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最新动态 | 流通研究 | 下载共享 | 咨询培训 | 专家专栏 | 读书 | 流通企业 | 论坛 | 博客 | 书城| 城乡商业 | 开店指导
中国流通研究
English 繁體中文
关于我们
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在线留言 合作导航
|零售百强 |业态研究 |并购上市 |网点规划 |商业数据 |供求信息 |商铺招租 |展会发布 |专家在线 |会员服务

  没有公告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顾客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现在的位置: 开商网 >> 中国流通研究网 >> 流通产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洋快递冲击为何了无痕迹?           ★★★
洋快递冲击为何了无痕迹?
副标题:
作者:曹建华 来源:2013年2月21日 国际商报 人气: 时间:2013-2-21 10:08:23 进入论坛


  国家有关部门于去年9月批准了联邦快递(中国)有限公司(联邦快递)、优比速包裹运送(广东)有限公司(UPS)经营国内快递的资质,时隔数月,市场上却难觅洋快递的影子。这不禁让人发问:洋快递哪儿去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业内巨头对于两家洋快递进入中国市场的反应不一,有的快递企业在采访时直接表示自身业务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有的则对此不作表达。

  两家洋快递取得资质以来,当初满城“狼来了”之论言犹在耳,可数月间过于平静的市场反应让人颇多疑惑。

  市场内外有别?

  中国快递协会副会长刘学德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所谓洋快递并未销声匿迹,其仍在稳步推进的过程中。

  洋快递进入中国市场之际,正是本土民营快递企业高速成长期,以顺丰、中通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由于洋快递涉足国内快递市场相对短暂,网点布局尚未全面展开。
  “几个月的时间并不足以有大的动作,但是没有声音并不代表不作为。”刘学德分析说。
  此外,洋快递在中国大陆市场主要是走高端客户路线。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指出,这几家国际快递公司在华走的是边扩张边经营,边经营边扩张的路线,经营的城市约300多个。民营快递则扩张比较快,目前经营的城市已达千余。且民营快递的客户主要为普通消费者。

  “相对而言,商务客户普遍比较低调。”徐勇说。

  以联邦快递为例,中国是联邦快递重要市场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联邦快递即进入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其国际快递业务已覆盖所有主要城市和省区市。

  2006年12月,联邦快递从商务部获批投资证书,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获批国内服务营业执照,并于2007年5月开始在华开展国内递送业务。按照新颁《邮政法》的规定,其申请“非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并于2012年9月获得快递经营许可,但仅限于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大连、郑州、成都等8个城市

  UPS获批范围更小,仅有5座城市。“获批的经营范围小,对其快递业务也会有影响。”徐勇认为,主管部门会根据申报情况逐步放开国内市场。

  而记者在与联邦快递和UPS联系采访时,两家公司均低调表示“目前正常开展相关业务”,并不愿透露更多市场布局等细节。值得关注的是,联邦快递与UPS虽已获批经营国内快递业务,但其重心仍落在国际业务领域。近日,联邦快递高调宣布国际运费平均下调7%。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物流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系副教授刘伟华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国于入世第五年(2006年)全面放开了物流市场,允许外资企业在中国物流行业进行自由投资。“事实上,这几年在快递市场上外资企业的动作并未对市场竞争带来实质性的变化。”

  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上,除顺丰和EMS外,本土企业与跨国巨头相比确实欠缺竞争力。外资快递企业在中国设立转运中心和增加业务网点,更多的是服务于中国的企业与国外进行商务往来,而不是倚重本土快递业务。“当前的一些政策调整不会对本土企业产生太大的冲击。”刘伟华认为,外资快递同国内快递企业相比,服务对象不同、服务能力不同和服务性质不同。快递的市场竞争的一个明显效果便是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显著增强。

  徐勇指出,两家洋快递在国际快递领域意气风发,但是在国内快递市场则是不温不火。

  有统计显示,联邦快递、联邦包裹(UPS)和DHL国际三大巨头已占据国际快递业务75%的份额,但其在中国国内快递市场的份额却不足1%。

  据记者了解,目前顺丰大概有十几万员工,EMS也超过十万人,联邦快递则是3000人左右。“3000人和十几万人没有可比性,竞争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徐勇说。

  根据新《邮政法》,外商不得投资经营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但信件等文件递送的业务量在国内快递中偏偏占据很大比例。

  UPS为了满足部分客户需要,也会为他们提供某些国内包裹递送,但比例极小。徐勇指出,外资快递的市场定位以商务客户比较多,很少针对个人客户。在2011年,UPS曾经尝试过让民营公司做代理,但效果并不佳,不到一年就停止了。在网络拓展方面,UPS曾表示,会坚持直营。

  受制“水土不服”?

