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流通理论研究 | 流通产业研究 | 流通企业研究 | 流通技术研究 | 流通渠道研究 | 流通资本研究 | 流通政策研究 | 流通热点专题 | 
| 零售业研究 | 批发业研究 | 物流业研究 | 餐饮业研究 | 酒店业研究 | 旅游业研究 | 会展业研究 | 旧货业研究 | 拍卖业研究 | 
| 业态研究 | 选扯研究 | 配送研究 | 防损研究 | 市场研究 | 客户研究 | 商品研究 | 自有品牌 | 卖场研究 | 店铺研究 | 促销研究 |
| 超市 | 百货店 | 购物中心 | 购物广场 | 商业街与步行街 | 便利店 | 专业店 | 专卖店 | 家居建材店 | 商业地产 | 电子商务 | 直销 |
您当前位置:首页> 市场研究 > 旅游业研究正文
基于空间互动关系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
来源:《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期 发布时间:2015-3-11 点击数: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空间相互作用视角,以广西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借助SPSS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联系强度模型,评价了广西各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出相关结论,揭示区域旅游空间非均衡发展格局。最后提出广西各城市互动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市旅游竞争力   对外联系隶属度   空间格局   广西
  问题的提出
  城市旅游是发生在城市的各种游憩活动及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称(彭华,2000)。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是现代旅游研究的前沿领域,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城市旅游竞争力正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王娟,2006;史春云等,2006)。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指在旅游产业本身素质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通过旅游企业在旅游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持续发展壮大的能力(苏伟忠等,2003)。国外学者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大多数是将城市作为一个目的地,从感知、营销、环境管理等角度进行剖析。Shaw & Willianma(1984)则从表意、组织、时间序列和感知等方面,将城市旅游吸引力分为三个层次。Crouch(1999)认为,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新资源和吸引物、支持资源因素、城市管理和城市综合状况四个方面。Enright(2005)认为,一个城市是否具有竞争力,要看其是否能对潜在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然而国内学者主要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具体的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保继刚(2002)将城市旅游吸引力归纳为8个动力因子,即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文化氛围、区位特性、对外经济联系、基础设施、旅游景点、服务水平和环境质量。黄耀丽等(2006)从旅游发展规模、旅游接待能力、相关依托因子、资源禀赋指数四个层面选取指标,运用主成分法定量评价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张河清等(2010)把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细分为4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25个城市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客观评价。
  综上,目前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较少涉及城市的空间格局,本文基于城市间的空间互动关系,试从现实竞争力、发展潜力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拟定城市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比较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提出各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的相关对策。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的选择
  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对旅游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发展潜力竞争力和发展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进行,尤其应该考虑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生活水平,以期构建较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获得较为准确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估算结果。本文构建了共分三个层次的旅游综合竞争力指标体系。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城市综合旅游竞争力;第二层为准则层,即城市旅游现实竞争力、发展潜力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第三层为因子层,共由23项具体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其中旅游资源品位度指标(D9)分值评价如下: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10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分)、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5分)、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3分)、国家3A风景名胜区(2分)、其他(0分)。对于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拥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的取值9分;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拥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取值7分;既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又拥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的取6分;既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又有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的取5分。旅游资源丰富度(D10)评价指标是取各市A级以上旅游景点的总数。
  (二)数据的加权处理
  鉴于23项指标间性质不同、单位不同,本文在对指标进行计算分析前统一各指标的量纲,方法如下:
  (1)
  其中,i=1,2,…,14;j=1,2,…,23;X`ij是消除量纲后的数据,Xij是原始数据,为城市i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时间维度的可对比性,本文在时间上特别选取2010年和2012年两个节点进行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评价。对这两个节点上的数据进行加权都采用相同的方法——主成分分析加权法。
  主成分分析加权法的原理是把反映研究问题的众多指标中相关比较密切的一些变量归为一类,每一类成为一个因子,即利用降维思想,用较少的因子表达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卢纹岱,2006)。分析时,选取主成分的标准通常是因子特征值大于1或者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大于70%,以提取的各因子方差贡献率占因子方差贡献率之和的百分比作为权重,与各主成分得分进行加权求和,结果就是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得分越高,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越强(万春燕等,2011)。各因子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篇幅限制,广西各市旅游综合竞争力主因子载荷矩阵、主因子与评价指标的系数不再列出)。
  (三)指标值的计算
  根据如下公式可以计算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见表3),即:
  (2)
  (3)
  其中Ttj是第t个主因子与第j个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之间的系数;Fit表示城市i的第t个主因子得分;ωt是第t个主因子的权重;Fi为城市i的旅游综合竞争力。
  区域旅游竞争格局分析
  (一)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分析
  在广西14个地级市旅游综合竞争力得分结果中,2008-2012年旅游综合竞争力上升的城市有5个,分别为南宁、防城港、贺州、河池、来宾;2008-2012年旅游综合竞争力降低的城市有9个,下降幅度较大的城市分别为桂林(减少0.2154)、北海(减少0.0214)、百色(减少0.0194)、钦州(减少0.0176)、柳州(减少0.0167)(见图1)。由此可知,2008-2012年广西旅游综合竞争力总体保持稳定,其中旅游综合竞争力的重心由桂林、南宁两个城市变为南宁一个城市,但是桂林市的旅游竞争力依然远远高于其他城市。自2009年,南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科学整合南宁市旅游资源,加大财政对旅游资源开发保护、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研发推广的支持力度,促进城市旅游竞争力大幅提升。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桂林市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漓江水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同时,桂林市区规划不合理,主要交通道路过于狭窄,旅游交通网络只初步形成,这些都限制了桂林市旅游竞争力的增长。

