国内的价格,进口肯定是更划算的,可能就会大量进口。市场的均衡有一个消化的过程。不过,因为中国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所以现在还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记者:面对外资“围城”,有何对策?

  王先庆:首先,现在开始就应该有保护性的经济政策。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用《反垄断法》等来限制外资的进入,这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惯用的手段和方式。其次,要培育和保护本土的农产品流通企业,给他们成长的空间,提供发展机遇,让它们在合理竞争中快速成长。

  记者:就企业本身来说,中国农产品流通企业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王先庆:国内企业要尽快适应国际化竞争,实现内外一体化。一方面要有在国际农产品流通市场打拼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在国内市场构建自己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同时,提高管理水平,在市场渠道管理方面多引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

  目前,国内正在建设的许多大型农产品物流园,就是国内企业在这个方面的一种有效做法。我们应该鼓励这种行为,但同时也要避免让它们沦为地产经济的绑架产品。也就是说,农产品物流园要真正变成为农产品流通而实施的基础建设,而不是圈地做房地产。

  人物简介:

  王先庆,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贸易与流通研究”学术团队带头人、广州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成员、开商网、中国流通研究网总编辑。


 

德国的大流通体系

  目前在德国,大约95%的农产品是通过超市销售的,而在我国,这个比例平均为6%。在阿尔迪等平价超市,货架上超过80%的商品为食品,而城市社区中一般在步行5~10分钟的范围内就有一家这样的全国连锁食品零售超市。受地理位置和大面积农场种植所限,德国农作物和畜牧种类十分有限,但食品种类却纷繁多样。据粗略统计,德国仅香肠就有1500多种,点心、面包多达1000多种,即使全部以大麦芽为主要原料的啤酒,在德国的注册品牌也有数百种之多。以上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国农产品流通已大大超出了从农场到餐桌的直线连接,其背后依靠的是一个角色众多、组织严密、环环紧扣的“大流通体系”,已经全面实现了农业与工业、商业的融合。

  实际上,产销一体化、农工综合体已成为德国农业的一个基本特点。在德国农产品流通链条上,生产、加工和销售每一环节都已形成了大量成熟的经济实体。平价超市、百货超市和大卖场等遍布社区、全国连锁,埃德卡、阿尔迪等不到10家食品销售集团控制了全国85%以上的食品销售,构成了农产品到达餐桌前值得信赖的“最后一公里”。农场主、食品企业和零售商三大主体,共同构筑了德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核心环节。

  除了三大主体,在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上,同样需要质检、运输、协调等众多有效的保障措施。在德国,一个由政府、合作社、物流商和展览会等组成的保障系统,成为确保农产品顺畅流通不可或缺的“配角”。在食品安全和质检方面,德国政府通过完善的立法、严格的监督、严厉的惩罚等措施担当农产品市场的 “铁面裁判”;遍布全国的农业合作社、食品工业协会、零售协会等,更是农产品流通出色的组织者,称得上是德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真正的幕后英雄;而各类运输、存储和包装企业,直接保障了农产品在产地、加工厂和销售点高效、保鲜、保值流通;数个互为补充又都颇具规模的农业展览会,同样成为“会展王国”德国进行农产品营销的独家利器。

美国:现代农业流通样本

  美国农产品交易市场有三种: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由于美国农业生产区域化程度高,且绝大部分农产品由企业化经营的少数大农场生产,供应给全国各地以及市场,这使得美国农产品的产地市场比较集中。有关数据显示,全美近80%的农产品是从产地经物流配送中心直接到达零售市场的,车站批发商的销售量仅占农产品总交易量的20%左右。不过,车站批发市场对农产品价格形成具有主导作用。

  服务机构齐全是美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另一特点。为使农产品流通高效快捷,美国建有许多专门为农产品交易服务的组织,如装卸运输公司、加工包装和分类配送中心以及银行、邮局等与之密切相关的机构。同时,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并举,各自形成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及时传递给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效地发挥指导生产和调节消费的作用。

  此外,美国建有果蔬、大豆之类的行业协会,农产品生产者、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进出口商等都是协会的成员。协会负责协调组织农产品流通,举办交易、展示会增进会员间信息交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出口,向会员介绍最新流通政策和法规,向国会及政府反映会员意见等。

  农产品市场流通是美国政府支持农业的重要环节。由于劳动生产率高,美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剩。因此,政府通过价格支持及其他多种形式的支持手段帮助农场主顺利出售所生产的农产品,使之得到合理的收入,从而稳定生产。同时,政府致力于开拓市场。美国农业部专设农业局,负责收集、分析和传播全球市场供应与需求、贸易趋势和市场机会的数据和信息,为国内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和进出口商提供决策参考,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美国 2002年新农业法包含多个旨在促进农产品出口的计划和项目,并增加了这方面的投资,体现出美国对开拓农产品市场的重视。

  美国政府还通过严格的食品检验、检疫措施,致力于为国内外市场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以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美国农产品信誉,提高其国际市场占有率。

 

作者:佚名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吉盛伟邦超20亿被收购案失败 零售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热门资讯
    为什么物流会取得前所未有的 零售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