  应当承认,洋快递在资金实力、管理水平、客户服务等方面颇具优势,但其也表现出网点分布稀、客户来源少等“水土不服”。

  对于洋快递进入中国市场几个月来的表现,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与前述专家持有不同看法:“短期来看,洋快递的进入并不会给我国快递业造成太大的影响,行业竞争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将眼光放得远些,随着洋快递网点分布的增多、渠道建设的完善,其现代化管理、服务优势将逐渐显现,必然会给我国快递业造成较大的冲击。”

  洋快递首先冲击的将是高端快递业务,特别是给EMS以及顺丰等带来较大的竞争压力,行业竞争格局或将从高端快递业务上率先改变。

  高博轩认为,洋快递获得国内快递经营牌照、进入我国重点一线城市以来,发展还算迅速。但国内快递巨头多年来积累的网点渠道与客户资源仍具有较强的优势,洋快递尚难比拟。

  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电商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中国国内快递市场呈现迅猛增长势头。

  刘学德表示,电商的突飞猛进,使得快递企业争相做好“最后一公里”配送,电商给出的价位更低,而洋快递走的是商务领域的高端路线。

  刘伟华也强调,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本土快递企业的迅速增长,许多企业年业务量的增长都在30%以上。《2010~2015中国物流运输业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国内和国际快递市场规模分别为373亿元和155亿元,受中国经济增长、电子商务发展、政策支持等利好拉动,至2015年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1292亿元和323亿元。

  如今,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电器等电子商务企业都已同本土大型快递企业结成了战略联盟,许多客户在选择网络购物的时候,即是选择了这些快递企业,而洋快递在这方面还难有作为。

  刘伟华表示,近年来本土企业不断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力,如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及本土适应优势。

  记者做了一项调查,以一公斤重的物品在上海地区进行同城业务为例,分别交由联邦快递、UPS、顺丰、EMS进行送达。

  联邦快递的优先达服务类型收费是24元,普通达类型收费是18元。普通达的起始重量是5公斤。最快也要在第二天下午6时左右到达目的地。

  而5公斤重价值约在120元左右的包裹,UPS运费在15.3元左右,同时UPS国内快递的业务只能在所授权运营城市进行异地快递,或者同城快递。如果当日下午取,次日下班前即可送达。

  顺丰方面,5公斤重的包裹收费为20元,一小时后上门取件。上海同城邮寄,正常可以到达,但是客服人员同时也告知,如遇寄件高峰期,对到达时间不作保证。

  EMS的价位是基本邮费56元,不包括包装等费用。一公斤以内是20元。通常是下单一小时内取件,到达时间为一天到一天半。同城中到县镇等地,则时间还会延长。

  相较而言,外资快递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价位略具优势,国内快递的长处则更集中在服务区域的广度上。鉴此,快递市场更激烈的竞争或不远矣。

 

分享到:
击更多曹建华的文章 文章录入:wxj    责任编辑:wxj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 洋快递冲击为何了无痕迹?
  • 云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06—2020年)
  • 快递行业新规全透视
  • 快递业顽疾整治进行时
  • 区域性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定位分析
  • 快递进薄利时代 转机在产业联动
  • 申通因暴力分拣被邮政局约谈 已递交整改报告
  •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产业升级路径和政策趋向研
  • 不做猎物,快递公司要“上天”
  • 物流产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 快递业将被征10亿份子钱 或将转嫁消费者
  • 物流公司绘制中国罚款地图 公路越来越乱“逼
  • 普通文章面向现代化的中国餐饮业发展对策研究
    普通文章中小超市受宠 2013年零售业巨变
    普通文章[图文]京城高端超市亲民路线突围
    普通文章[图文]百货业如何破盈利困局
    普通文章购物中心与电商的O2O之战
    普通文章商贸流通业融资模式研究
    普通文章百货业转型升级创特色
    普通文章[组图]购物中心业态洗牌:ZARA们的胜利
    推荐文章卖场过剩 家居建材业遭遇“生死劫”
    推荐文章[图文]东方家园建材超市面临崩盘
    推荐文章2012餐饮企业十大热点事件
    推荐文章肯德基速成鸡再曝安全隐患:花钱能买检
    推荐文章[组图]京沪便利店发展差别缘何如此之大
    推荐文章电商扩张 商场大量建设 传统百货业何去
    推荐文章“第九届珠三角流通学术峰会”会议通知
    推荐文章[组图]群雄割据中国零售版图

    京城高端超市亲民路

    百货业如何破盈利困

    购物中心业态洗牌:

    上海老牌百货公司步

    2013年中国餐饮市场

    2012百货零售业四大
    (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来说两句
     姓 名: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政治、黄色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机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