  (二)城际旅游格局分析
  为了更好地评价城际旅游整合现状,本文引用空间联系强度模型,用联系潜力来度量城市间空间相互作用的大小,用对外联系隶属度来反映城市的对外主要联系方向。空间联系强度模型:
  (4)
  其中,Rij表示城市i、j之间的旅游联系强度;pi 和pj 分别表示城市i和城市j的总人口;Fi 和Fj 分别为城市i和城市j的旅游综合竞争力;dij为城市i和城市j之间的交通距离(广西内各城市间的最短交通距离通过Google Earth测得)。一城市的旅游联系潜力或对外旅游联系总量是该城市与其他所有城市的旅游联系强度之和,计算公式为:
   (5)
  其中,Ri是城市i的旅游联系潜力,反映该城市的对外旅游联系总量大小。
  利用城市旅游联系潜力所占比例大小来确定城市对外联系方向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表达式如下:
  (6)
  (7)
  其中,Lij城市i对城市j的旅游联系隶属度,表示城市i与城市j联系强度占城市旅游联系潜力总和的比例;LR为城市i对外旅游联系隶属度,表示城市i联系潜力占整个城市群旅游联系潜力总和的比例。Lij、LR值越大表示对外旅游联系的重要性越大,它以定量的形式反映了城市的对外旅游联系方向。
  1.城际联系强度。由表4可知,鉴于城市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社会生活水平及距中心城市距离远近的不同,广西14个地级市的城际联系强度差异显著,城市联系潜力不均衡。南宁、贵港、柳州的联系潜力较高,联系强度都在240以上,其中南宁是广西的首府,在广西具有绝对优势;此外,在南宁“磁场效应”与距离衰减规律的作用下,两个城市间旅游联系强度在各自对外旅游联系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如南宁—钦州间的联系强度为78.78,但其只占南宁联系潜力总量的18.25%,却占钦州联系潜力总量的34.74%。
  从图2可以看出,2012年广西各市旅游的城际联系主要方向都带有南宁指向性特征,形成了以南宁为中心的结构较为完整的旅游整合网络,并且广西东部旅游区域联系程度明显强于西部。同时,从广西14个地级市的区域旅游联系格局看,包茂高速、兰海高速、泉南高速、广昆高速以及云桂铁路、贵广高铁等交通轴线形成了城际旅游联系强度高值的密集分布带,快速交通干道的高可达性对城际旅游合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2.城际联系隶属度。以城市旅游对外联系隶属度>10%为衡量指标,南宁、贵港、柳州首位职能明显,有望成为旅游整合网络中心,其对外联系隶属度分别为18.85%、11.01%、10.76%(见表4),对广西整体旅游资源整合的贡献度最高。然而,南宁的对外联系隶属度是18.85%,其中与钦州、贵港、玉林崇左的联系量占比为56.66%;贵港的对外联系隶属度是11.01%,其与南宁、玉林的联系量占比为60.29%;柳州旅游对外联系隶属度虽然为10.76%,但是其与南宁、来宾、桂林的联系量就占其总对外联系量的66.51%;这表明南宁、贵港、柳州的联系方向高度集中,对外联系网络不均衡,旅游整合功能仅辐射周边地区。桂林对外联系隶属度低主要是因为桂林旅游主要依靠航空,较少依赖公路与铁路。由此,广西旅游整合格局中城市布局不合理,关键点城市数较少,2012年广西旅游整合网络关键点仅有南宁市一个。
  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对比2008年与2012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竞争力,发现广西旅游综合竞争力出现下降趋势,并且广西旅游综合竞争力格局已由双重心转变为单一重心,重心城市为南宁,桂林城市旅游竞争力大幅降低,但桂林竞争力仍然强于其余12个地级市。同时,本文还引入空间联系强度模型,计算广西14个地级市间的旅游联系强度、对外联系隶属度,从而发现,南宁、贵港、柳州的联系潜力较高,且广西各市旅游城际联系主要方向都带有南宁指向性特征。以对外联系隶属度为判断标准,南宁、贵港、柳州对广西旅游整合贡献最大,但南宁、贵港、柳州的对外联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辐射带动能力较差。为了更好地整合广西旅游资源,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在黄金水道建设、桂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契机下,广西应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质量。一方面,广西着力构建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使南宁、柳州、桂林成为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强广西与泛珠各省、东南亚国家间的联系,提升广西旅游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广西要落实地方政府监管责任,加强工商、旅游等部门对旅游业的监管力度,健全区市县三级旅游监管体系,建立旅游服务质量信息采集网点、旅行社信用等级制度,净化旅游市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其次,广西要建设有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培育新的旅游吸引源,提升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作为广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宁要强化辐射集聚作用,突出其在交通、旅游购物、旅游信息、旅游服务的集散作用,深入挖掘壮、瑶、侗、京、苗、毛南等少数民族文化,把南宁打造成为具有亚热带和南疆少数民族风情、中国水城特色的国际旅游集散地。近年来,桂林旅游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发展缓慢,但随着桂柳高速公路、桂梧高速公路、桂南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以及两江国际机场的扩建,桂林的旅游综合竞争力会相应提升。同时,桂林应在深化传统山水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丰富漓江山水的旅游路线,加快漓江东岸旅游资源开发。北海应依托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强化海上跨国旅游航线的建设,重点发展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全面提升北海的旅游竞争力。
  最后,强化广西各城市间的旅游空间联系,提高观光旅游产品的互补联动性,消除恶性竞争,增强广西整体旅游综合竞争力。广西14个地级市应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依据地理区位、旅游资源特色进行优化组合,利用新闻媒体、旅游交易会、新闻发布会、旅游大篷车等形式,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强区的地域协同效应,形成分工明确、合力共赢的城市旅游新格局。

  参考文献:
  1.Enright M.J., Newton,J. Determinants of Tourism Destination Competitiveness in Asia Pacific: Comprehensiveness and Universality[J].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3(4)
  2.Geoffrey I. Crouch, J.R. Brent Ritchi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and social prosper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9(44)
  3.Shaw G., Williams A. Critical Issue in Tourism: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M]. Oxford:Blackwell,1984
  4.保继刚.广东城市海外旅游发展动力因子量化分析[J].旅游学刊,2002(1)
  5.郭舒,曹宁.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J].南开管理评论,2004(2)
  6.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25(4)
  7.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
  8.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2000,15(2)
  9.史春云,张捷,沈正平等.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定量评价综述[J].人文地理,2006(3)
  10.王发曾,吕金嵘.中原城市群竞争力的评价与时空演变[J].地理研究,2011,30(1)
  11.王娟.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综合定量评价[J].人文地理,2006(3)
  12.王涛,曾菊新.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际泾河空间格局分析—基于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视角[J].热带地理,2014,34(3)
  13.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J].旅游学刊,2003,18(3)
  14.闫翠丽,梁留科,刘晓静,王文静.基于因子分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
  15.张河清,田晓辉,王蕾蕾.区域旅游业竞合发展实证研究—基于珠江三角与长三角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5)

 

作者:姜峰 刘俊杰  编辑:wxj
  • 本文标签: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分享】 【打印】 【收藏】 【关闭
    编辑推荐
    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 红星美凯龙电商转型遇难题 星
    热门资讯
    批发市场承接战进入下半场 红星美凯龙电商转型遇难题 星
    热门标签


    网站简介 联系信息 专业服务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20-84096050  传真:020-84096050  Email:shichang2004@126.com  
    粤ICP备05001115号   广东现代专业市场研究院版权所有 ©2004-2014
    网上警察